胃火口臭医案
相关视频/文章
相关问答
什么是胃火 胃寒 胃湿热?

指胃热炽盛化火的病变。胃火炽盛,可延足阳明胃经上炎,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等。 证名。胃火炽盛之证。证见烦热、口渴、牙疼、牙龈肿烂、牙宣出血、颐肿、面赤等。《校注医醇剩义·胃火》:“胃火炽盛,烦渴引饮,牙龈腐烂,或牙宣出血,面赤发热,玉液煎主之。”《类证治裁·火症》:“治六腑...

老人降虚火有什么办法

老人一般肾气虚,肾阴肾阳不足。上火一般为心火,胃火大表现是口臭,牙龈红肿,中医观点,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肾属水,心属火。应滋肾阴,以降心火。知柏地黄丸有此功效,但不一定适合这位老人。用药降火不宜过快,老年人有的复合疾病较多,得综合考虑。最好去找医生面对面下方用药。楼上六级的别随口...

清胃火,解决引发糖尿病的根本问题。

既然如此,对上文医案里的患者来说,就得以清胃火为要了。我们来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当归9克,黄连9克,生地黄15克,丹皮6克,升麻9克,石膏20克,葛根15克,花粉9克。这里头,生地、当归、牡丹皮、黄连、升麻,就是清胃散。清胃散,是源于《脾胃论》里的方子。天职,就是清胃凉血。其中黄连...

第五讲 中医是如何利用阴阳学说看病的(下)

心火舌体溃疡、心烦失眠,用朱砂安神丸或莲子心泡水; 胃火旺口苦口臭用黄连上清丸或牛黄清胃丸 凡此种种,都是“热者寒之”的应用。 ② 寒者热之 : 阴胜则寒,属实寒证, 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 表寒感冒用感冒清热颗粒; 寒邪入里要分脏腑:肺寒咳嗽,痰白清稀,用通宣理肺丸...

怎样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也可以上网搜索有关病例,我手头上就有一本《内科医案赏析》可以去看一看 ...

张锡纯医案中用药换算成现在多少克

古代的中医用量换算到现在一两是30克的样子,一斤在古代为十六两,所以用半斤的话就是八两,即240克,这个用量基本上就是很大的了。所以三钱为9克。

《临证指南医案》卷六 三消

计(四十) 能食善饥渴饮。日加瘪瘦。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郁火) 生地 知母 石膏 麦冬 生甘草 生白芍 王(五八) 肌肉瘦减。善饥渴饮。此久久烦劳。壮盛不觉。体衰病发。皆内因之症。自心营肺卫之伤。渐损及乎中下。按脉偏于左搏。营络虚热。故苦寒莫制其烈。甘补无济其虚...

胃阴虚证与胃热证鉴别

胃热证:胃脘部灼热疼痛,口渴喜冷饮,胃中热辣,吞酸嘈杂,或食入即吐,或消谷善饥,能食消瘦或齿龈红肿热痛溃烂,或鼻衄、齿衄,或吐血鲜红,或口臭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以胃脘灼痛、口渴、便秘等里热炽盛证为临床特征。 鉴别分析 胃阴虚证与胃热证均有热象,具备了津伤胃热,胃失和降,纳运...

五,石膏类方

医案: 中医学子123:王某,男,23岁,2013年9月14日就诊,患者呃逆频作,呃声洪亮,口臭,渴喜冷饮,遇热则呃逆发作,服6542,B6,并服丁香柿蒂等药,病情时好时坏,已2年余,现症状加重,几乎天天发作,观其体壮面赤,舌质红苔黄,诊其脉滑数而有力,此乃热积胃府,胃火上冲之证,“气逆欲吐”之竹叶石膏汤证,竹叶24克...

部位辨治(30)名医王九峰从阳明胃火有余少阴肾水不足治疗牙痛

《王九峰医案》述评:本案“齿痛属阳明之有余,眩晕、麻痹属太少之不足。”病位都在上焦,归经不一。随机应变,“从阳明有余,少阴不足论治。”为临床应变之活法。玉女煎出于《景岳全书》中方,由生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组成,具有清胃滋阴的功能。一方而有清上滋下之功,最适合本证。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