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雷格姆简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4 06:20
本杰明·格雷厄姆-概述
本杰明·格雷厄姆于1894年出生于一个在商业经营和金融投资上都完全失败的英国商人家庭。这个可怜的孩子9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这直接导致了格雷厄姆家族经营的陶瓷生意的破产;13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不仅在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上亏掉了所有积蓄,而且欠下了巨额保证金。但是,这一切苦难都不足以把本杰明·格雷厄姆扔进终身贫困的深渊。依靠自己打工赚的钱,艰难地读完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学位——在任何一个时代,这都意味着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和一条无比光明的职业生涯。家庭的贫困完全改变了格雷厄姆的一生。事实上,格雷厄姆的所有朋友都认为他适合搞学术,因为他极其热衷于学习,擅长写作,而且对数学极为精通。在20世纪初叶,大部分金融家都不怎么懂数学,甚至连一些简单的财务比例都算不清楚。那个时代的金融家热衷于谈论模糊的“消息”和“期望”,而不是明确的数据和事实。格雷厄姆从年轻的时候起,就非常痛恨这种模糊的投资理念,尤其是不经过大脑分析、只凭热血冲动的盲目乐观的投资理念,因为他的母亲正是因为盲目乐观而变得一贫如洗。每一个经济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会想到职业成功、一夜暴富和聚光灯下的生活,但是在格雷厄姆心目中,最重要的恐怕不是争取变得富有,而是争取避免自己的家族过去一再蒙受的苦难——投资失败和破产。
所以,格雷厄姆终其一生都是非常谨慎的防御型投资者,他所创造的“价值投资”理念与其说是为了争取投资收益,还不如说是为了尽可能地回避投资风险。他喜欢数字,喜欢详细的财务报表,喜欢被历史检验过的规律;总之,他喜欢一切现实的和可靠的东西,也喜欢揭露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事实。这种性格似乎更适合做一个金融学教授,而不是一个股票分析师。事实上,格雷厄姆本人一直渴望在大学教书,但是由于家庭实在缺钱,他只能选择在喧嚣浮躁的华尔街找一份工作。结果,这个喜欢数学的年轻人彻底改变了华尔街,并在若干年之后被华尔街的新一代基金经理们敬畏地称为“华尔街教父”和“最伟大的投资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人物事迹
1914年,当格雷厄姆开始从事证券行业时,这个行业事实上只有一种成型的理论,即道氏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股票市场的波动是有规律的,由“大趋势”“小趋势”和“微小趋势”构成,每一个“大趋势”又是一个更大趋势的组成部分,由此变化不止。道氏理论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技术分析理论,完全不考虑某一家特定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而且,道氏理论不是专门为股票设计的,它一开始是用来预测经济形势的,此后又被广泛应用于债券、商品等行情分析。股票被认为是一种低等级的债券,不是保守型投资者的选择。虽然所有上市公司都已经开始公布年度报告,但是很少有投资者真正按照年度报告中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
本杰明·格雷厄姆1910-1920年代的年度财务报告和今天的财务报告有着本质的不同:格式非常不规范,模糊的空间太大,公司经常设法隐瞒利润以逃避税务;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财务报告无法体现复杂的控股关系,也无法对公司的投资进行准确的估价。在职业生涯初期,格雷厄姆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财务报告分析上,不断发现着被低估的资产或被隐瞒的利润,这些公司都是很好的投资对象。在华尔街混迹十多年之后,格雷厄姆已经名声大噪,并成立了自己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这家投资公司存在长达30年,贯穿了格雷厄姆的大半个职业生涯,并取得了17%的平均年度收益率;在今天看来,这个数字似乎不算惊人,但其中包括了1929-1933年的大股灾——格雷厄姆在这次股灾中损失惨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错过了1934年的反弹。对他来说,大股灾意味着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作为一个如此小心谨慎、专注于防御型投资策略的投资者,为什么竟然还是无法避免损失?
经济危机尚未结束,格雷厄姆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讲授证券分析课程,这门课程一直持续开设到他的晚年。他在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教科书中首先提出了日后被称为“价值投资”的投资思想:首先,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带有很强的投机色彩(格雷厄姆把股票市场形容为一个喜怒无常的“市场先生”),但是长期看来必将回归“基本价值”(即公司资产和营利能力的实际价值),谨慎的投资者不应该追随短期价格波动,而应该集中精力寻找价格低于基本价值的股票;其次,为了保证投资安全,最值得青睐的股票是那些被严重低估的股票,即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基本价值的股票,这些股票能提供足够的“安全边际”。“市场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搀杂物,它的表象时常是错误的,而投资的秘诀就在于当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时投资,等待市场对其错误的纠正。”这句名言成为了价值投资者的最终理论基础。
1949年,在美国又一次大牛市行情的前夕,早已功成名就的格雷厄姆出版了又一本重要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与《证券分析》不同,《聪明的投资者》没有讨论详细的定价方法,也没有纠缠于复杂的财务报表分析,而是用大部分篇幅讨论了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投资是建立在敏锐与数量分析的基础上,而投机则是建立在突发的念头或是臆测之上……投资者寻求合理的价格购买股票,而投机者试图在股价的涨跌中获利。”在美国股市每年涨幅超过10%的年代,格雷厄姆仍然建议投资者满足于3.5%的年收益率,在事后看来,这或许过于保守。事实上,华尔街教父本人对华尔街已经感到厌烦了,既然他已经拥有了金融家所能拥有的一切——金钱,名声,荣誉以及属于自己的学术理论,继续留在华尔街又有什么意义呢?
1956年,在华尔街混迹长达42年的格雷厄姆终于退出了金融界。从此,他完全专注于金融教学和研究,并不断发表他对市场的看法。就在这一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学生开始了自己的投资生涯。这个学生从六年前开始聆听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课程,曾经得到这门课程的历史最高分,此后又帮助格雷厄姆做了许多投资分析工作。后世将称这个学生为“股神”和“奥马哈的圣人”。他的名字叫做沃伦·巴菲特。
本杰明·格雷厄姆-初入股市
本杰明·格雷厄姆1894年5月9日出生于伦敦。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伴随着美国的淘金热潮,随父母移居纽约。格雷厄姆的早期教育是在布鲁克林中学完成的。在布鲁克林中学读书时,他不仅对文学、历史有浓厚的兴趣,更对数学有着非同寻常的喜爱。他喜欢数学中所展现的严密逻辑和必然结果,而这种逻辑的理智对于以盲目和冲动为特色的金融投资市场来说,永远都是最为欠缺的。
入股商谈从布鲁克林中学毕业后,格雷厄姆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虽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不得不迫于生存的压力,以打工来维持生活和交纳不菲的学费,但他坦然面对生活的种种坎坷,在一批优秀导师的指导下,更深地把头理进书本和学问当中,从知识中不断吸取营养。1914年,格雷厄姆以荣誉毕业生和全班第二名的成绩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但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格雷厄姆需要找一份报酬较为优厚的工作,为此,他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在卡贝尔校长的力荐下开始步入华尔街。
1914年夏天,格雷厄姆来到纽伯格一亨德森一劳伯公司做了一名信息员,主要负责把债券和股票价格贴在黑板上,周薪12美元。虽然这份工作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最低等的职业之一,但这位未来的华尔街教父却由此开始了他在华尔街传奇性的投资生活。
格雷厄姆很快就向公司证明了他的能力。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就被升职为研究报告撰写人。由于他充足的文学修养和严谨的科学思维,以及渊博的知识,很快他就形成了自己简洁而富有逻辑性的文风,在华尔街证券分析舞*步一时。
也正是纽伯格一亨德森一劳伯公司给格雷厄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与训练场所,才使这位未来的股票大师开始全面熟悉证券业的一整套经营管理知识,了解了包括证券买卖程序、行情分析、进货与出货时机、股市环境与股市人心等在内的实际运作方法。尽管格雷厄姆未受过正式的商学院教育,但这种源自亲身实钱的经验,远远比书本上的描述来得更为深刻有力,这给他日后在股票理论上的探索,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公司老板纽伯格经过仔细观察,发规格雷厄姆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与才干。不久,格雷厄姆就又被提升为证券分析师。升任证券分析师是格雷厄姆一生事业的真正开始。
当时,人们习惯以道氏理论和道·琼斯指数来分析股市行情,而对单一股票、证券的分析尚停留在较为原始、粗糙的阶段,而且普通投资者在投资时通常倾向于债券投资方式,而对于股票投资,投资者普遍认为过于投机,风险太大,令人难以把握。之所以造成投资者作出如此选择,一方面是因为债券有稳定的收益,而且一旦发行债券的公司破产清算,债券持有人较股东有优先清偿权,购买债券的安全系数明显要高于购买股票;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一般公司仅公布笼统的财务报表,使投资者难以了解其真实的财务状况。格雷厄姆透过那些上市股票、债券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对那些公司资产的调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为了隐瞒利润或在债权清理时逃脱责任,常常千方百计地隐瞒公司资产,公司财务报表所披露的是低估后的资产,而这一做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反映到股市上的股票价格往往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操纵者可以通过发布消息来控制股价的涨跌,股市完全在一种几乎无序而混乱的状态下运行。
格雷厄姆决定拿隐瞒大量资产的公司开刀。他开始从上市公司本身、*管理单位、新闻报道、内部人士等多种渠道收集资料,通过对这些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搜寻那些拥有大量隐匿性资产的公司。
1915年9月,格雷厄姆注意到一家拥有多家铜矿股权的矿业开发公司——哥报海姆公司,该公司当时的股价为每股68.88美元。格雷厄姆在获悉该公司即将解散的消息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这家公司的有关资料,对这家公司的矿产和股价进行了详尽的技术分析,发现了该公司尚有大量的不为人知的隐蔽性资产,通过计算,格雷厄姆准确地判断出该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与其实际资产价值之间有一个巨大的价差空间。
“萨幅轮胎事件’给格雷厄姆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格雷厄姆对华尔街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格雷厄姆从中得出了两点经验:一是不能轻信所谓“内部消息”,二是对人为操纵市场要保持高度的戒心。这些都促使格雷厄姆逐渐走向成熟。
1920年,格雷厄姆又荣升为纽伯格一亨德森一劳伯公司的合伙人。他继续通过实践积累更多的经验。随着他的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他的投资技术和投资理念日渐成熟。
在格雷厄姆看来,投机并不是一项好的投资,因为投机是建立在消息上面的,其风险非常高。当股价已升至高档的上端时,很难说哪一只股票没有下跌的风险,即便是绩优股也不例外。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基于事实本身的投资和基于消息的投机,两者所蕴涵的风险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一家公司真的营运良好,则其股票所含的投资风险便小,其未来的获利能力一定比较高。同时,格雷厄姆还认为,风险在股市上是永远存在的,没有风险就没有股市,任何一个投资者要想成功,均需依靠行之有效的技巧来规避风险并进而获利。格雷厄姆将期权买卖交易运用到规避投资风险上,为自己的投资组合设计了一整套系统保险方案,如当一证券看涨时,仅花少许金额买下它的待买期权,待日后升值时再以约定价格低价买进;当某一证券看跌时,花少许金额买进其待卖期权,以便将来下跌后再以约定价格高价卖出。期权买卖利用其杠杆作用,可以以小搏大,使得无论市场走向如何,都具有投资获利的潜力。即使对证券价格走向判断失误,其损失最多只限于购买期权时所投入的一小笔资金,而不至于一落千丈。
格雷厄姆规避风险的技术对于那些时刻担心自己的投资会因证券市场的变幻莫测而损失贻尽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种万全之策。格雷厄姆也因此在华尔街树立起了自己独特的信誉。
1923年年初,格雷厄姆离开了纽伯格一亨德森一劳伯公司,决定自立门户。他成立了格兰赫私人基金,资金规模为50万美元。格雷厄姆决定以此为基础,大展宏图。他选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国化工巨头:杜邦公司。
1920年,美*火巨头杜邦公司利用通用汽车公司正陷于暂时无法偿还银行贷款的财务困境,通过一场蓄谋已久的兼并战,最终兼并了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对通用汽车公司的兼并形成了两公司交叉持股的状况。到了1923年8月前后,由于二战结束,美国经济进入复苏,杜邦公司失去了军火暴利来源,股价急剧下滑,每股股价仅维持在297.85美元左右;而通用汽车公司因汽车市场需求的大增而利润直线上升,每股股价高达385美元。
格雷厄姆注意到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股价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经过分析,他认为由于杜邦公司持有通用38%以上的股份,而且这一份额还在不断增加,所以市场现阶段两种股票之间的价格差距就是一种错误,而由股市造成的错误迟早都会由股市自身来纠正,市场不可能对明显的错误长久视而不见,一旦这种错误得到纠正之时,就是有眼光的投资者获利之时。
格雷厄姆不仅大笔买进杜邦公司股票,而且更大笔地卖出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这样,他就会因杜邦公司股票上涨和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下跌而双向获利。两个星期后,市场迅速对这两公司股价之间的差距作出了纠正,杜邦公司股价一路攀升,升至每股365.89美元,而通用汽车公司股票随之下跌,跌至每股370美元左右。格雷厄姆迅速获利了结,不算他卖出吃过通用公司股票之间的差价,其单项投资回报率高达23%。这使格兰赫基金的大小股东们都赚了大笔的钱。
格兰赫基金运作一年半,其投资回报率高达100%以上,远高于同期平均股价79%的上涨幅度,但由于股东与格雷厄姆在分红方案上的意见分歧,格兰赫基金最终不得不以解散而告终。但这却使格雷厄姆意外地遇到了他的最佳黄金搭档——杰罗姆·纽曼。纽曼具有非凡的管理才能,处理起各种繁杂的事务显得游刃有余,这使格雷厄姆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来专注于证券分析,作出投资策略。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14 06:20
本杰明·格雷厄姆-概述
本杰明·格雷厄姆于1894年出生于一个在商业经营和金融投资上都完全失败的英国商人家庭。这个可怜的孩子9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这直接导致了格雷厄姆家族经营的陶瓷生意的破产;13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不仅在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上亏掉了所有积蓄,而且欠下了巨额保证金。但是,这一切苦难都不足以把本杰明·格雷厄姆扔进终身贫困的深渊。依靠自己打工赚的钱,艰难地读完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本科学位——在任何一个时代,这都意味着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和一条无比光明的职业生涯。家庭的贫困完全改变了格雷厄姆的一生。事实上,格雷厄姆的所有朋友都认为他适合搞学术,因为他极其热衷于学习,擅长写作,而且对数学极为精通。在20世纪初叶,大部分金融家都不怎么懂数学,甚至连一些简单的财务比例都算不清楚。那个时代的金融家热衷于谈论模糊的“消息”和“期望”,而不是明确的数据和事实。格雷厄姆从年轻的时候起,就非常痛恨这种模糊的投资理念,尤其是不经过大脑分析、只凭热血冲动的盲目乐观的投资理念,因为他的母亲正是因为盲目乐观而变得一贫如洗。每一个经济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都会想到职业成功、一夜暴富和聚光灯下的生活,但是在格雷厄姆心目中,最重要的恐怕不是争取变得富有,而是争取避免自己的家族过去一再蒙受的苦难——投资失败和破产。
所以,格雷厄姆终其一生都是非常谨慎的防御型投资者,他所创造的“价值投资”理念与其说是为了争取投资收益,还不如说是为了尽可能地回避投资风险。他喜欢数字,喜欢详细的财务报表,喜欢被历史检验过的规律;总之,他喜欢一切现实的和可靠的东西,也喜欢揭露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事实。这种性格似乎更适合做一个金融学教授,而不是一个股票分析师。事实上,格雷厄姆本人一直渴望在大学教书,但是由于家庭实在缺钱,他只能选择在喧嚣浮躁的华尔街找一份工作。结果,这个喜欢数学的年轻人彻底改变了华尔街,并在若干年之后被华尔街的新一代基金经理们敬畏地称为“华尔街教父”和“最伟大的投资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人物事迹
1914年,当格雷厄姆开始从事证券行业时,这个行业事实上只有一种成型的理论,即道氏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股票市场的波动是有规律的,由“大趋势”“小趋势”和“微小趋势”构成,每一个“大趋势”又是一个更大趋势的组成部分,由此变化不止。道氏理论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技术分析理论,完全不考虑某一家特定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而且,道氏理论不是专门为股票设计的,它一开始是用来预测经济形势的,此后又被广泛应用于债券、商品等行情分析。股票被认为是一种低等级的债券,不是保守型投资者的选择。虽然所有上市公司都已经开始公布年度报告,但是很少有投资者真正按照年度报告中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
本杰明·格雷厄姆1910-1920年代的年度财务报告和今天的财务报告有着本质的不同:格式非常不规范,模糊的空间太大,公司经常设法隐瞒利润以逃避税务;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财务报告无法体现复杂的控股关系,也无法对公司的投资进行准确的估价。在职业生涯初期,格雷厄姆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在财务报告分析上,不断发现着被低估的资产或被隐瞒的利润,这些公司都是很好的投资对象。在华尔街混迹十多年之后,格雷厄姆已经名声大噪,并成立了自己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这家投资公司存在长达30年,贯穿了格雷厄姆的大半个职业生涯,并取得了17%的平均年度收益率;在今天看来,这个数字似乎不算惊人,但其中包括了1929-1933年的大股灾——格雷厄姆在这次股灾中损失惨重,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错过了1934年的反弹。对他来说,大股灾意味着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作为一个如此小心谨慎、专注于防御型投资策略的投资者,为什么竟然还是无法避免损失?
经济危机尚未结束,格雷厄姆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讲授证券分析课程,这门课程一直持续开设到他的晚年。他在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教科书中首先提出了日后被称为“价值投资”的投资思想:首先,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带有很强的投机色彩(格雷厄姆把股票市场形容为一个喜怒无常的“市场先生”),但是长期看来必将回归“基本价值”(即公司资产和营利能力的实际价值),谨慎的投资者不应该追随短期价格波动,而应该集中精力寻找价格低于基本价值的股票;其次,为了保证投资安全,最值得青睐的股票是那些被严重低估的股票,即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基本价值的股票,这些股票能提供足够的“安全边际”。“市场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搀杂物,它的表象时常是错误的,而投资的秘诀就在于当价格远远低于内在价值时投资,等待市场对其错误的纠正。”这句名言成为了价值投资者的最终理论基础。
1949年,在美国又一次大牛市行情的前夕,早已功成名就的格雷厄姆出版了又一本重要著作:《聪明的投资者》。与《证券分析》不同,《聪明的投资者》没有讨论详细的定价方法,也没有纠缠于复杂的财务报表分析,而是用大部分篇幅讨论了投资和投机的区别。“投资是建立在敏锐与数量分析的基础上,而投机则是建立在突发的念头或是臆测之上……投资者寻求合理的价格购买股票,而投机者试图在股价的涨跌中获利。”在美国股市每年涨幅超过10%的年代,格雷厄姆仍然建议投资者满足于3.5%的年收益率,在事后看来,这或许过于保守。事实上,华尔街教父本人对华尔街已经感到厌烦了,既然他已经拥有了金融家所能拥有的一切——金钱,名声,荣誉以及属于自己的学术理论,继续留在华尔街又有什么意义呢?
1956年,在华尔街混迹长达42年的格雷厄姆终于退出了金融界。从此,他完全专注于金融教学和研究,并不断发表他对市场的看法。就在这一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学生开始了自己的投资生涯。这个学生从六年前开始聆听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课程,曾经得到这门课程的历史最高分,此后又帮助格雷厄姆做了许多投资分析工作。后世将称这个学生为“股神”和“奥马哈的圣人”。他的名字叫做沃伦·巴菲特。
本杰明·格雷厄姆-初入股市
本杰明·格雷厄姆1894年5月9日出生于伦敦。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伴随着美国的淘金热潮,随父母移居纽约。格雷厄姆的早期教育是在布鲁克林中学完成的。在布鲁克林中学读书时,他不仅对文学、历史有浓厚的兴趣,更对数学有着非同寻常的喜爱。他喜欢数学中所展现的严密逻辑和必然结果,而这种逻辑的理智对于以盲目和冲动为特色的金融投资市场来说,永远都是最为欠缺的。
入股商谈从布鲁克林中学毕业后,格雷厄姆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继续深造。虽然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求学期间,不得不迫于生存的压力,以打工来维持生活和交纳不菲的学费,但他坦然面对生活的种种坎坷,在一批优秀导师的指导下,更深地把头理进书本和学问当中,从知识中不断吸取营养。1914年,格雷厄姆以荣誉毕业生和全班第二名的成绩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但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格雷厄姆需要找一份报酬较为优厚的工作,为此,他放弃了留校任教的机会,在卡贝尔校长的力荐下开始步入华尔街。
1914年夏天,格雷厄姆来到纽伯格一亨德森一劳伯公司做了一名信息员,主要负责把债券和股票价格贴在黑板上,周薪12美元。虽然这份工作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最低等的职业之一,但这位未来的华尔街教父却由此开始了他在华尔街传奇性的投资生活。
格雷厄姆很快就向公司证明了他的能力。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就被升职为研究报告撰写人。由于他充足的文学修养和严谨的科学思维,以及渊博的知识,很快他就形成了自己简洁而富有逻辑性的文风,在华尔街证券分析舞*步一时。
也正是纽伯格一亨德森一劳伯公司给格雷厄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与训练场所,才使这位未来的股票大师开始全面熟悉证券业的一整套经营管理知识,了解了包括证券买卖程序、行情分析、进货与出货时机、股市环境与股市人心等在内的实际运作方法。尽管格雷厄姆未受过正式的商学院教育,但这种源自亲身实钱的经验,远远比书本上的描述来得更为深刻有力,这给他日后在股票理论上的探索,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公司老板纽伯格经过仔细观察,发规格雷厄姆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与才干。不久,格雷厄姆就又被提升为证券分析师。升任证券分析师是格雷厄姆一生事业的真正开始。
当时,人们习惯以道氏理论和道·琼斯指数来分析股市行情,而对单一股票、证券的分析尚停留在较为原始、粗糙的阶段,而且普通投资者在投资时通常倾向于债券投资方式,而对于股票投资,投资者普遍认为过于投机,风险太大,令人难以把握。之所以造成投资者作出如此选择,一方面是因为债券有稳定的收益,而且一旦发行债券的公司破产清算,债券持有人较股东有优先清偿权,购买债券的安全系数明显要高于购买股票;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一般公司仅公布笼统的财务报表,使投资者难以了解其真实的财务状况。格雷厄姆透过那些上市股票、债券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对那些公司资产的调查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为了隐瞒利润或在债权清理时逃脱责任,常常千方百计地隐瞒公司资产,公司财务报表所披露的是低估后的资产,而这一做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反映到股市上的股票价格往往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操纵者可以通过发布消息来控制股价的涨跌,股市完全在一种几乎无序而混乱的状态下运行。
格雷厄姆决定拿隐瞒大量资产的公司开刀。他开始从上市公司本身、*管理单位、新闻报道、内部人士等多种渠道收集资料,通过对这些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搜寻那些拥有大量隐匿性资产的公司。
1915年9月,格雷厄姆注意到一家拥有多家铜矿股权的矿业开发公司——哥报海姆公司,该公司当时的股价为每股68.88美元。格雷厄姆在获悉该公司即将解散的消息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这家公司的有关资料,对这家公司的矿产和股价进行了详尽的技术分析,发现了该公司尚有大量的不为人知的隐蔽性资产,通过计算,格雷厄姆准确地判断出该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与其实际资产价值之间有一个巨大的价差空间。
“萨幅轮胎事件’给格雷厄姆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格雷厄姆对华尔街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格雷厄姆从中得出了两点经验:一是不能轻信所谓“内部消息”,二是对人为操纵市场要保持高度的戒心。这些都促使格雷厄姆逐渐走向成熟。
1920年,格雷厄姆又荣升为纽伯格一亨德森一劳伯公司的合伙人。他继续通过实践积累更多的经验。随着他的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他的投资技术和投资理念日渐成熟。
在格雷厄姆看来,投机并不是一项好的投资,因为投机是建立在消息上面的,其风险非常高。当股价已升至高档的上端时,很难说哪一只股票没有下跌的风险,即便是绩优股也不例外。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基于事实本身的投资和基于消息的投机,两者所蕴涵的风险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一家公司真的营运良好,则其股票所含的投资风险便小,其未来的获利能力一定比较高。同时,格雷厄姆还认为,风险在股市上是永远存在的,没有风险就没有股市,任何一个投资者要想成功,均需依靠行之有效的技巧来规避风险并进而获利。格雷厄姆将期权买卖交易运用到规避投资风险上,为自己的投资组合设计了一整套系统保险方案,如当一证券看涨时,仅花少许金额买下它的待买期权,待日后升值时再以约定价格低价买进;当某一证券看跌时,花少许金额买进其待卖期权,以便将来下跌后再以约定价格高价卖出。期权买卖利用其杠杆作用,可以以小搏大,使得无论市场走向如何,都具有投资获利的潜力。即使对证券价格走向判断失误,其损失最多只限于购买期权时所投入的一小笔资金,而不至于一落千丈。
格雷厄姆规避风险的技术对于那些时刻担心自己的投资会因证券市场的变幻莫测而损失贻尽的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一种万全之策。格雷厄姆也因此在华尔街树立起了自己独特的信誉。
1923年年初,格雷厄姆离开了纽伯格一亨德森一劳伯公司,决定自立门户。他成立了格兰赫私人基金,资金规模为50万美元。格雷厄姆决定以此为基础,大展宏图。他选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国化工巨头:杜邦公司。
1920年,美*火巨头杜邦公司利用通用汽车公司正陷于暂时无法偿还银行贷款的财务困境,通过一场蓄谋已久的兼并战,最终兼并了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对通用汽车公司的兼并形成了两公司交叉持股的状况。到了1923年8月前后,由于二战结束,美国经济进入复苏,杜邦公司失去了军火暴利来源,股价急剧下滑,每股股价仅维持在297.85美元左右;而通用汽车公司因汽车市场需求的大增而利润直线上升,每股股价高达385美元。
格雷厄姆注意到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股价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经过分析,他认为由于杜邦公司持有通用38%以上的股份,而且这一份额还在不断增加,所以市场现阶段两种股票之间的价格差距就是一种错误,而由股市造成的错误迟早都会由股市自身来纠正,市场不可能对明显的错误长久视而不见,一旦这种错误得到纠正之时,就是有眼光的投资者获利之时。
格雷厄姆不仅大笔买进杜邦公司股票,而且更大笔地卖出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这样,他就会因杜邦公司股票上涨和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下跌而双向获利。两个星期后,市场迅速对这两公司股价之间的差距作出了纠正,杜邦公司股价一路攀升,升至每股365.89美元,而通用汽车公司股票随之下跌,跌至每股370美元左右。格雷厄姆迅速获利了结,不算他卖出吃过通用公司股票之间的差价,其单项投资回报率高达23%。这使格兰赫基金的大小股东们都赚了大笔的钱。
格兰赫基金运作一年半,其投资回报率高达100%以上,远高于同期平均股价79%的上涨幅度,但由于股东与格雷厄姆在分红方案上的意见分歧,格兰赫基金最终不得不以解散而告终。但这却使格雷厄姆意外地遇到了他的最佳黄金搭档——杰罗姆·纽曼。纽曼具有非凡的管理才能,处理起各种繁杂的事务显得游刃有余,这使格雷厄姆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来专注于证券分析,作出投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