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学生的读书笔记做得有实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18:56
怎样让学生的读书笔记做得有实效
分类: 新近发表的小文
知识在于积累。做读书笔记是积累知识的一种好方式。很多语文教育专家、大师都强调:丰厚语文积累要靠坚持做笔记。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常常有出现摘抄好词好句或某个好语段的练习。据调查,在平常的教学中,80%以上的老师都会布置学生做读书笔记,但是,读书笔记的实效性却不太令人满意,具体表现在:学生做读书笔记的态度是被动的,将做读书笔记作为一种老师强加的任务,应付了事;笔记的内容是粗糙的,良莠混杂,不少词句是随意摘取的,积累的价值不是很大;笔记的利用是缺位的,学生摘抄后很少去重温,随着学期的结束,笔记本也成了废纸。
那么,怎样让学生爱上做读书笔记并做得富有实效呢?这是个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必须费一番脑筋的事。在此,笔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与同行分享。
首先,笔记记什么,定位要恰当。根据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核心目标,我们倡导学生摘记的,自然是好的语言,精美的语言,包括好词、好句、好语段。好词包括读者觉得新鲜的、表情达意贴切的、很值得品味的词语;好句、好语段包括名言警句、对联诗句、俗语谚语、歇后语以及描写生动、表达方式特别、富有哲理和耐人寻味的句子或段落。在教学中,我曾布置学生注意“采集”以下10种“语言之蜜”:
1、 新鲜好词
2、 俗话警句
3、 诗词妙联
4、 富含哲理句
5、 含义深刻句
6、 描述贴切句
7、 生动形象句
8、 *新鲜句
9、 有创意的表达
10、 精彩语段
其次,要引导学生练就一双“语文的慧眼”。凡事态度决定一切。学生做读书笔记也一样,端正态度才有实效性可言。怎样才算转变了态度呢?要使得读书笔记在学生眼里由开初的“老师布置的作业”转变成了“学生自觉要做的事”,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学习习惯。怎样使做读书笔记逐渐成为学生积累语言的一种自觉的习惯呢?很重要的一点是得让学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优美语言的“慧眼”。因为有了这样一双“慧眼”,学生才能体验到发现的快乐、收获的快乐,才能在做了一段时间读书笔记时体会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练就“语文慧眼”,可采用“课内引路”及“交流笔记”的方式。“课内引路”,指在课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抓住好的语言,评析好的语言,然后布置摘抄下来,并要求学生在自行读书时用同样的方法去选择、摘抄读物中的好语言。“交流笔记”是指每隔一段时间拿出一节课来让学生汇报交流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将汇报出来的特别好的语言让学生统一记录下来去诵记,同时表扬、激励笔记做得好的学生。这样,学生会以受表扬的学生为榜样,努力去发现好的语言,摘录好的语言。
第三,合理安排摘记时间。我们老师不能强求学生边读书边做笔记,那样会影响孩子的快乐阅读;也不必要求每天摘抄,那样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实践中,我是这样规定的:一周下来,利用双休日将自己阅读时圈画、标示(或摘抄前临时标注也行)出来的语言摘抄下来,提倡从读过的书里选摘,这样,也自然促成了学生对一本书的二次阅读,提高了读书效果。
第四,笔记的量不能统得过死,要灵活机动有层次。每次的摘记量以32开本的一面为宜,约200多字,学困生可以减少一些,优生如果有较高兴致则可以多摘记一些,想摘多少就摘多少。摘记的内容类别也不作机械的统一,因为每个学生阅读的书籍会有不同。正在看儿童文学作品的,以摘记好词好句好语段为主;正在坚持阅读国学经典的,就选摘他喜欢的诗词歌赋或他认为最好的章节语段……老师只建议可以摘记哪些类别,至于哪类摘记多少,某次摘抄哪些,都不作硬性规定,而是给予学生选摘的空间,为他们提供随阅读而摘抄的自由。
第五,对摘录下来的笔记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好好利用。摘抄的笔记若不去温习不将之内化,那学生等于只是做了一回抄写工,笔记本只能算是一本废纸集。要让学生明白,做笔记的意义是为了备忘,为了将那些极好的语言熟记于心,内化为自己胸中的语言材料。为了养成学生温习读书笔记的习惯,我每周会用一节早读课让学生专门诵读读书笔记。我还倡导学生在每次摘抄好笔记时,都连同上两次的笔记一起诵读一下,并请家长签字证实。每次的笔记交流课的最后一个环节,都留给学生自由诵读笔记。另外,学生在作业中、日记中、作文中、考试中,一旦运用了笔记里的好词好句的,我总要找机会好好表扬一番,以此来激励学生做笔记、用笔记的劲头,引导学生将笔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