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30 00: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1 12:19
在东莞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同时,造成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已越来越突出。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东莞历史进程的推进,以及东莞市第二、三产业的连年迅猛发展,沿岸工厂和人口急剧增加,加之东江河床下切、水位下降,运河水质遭受严重污染,使昔日清澈运河水变得又黑又臭。2002年,市委、市政府把治理运河列为东莞市当务之急的28项重点工程之一,实施了清河床、疏淤泥、修河堤、建污水处理厂等多项工作措施,但时隔3年,该运河仍未得到有效的整治。 运河污染关乎东莞的城市形象,关乎全市的生态发展,关乎市区居民生活环境,此外还关乎市区居民身心健康。虽然市区内10里长的运河两岸进行了灯光夜景和穿衣戴帽工程,但被污染的运河黑色污浊,严重影响了市貌,并散发出阵阵恶臭,原来晨运的好地方如今人员寥寥无几,而水质的恶劣(劣V类)对运河原两岸的农作物生长构成较大的威胁。 因此,莞城区的人大代表已经正式提交有关整治东莞运河水质污染的议案,要求政府再制订可行的整治方案,标本兼治,彻底解决运河水质污染的问题。 众多因素“伤害”运河水质 两年前,2004年东莞市城市市区人口总数是82.95万人,全年生活污水排放量逾6273.16万吨(人均每天排放污水207升)。目前东莞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量为4820万吨左右,约占市区生活污水总量的68.64%左右,这是市区污水处理厂(二期)运行3个月后的年平均处理率。 预计2007年东莞市城市市区人口总数93.11万人,每天生活污水排放量达19.27万吨(人均每天排放污水按207升计),年排放生活污水7033万吨。 东莞运河承担着城市排洪和接纳污水排放功能,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运河,使这条古老的人工河不堪重负。水体流动性差,河底河岸堆积淤泥和垃圾,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沿流域12029个养猪场、534个家禽场排污,电镀、漂染、洗水、印花、造纸、制革等六大行业排污……众多恶劣因素严重伤害着运河水。 据环保部门调查,运河水质为劣Ⅴ类,属重度污染,主要超标因子为石油类、总磷、阴离子洗涤剂、生化需氧量、粪大肠菌群、化学需氧量、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 5年内消除内河涌黑臭 其实,东莞水域污染不限于运河,水污染已遍布各经济迅速崛起的乡镇,其范围及受污染的径流总量仍呈增长趋势。根据有关研究,东莞污染损失水资源量已经占到本地水资源量的25.5%.目前,流域仍然以明显的有机类污染物污染为主,氮、磷污染已日益严重,不同污染物在积累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复合污染,内河涌 “黑臭”问题严重。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未来几年中,东莞将重点解决地表水、空气、固废污染等主要环境问题。争取到2010年,东江水质保持良好,消除内河涌“黑臭”现象,东莞运河水质彻底改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仍然维持在100%,地面水功能区及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7%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 95%;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控制在10.4万吨以内。 链接 河道清理计划 首先对东莞运河、石马河、寒溪河、中心涌、南畲朗几个流域开展河道畅通工程试点。在周密制订清淤计划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清除运河底泥、沿岸垃圾以及障碍物,全面清淤疏浚,有效减少底泥有机物厌氧发酵释放氨和硫化氢等类臭气,同时确保运河水流畅通,避免运河内污水长期滞留。 到2007年6月,对东引运河、石马河、挂影洲中心涌和南畲朗排污渠市域内4条主要河涌共711公里进行全面清淤疏浚、引水冲污和景观改造,确保基本消除河涌水体“黑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