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22:0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0:25
迎接新学期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1 20:25
如果孩子在购买盲盒过程中出现以下四种特征,须警惕“行为成瘾”的可能性。
1、“明显过度”。比如相对于生活状况而言,在购买盲盒这件事上花费了过多的时间、精力、金钱。
2、“戒断反应”。比如不买盲盒就非常难受,夜不能寐,甚至烦躁、易怒、紧张、情绪低落。
3、“耐受性增加”。比如买盲盒的频次逐渐增加,从一个星期买一个就能满足,发展到每天买一个才能踏实,最后到每天买好多个心里才舒服。
4、 “负性后果”。比如将零花钱全部用于购买盲盒,为买盲盒跟父母说谎要钱,每天只想着买盲盒、拆盲盒而影响到学习状态,以及做出更严重的不良行为等。
加强监管、合理引导是关键:
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建议,家长可以带孩子比较一下买一支自己真正需要的笔的价钱,以及通过盲盒抽出自己想要的笔的价钱,通过计算引导孩子做出更加理性科学的选择。
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也要关注“文具盲盒”的产品质量及营销宣传,避免盲盒成为清库存的手段以及炒作行为,维护未成年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
当然,道德层面上,文具厂商同样需要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不能只为追求短期利益而刺激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心理。
其实,“文具盲盒”之外,当下市场上流行的“卡片盲盒”、“图书盲盒”、“游戏盲盒”,均锁定青少年人群。对于这类盲盒销售的监管,法律还处于空白地带。
对于孩子购买文具盲盒的现象,专家提醒,以文具用品盲盒为收集对象很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他倡导家长应该针对孩子心理进行合理引导,应及时关注该现象,别让小学生迷失在文具盲盒里,此外也不要助长孩子在这方面过度消费和不理智消费。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教育报-你的孩子热衷“文具盲盒”吗?警惕!一批中小学生正在“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