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23:1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9 16:24
尊重体力劳动,尤其要尊重脑力劳动
社会就像一部既庞大又极为复杂的大机器,每一个劳动者都在这部大机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这部大机器不停地运转。我国的广大农民,除了少部分成了农业工人外,大部分农民仍承担着十分艰辛的体力劳动,他们的辛勤劳动成果提供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难道我们有任何理由不尊重他们的劳动吗?在这一点上,我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就充分地懂得怜悯和尊重农民的劳动,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为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更应该尊重农民的劳动。
我们离不开农民,同样也离不开工人。倘若没有产业工人制造天上飞行的,水里航行的,公路上行驶的,日常生活所有的日用品,很难想象我们今天如何生活。倘若没有筑路工人披星戴月、风餐露宿、逢山开路、过河搭桥,倘若没有环卫工人不怕肮脏、不怕辛苦、以他们的汗水换来城市的清洁环境,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是一种什么样子的生活。
农民和工人为我们这个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劳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初级劳动被高级劳动所代替,越来越多的简单劳动被复杂劳动所代替,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被脑力劳动所代替,这一系列代替给我们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我们是否可以提出:尊重体力劳动,尤其要尊重脑力劳动,体力劳动是基础,脑力劳动是上层建筑。这个口号是否重脑力劳动而轻体力劳动,决不是的。我们可以从几方面证明这个道理:脑力劳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科学技术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脑力劳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脑力劳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解放体力劳动的重度和难度进军。你想减轻体力劳动的负担,你便得依赖脑力劳动的发明创造、科学管理、合理调度等达到此目的。
总而言之,我们的脑力劳动目的之一是以减轻体力劳动重度和难度,所以,我们说,尊重体力劳动尤其要尊重脑力劳动。
尊重知识,尤其要尊重创造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学实践的经验总结,是连接过去、通向未来的桥梁,是照亮前进道路上的明灯。有一句名言说得好: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句话极其简洁地说明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科学实践,简而言之,如果没有劳动,没有对劳动的经验进行总结的知识,我们今天可能还是类人猿,可能还没有从森林走出来。
曾几何时,一伙人出于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的需要,蔑视知识,贬低知识,摧残知识,甚至提出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口号。他们几乎搞垮了教育,搞垮了工业,搞垮了科技,搞垮了国防,使我们本来与国际先进水平缩短的距离又拉大了,国民经济几乎到崩溃的边缘。这伙人的倒行逆施从反面教育了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把知识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轻视知识的民族是要从世界优秀民族中剔除的。
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是人类长期以来顺应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人类在历史长河摸索自然规律的智慧结晶,是人类在漫漫时间隧道里创造性产物的记录。我们不尊重知识就是不尊重祖先,不尊重历史,不尊重文明。如果没有使用火的知识,没有使用劳动工具的知识,没有传播语言的知识,人类可能与别的动物没有多大差别。
我们谈尊重知识,更要谈尊重创造。为什么呢?因为过去创造结果的总结就是今天的知识,今天创造结果的总结就是明天的知识。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才拥有难以记数的创造发明,这些难以计数的创造发明记录下来的总结便是浩如烟海的知识。几乎任何创造发明是在旧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尊重知识。但是,历史的航船如果躺在旧的知识海洋里,不启动创造这部驶向未来的发动机,静静地停泊在旧的知识的码头上,社会将不会向前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更尊重创造。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更多的是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创造力的竞争。我们要岿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不尊重知识不行,不尊重创造更不行。一个民族要取得进步,必须依赖知识,更要依赖创造。
我们的民族曾经是一个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民族,所以我们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人民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我们的祖先也曾一度轻视知识、轻视创造,对外国的科技发明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把人家的创造讥为雕虫小技。这种故步自封、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不思进取的思想极大地阻碍了当时知识的传播,极大地阻碍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当时人们创造性的发挥,成为我国清朝后期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成为我国长期落后他国的原因之一,成为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敦促我们要尊重知识,更加尊重创造。
人类之所以绵延不绝缘于有知识的大海,还有不可计数创造性源泉汇成大河大江流入大海。所以,我们要大声疾呼:要尊重知识,更要尊重创造。
尊重普通人才,更尊重特殊人才
要在13亿人口的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十分宏伟的任务。实现这一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离不开数以亿计的产业大军,离不开数以千万计的科技人员队伍,离不开成千上万高素质的科学家队伍,离不开成千上万善于管理的科企业家队伍,离不开成千上万使文明绵延不断且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离不开成千上万使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文艺工作者队伍,离不开成千上万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总而言之,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离不开人才。尊重人才就是尊重我们的民族,就是尊重我们的国家,就是尊重我们的人民。
我们要尊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企业家,因为他们都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是我们社会不可缺少的普通人才。没有这些人才,社会这部大机器无论如何也运转不起来。但是,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加速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社会活动家、大科学家、大企业家、大文豪……因为社会活动家推动着社会的变革,极大地解放生产力;大科学家解决科学的重大难题,使科学突飞猛进地发展;大企业家使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员工的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大文豪有时候起的作用是经济学家、甚至社会学家所不能起的作用。归根结底,他们的创造性劳动为提高生产力作出更大的贡献,为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更大的贡献,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打个比方吧,例如一个种田能手,他利用现代化的手段,种500亩水稻,每亩平均收800公斤,平均每亩比普通农民多收200公斤,而普通农民只能种10亩,这个种田能手每年就比一个普通农民多收394000公斤,10年便比一个普通农民多收3940000公斤水稻。这个种田能手不能不称为人才。但是这样的普通人才比起特殊人才袁隆平来说,贡献自然小得多。袁隆平十年为国家增产800亿斤(400亿公斤)粮食。袁隆平的创造性劳动减少了多少农民的艰辛劳动。所以说,像袁隆平这样的特殊人才理应倍受尊重。
除了要尊重自然科学家,还要尊重社会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们的贡献不容忽视。*先行者孙中山就是一个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以拯救民族、民权、民生为己任,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终于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倘若不是像他这样一些特殊人物的诞生,我们今天有可能仍是天子的子民,能谈什么人才,谈什么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