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21: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15:11
清末铁路股票
很多人知道盛宣怀,源于几十年前有个叫“盛毓真”的人,曾出示一张“慈禧手谕”:“皇太后慈谕:太常寺正卿盛宣怀所进药丸,甚有效验,据奏原料药材,来自台湾海外钓鱼台小岛,灵药产于海上,功效殊乎中土,知悉该卿家世设药局,施诊给药,救济贫病,殊甚嘉许,即将该钓鱼台、黄尾屿、赤屿三小岛赏给盛宣怀为产业,供采药之用,其深体皇太后及皇上仁德普被之至意。钦此。光绪十九年十月。”
伪“慈禧手谕”
如果“慈禧手谕”是真的,“*”就是盛宣怀家的。换言之,“*”自然是中国的。事实上,“慈禧手谕”是伪造的,“*”是中国的并不需要这种伪证。
盛宣怀书法
风雨飘摇中的大清,盛宣怀曾是一个重臣,慈禧太后曾称“盛宣怀为不可少之人。”盛宣怀(1844—1916),字杏荪,江阴人。盛宣怀秀才出身,后来成为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成为晚清著名的*家、企业家和慈善家,有“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之誉。
盛宣怀
盛宣怀虽被慈禧太后称为“不可少之人”,但差一点遭遇人头落地。1911年10月25日,资政院要求朝廷罢免盛宣怀邮传*职务。第二天清廷下达上谕:“盛宣怀受国厚恩,竟敢违法行私,贻误大局,实属辜恩溺职”,“著即行革职,永不叙用。”同时,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副总理(“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于盛宣怀蒙混具奏时,率行署名,亦有不合。著该衙门议处。”第三天形势再度恶化,资政院又通过了一份决议,要求将盛宣怀“明正典刑”。路透社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曼彻斯特卫报》等将之见诸报端,《纽约时报》认为这是资政院对朝廷下达的“最后通牒”。
盛宣怀书法
丢了官,性命还不保,这下盛宣怀慌了。怎么办?27日当天,《华盛顿邮报》发出的电文:“下野的内阁*盛宣怀,已逃离北京,以避免暗杀,据信他已获得外国外交机构的庇护。”原来盛宣怀叛逃了,叛逃的地方是美国使馆,随后被10名外国士兵护送至天津。
1907年宣传铁路好处的杨柳青年画
对盛宣怀的叛逃,境外势力迅速干预。英国公使朱迩典、美国公使嘉乐恒、德国公使哈豪孙、法国代理公使斐格威紧急磋商,集体觐见总理庆亲王,表示对盛宣怀的安危强烈关注,因为盛宣怀是与四国银团进行铁路贷款谈判的主要参与者,盛宣怀如今的处境,与此谈判极有关联,各国有道义上的责任对他给予保护。
油画《湖南保路运动》
盛宣怀为何大难临头?此时,距离盛宣怀出任邮传*仅有10个月。邮传部大清新置的一个大部,负责铁道、交通、电信、邮政等四大功能,“总揽轮船、银行、铁政、炼冶、煤矿、纺织诸大政”,尤以铁路为重。
四川“保路运动”
宣统二年(1910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与清*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从而激起“保路运动”。摆平了湖南、湖北、广东三省的“保路远动”,四川“保路运动”再起,从而导致*清廷大局的风暴潮,盛宣怀由此成为矛盾的焦点与众矢之的。
武昌起义
应对四川“保路运动”,盛宣怀态度十分强硬,28岁的摄政王载沣予以支持,端方受命率领湖北新军入川“平乱”,导致了武昌守军空虚。10月10日,“武昌起义”暴发,事态恶化一发不可收拾。不属于任何派系的盛宣怀,自然成为严重后果的“替罪羊”。10月16日,御史史履晋*盛宣怀“独揽利权、调济私人”; 10月26日,御史范之杰*盛宣怀是“横绝中外”的“神奸巨蠹”,是导致川鄂*的罪魁祸首。
盛宣怀信札
朝廷将其抛弃,*者视之为死敌,盛宣怀就这样成为钻进风箱的老鼠。《盛宣怀行述》中则发出这样的感叹:“无何川乱(保路运动)猝起,鄂变(武昌起义)继作,海内响应。当局亦知积薪厝火,事非一朝,其藉口于路政,召祸者仅一蜀耳。而资政院议员,群喙方张,争以府君(盛宣怀)为集矢之的。朝廷俯徇众论,毅然夺府君职,以为罢斥一大臣,宣可间执其口,或因以暂弥乱机。而孰知事有大谬不然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