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19: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12:02
齿辊表面技术特性主要指辊面上磨齿的齿数、齿角、齿顶平面、斜度以及两磨辊的排列、平均速度、速比等。
(1)齿数
齿数的多少与研磨物料的粒度、流量大小和要求达到的粉碎程度有关。如:入磨物料粒度、流量较大或要求磨出物较粗时,齿数配备就应较少;反之就应配置较多的齿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磨辊齿数越少,两磨齿间的距离越大,齿沟越深,只适宜研磨颗粒大的物料。若用其研磨细小的物料,会使物料嵌入齿沟而得不到研磨。磨辊齿数越多,两磨齿间的距离越小,齿沟越浅,只适宜研磨颗粒小的物料。若用它研磨颗粒大的物料,流量少时,麦皮易磨得过碎,流量多时,物料的中间部分研磨不充分,磨齿易磨损,产量低而动力消耗高。
生产实践证明:齿数少比齿数多时省动力、磨温低、磨辊使用寿命长,能适应高流量,麸皮易保持完整,出渣粒比例较多,面粉较少。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剥刮率、取粉率都较低。
(2)齿角
齿角分前角和后角。在研磨过程中,物料落入两磨辊间,被慢辊托住,由快辊对物料进行粉碎。物料在磨辊间所受作用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前角。当前角减小时,剪切力增大,挤压力减小,对物料的剪切破碎作用加强,剥刮率增加,磨下物中渣心比例提高,细粉数量减少,皮层易碎,粉中麸星增多,品质可能下降,但能以较低的动力消耗处理较高的物料流量;当前角增大时,剪切力减小,挤压力增大,挤压力的作用占主导地位,磨下物中渣心比例减少,细粉数量增多,皮层不易碎,面粉品质较好,但破碎能力下降,动耗较高,处理流量较低。
磨齿的后角虽对研磨不起主要作用,但其大小与磨齿的高度及耐磨性有关。当齿角不变而后角增大,则磨齿高度降低,厚度增加,提高了磨齿的耐磨性,延长了磨辊的使用寿命。
(3)齿顶平面
新拉丝的磨齿齿顶不能过于锋利,应根据磨齿大小留有一定的齿顶平面。齿顶平面可以对物料取得较缓和的破碎作用,减少麸屑产生;可保证磨辊拉丝后为精确圆柱形,提高运转稳定性;还可提高磨辊使用寿命,稳定粉路的运行状态。
(4)斜度
磨齿斜度是两磨辊相向转动对物料产生交叉点,并起剥刮碾磨的关键。若磨齿没有斜度,快、慢辊的磨齿将相互平行,在研磨时两辊之间将发生不稳定、错啮合现象,这样不仅容易将麸片切成丝状,同时磨辊还会产生振动而影响研磨效果。磨齿不仅必须有斜度,还必须正确安装。
两辊磨齿在研磨区的两侧相对物料形成许多交叉点,当一对磨辊相向转动时,快辊磨齿与慢辊磨齿便形成许多交叉点,在磨辊间的轧距小于被研磨物料的情况下,物料就在交叉点上受到相对较强的剪切作用。当研磨区内的交叉点数目较多时,区内物料受到剪切的平均机会将增多,设备的破碎能力增强。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斜度较大时,研磨区内的交叉点数目较多,物料在研磨区内受到破碎的程度将增强,皮层易碎,产品质量较差,但动力消耗较低。所以在加工硬麦、陈麦、低水分小麦和品质质量要求高时应选用较小的斜度。而在要求动耗较低时可选用较大的斜度。
(5)排列
钝对钝排列时,快、慢辊磨齿均采用大前角,对物料的挤压力大而剪切力小,破碎作用缓和,磨下物中麸片大,渣、心少而面粉多,粉中含麸少、质量好,但动力消耗较高。适于加工硬麦、低水分小麦和要求麸片完整及流量较低的情况。
锋对锋排列时,对物料的剪切作用较强,因而破碎程度高,动力消耗低,磨下物中麸片较碎,渣、心多而细粉少,适于加工软麦、高水分小麦和要求流量较高的情况。
(6)平均速度
磨辊分快辊和慢辊,分别有一定的转速,磨辊的转速一般是以快辊转速来确定的。转速越高,快慢辊的线速度就越高,其平均线速越高。两磨辊的平均线速与处理流量有关,平均线速越高,处理的流量就越大,磨粉机的产量就越高。
(7)速比
若其它条件不变,速比较大对物料的研磨作用较强。速比越大,剥刮齿数越多,物料接受剥刮的次数越多,被粉碎的程度显然将增强;但麸片易碎,渣、心、粉的灰分增加,动力消耗也随之增加。所以速比的选用必须与工艺、原料性质、研磨要求等相适应。
如果提高速比而不相应地提高快辊的线速度,则由于慢辊线速度的减小而使物料通过研磨区的速度降低,这将导致磨粉机生产能力的下降。
(8)磨辊磨齿的新旧程度
新拉制的磨辊齿角较尖锐,有较强的研磨作用。即剥刮率高、麸片易碎、颗粒状物料多、细粉少、动力消耗低、能适应较高的流量。但用过一段时间后,因齿角变钝,研磨作用下降,产量降低,磨出物中麸片大,面粉多,渣粒减少,磨温升高,特别突出的是动力消耗增加。因此,磨齿的新旧将影响研磨效果及粉路负荷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