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百鉴读后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3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17:00
阅读廉洁书籍《古镜百鉴》心得体会
养正中心小学 高秋菱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元素,*同志也曾指出:“廉洁文化就是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的覆盖面,积极倡导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洁文化。”而广泛阅读廉洁书籍无疑是廉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近期阅读了《古镜百鉴》这本书籍后,感想颇多。
我通过阅读了系列廉洁书籍后,深刻体会到被人民群众千古传颂的中国古代清官廉吏的事迹与情操,通过书籍报刊正是人们极好的示范教育素材,对我们教师有着非常好的警示作用。
廉洁是教师立教之本。廉洁所持,道之所存;道之所存,师之所立。孟子认为“教者必以正”,为师不廉,师道必坏,师道坏则必误学子。教师不仅要用广博的学识,授业解惑,而且还要用高尚的人格魅力立身传道,成为学生求智、做人的楷模。因此,教师要“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刻刻提醒自己要实实在在求学问、认认真真当老师、清清白白干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钟爱的事业和工作中。唯其如此,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廉洁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社会期望教师具有比其它行更高的道德情操,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等方面,都要求教师能做出表率。不廉洁,贪欲多,就很难为人师表。教师清正廉明是从教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是教师"育人"的品德基础,它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秉持一种神圣的感情和执著的献身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面临社会各种*时,严格约束自己,廉洁从教,抵制不良风气,坚守人民教师的操守。
教师要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神圣职责,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约束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增强清廉意识,坚守高尚情操,廉洁从教,保证教育的公正和有效。
当今社会,新旧*转换带来了价值观的碰撞和*规范的失衡,少数教师由于受社会上金钱至上,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的影响,经不住物质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丧失了应有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以教谋私,见利忘义等不廉洁的现象,严重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削弱了学校育人的效果,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那么,教师如何做到廉洁从教呢?
首先,教师必须坚守高尚情操,传承和发扬奉献精神。教师的奉献精神就是以为学生服务为最高目的,以培育青少年成才*为最大责任,不计报酬,淡泊名利,乐于献出,不重索取的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报国的精神。
其次,要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苦与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这个职业,不会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富有,但是在精神上却是充实的、快乐的。正如几十年如一日扎根青海高原的“孺子牛奖”获得者刘让贤所说:“我的生命在一批又一批孩子的身上延续,我的乐趣在一代又一代孩子身上寻找,我的幸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工作中获得。”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安贫乐教,爱岗敬业。
再次,教师要杜绝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当前确实还存在着*、分配不公、教师待遇偏低等问题,但教师作为社会上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群体,应以正确的心态来认识和对待这些社会问题,以坚定的立场来维护教师自身廉洁从教的形象,不能因为心理上的不平衡就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时代,要求学校抓好廉洁教育,时代,要求教师廉洁从教。我们应自觉地将师德原则、师德规范内化于心,刻意操守并最终达到“随心所欲不愈矩”的境界,自觉抵制不义之利的*,社会“潮流”的冲击,扎根祖国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
近日,在杂志上看到一则新闻:*台州市纪委定期向市管干部推荐廉政文章,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领导干部反腐倡廉思想防线的一项重要举措。经常阅读市纪委推荐的廉政文章,使我们深受教育,深受启发。同时也感到市纪委定期向市民推荐廉政文章这一做法,非常有价值,应当长期坚持。
首先是非常受欢迎。虽然形式简单,但寓意深远。从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的关心爱护和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高度重视。虽然耗时不多,但受益非浅。每次推荐的廉政文章只有短短的几页,阅读所需的时间也不多,但所推荐的廉政文章能够溶思想性、知识性、史料性于一体,非常具有可读性,每次阅读使人感到就像是听了一堂不设讲台、不见讲师的廉政讲座,从中可以汲取丰富的知识和精神营养。虽然文风各异,但贴近生活。推荐的廉政文章,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通俗易懂,令人深思,具有现实感,亲和力,我们想看、爱看。
其次是非常有特色。廉政文章,风格各异,特色鲜明。既有中华民族传统廉政文化的精典故事,又有当今社会廉政文化的现代理念;既有廉洁自律的正面典型,又有贪污*的反面教材;既有各级领导的谆谆教导,又有*分子的现身说法;既有原汁原味的心得体会和声泪俱下的悔过笔录,又有重点提示的按语和画龙点睛的精彩点评,阅读以后使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第三是非常起作用。我们通过经常阅读廉政文章,至少可以起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进一步增强严于律已的意识。经常告诫自己,要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做到慎始、慎微、慎独、慎欲,始终做到警钟长鸣,保持清醒头脑。二是可以进一步纯洁廉洁从政的品德。经常告诫自己,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党组织培养的结果,都是家庭的支持和个人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我们要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行事。三是可以进一步强化反腐倡廉的责任。经常告诫自己,不仅要廉洁自律,而且要管好部属,管好身边工作人员,管好家属子女,同时还要敢于同违反廉洁自律规定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为实现党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元素,*同志也曾指出:“廉洁文化就是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的覆盖面,积极倡导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洁文化。”而广泛阅读廉洁书籍无疑是廉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近期阅读了《古镜百鉴》这本书籍后,感想颇多。
解了廉政的理论意义和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着借鉴和参考作用。追根溯源,“廉政”的概念古已有之。其本来的含义与“廉正”相同---“廉”为官德,“政”者“正”也,是指清廉公正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廉政制度、*的日益完善,人们对于廉政的理性认识也日益深化。尽管“廉政”迄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基本含义大致有:造就一个公正清明的*局面和*氛围、建立廉洁高效的*制度和法律制度、制订并严格实施确保*清明的*措施、要求各级官吏树立廉洁奉公的官德与不贪不淫的私德。简而言之,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辩证统一。该*载了上起国家制度出现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党开创的廉政新风,时间跨越5000余年,历经五大社会形态,可谓源远流长。漫长的中国廉政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首先,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自从《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民本思想之后,历代进步思想家和比较开明的统治者都能坚持民本与爱民的思想传统,并在统治制度与*的设计上有所体现。民本与爱民,既是中国廉政史的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次,是如何处理德治与法治关系的经验。在中国*史上,出现过德法并举、单纯法治、无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模式。比较起来,还是儒法结合的“德法并举”模式更加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但就廉政而言,无论是“德法并举”还是“德本法用”理想,对于中国的廉政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三,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在中国廉政史上,御史监察制度虽然有人治之弊,但还是有正面作用。在此制度下,涌现了许多勇于、善于或巧于向君王进谏的清官廉吏。第四,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中国廉政史上,涌现了许多不畏强权、执法如山的模范人物与典型事迹,如东汉光武帝时代的董宣、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刘宗周。第五,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任何时代的廉政,都是与执政*的道德品质和行政作风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国的主流思想家总是把“修己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中国廉政史上,大凡清官廉吏,都具有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优秀品格。以上有关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是我们中国廉政文化的宝贵财富,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17:00
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元素,*同志也曾指出:“廉洁文化就是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的覆盖面,积极倡导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洁文化。”而广泛阅读廉洁书籍无疑是廉洁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近期阅读了《古镜百鉴》这本书籍后,感想颇多。
解了廉政的理论意义和中国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有着借鉴和参考作用。追根溯源,“廉政”的概念古已有之。其本来的含义与“廉正”相同---“廉”为官德,“政”者“正”也,是指清廉公正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廉政制度、*的日益完善,人们对于廉政的理性认识也日益深化。尽管“廉政”迄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其基本含义大致有:造就一个公正清明的*局面和*氛围、建立廉洁高效的*制度和法律制度、制订并严格实施确保*清明的*措施、要求各级官吏树立廉洁奉公的官德与不贪不淫的私德。简而言之,就是公正廉明的政局、政制、*、政德的良性结合与辩证统一。该*载了上起国家制度出现以前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廉政萌芽,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中国*党开创的廉政新风,时间跨越5000余年,历经五大社会形态,可谓源远流长。漫长的中国廉政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批判继承。首先,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的传统。自从《尚书》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民本思想之后,历代进步思想家和比较开明的统治者都能坚持民本与爱民的思想传统,并在统治制度与*的设计上有所体现。民本与爱民,既是中国廉政史的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其次,是如何处理德治与法治关系的经验。在中国*史上,出现过德法并举、单纯法治、无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国理念和*模式。比较起来,还是儒法结合的“德法并举”模式更加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但就廉政而言,无论是“德法并举”还是“德本法用”理想,对于中国的廉政建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三,是勇于进谏和善于纳谏的经验。在中国廉政史上,御史监察制度虽然有人治之弊,但还是有正面作用。在此制度下,涌现了许多勇于、善于或巧于向君王进谏的清官廉吏。第四,是不畏强权、公正执法的优良传统。中国廉政史上,涌现了许多不畏强权、执法如山的模范人物与典型事迹,如东汉光武帝时代的董宣、宋代最著名的清官包拯、明代的刘宗周。第五,是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官德与政风。任何时代的廉政,都是与执政*的道德品质和行政作风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国的主流思想家总是把“修己安百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中国廉政史上,大凡清官廉吏,都具有严以律己、不欺暗室、廉洁奉公的优秀品格。以上有关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是我们中国廉政文化的宝贵财富,至今仍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
可以吗?
参考资料:不要抄袭,抄袭无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1 17:01
作者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宗旨,从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经过精心遴选,编成故事,摘要点评,汇成此书。可以说,它既是一本弘扬中华民族从政优良传统的通俗读物,也是对广大党员和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以德为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又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明镜史鉴。
如若我们的*党人、各级领导干部,能通过这些镜子照照自己,以明得失,这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德政建设,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都将是有大有裨益的。如若我们的广大读者能通过这本书受到一点启迪和获得一些教益的话,那大概也是先贤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所起的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