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15: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3 14:45
“济南惨案”后,国民*军以怒涛之势继续北进,日本豢养的奉系军阀败局已定。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田中义一主持召开有外务省、军部、朝鲜总督府、关东厅、驻华公使及总领事等要员参加的“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纲领》,确定了将中国本土的“满蒙”加以“区别”,确保日本在中国东北特殊权益的“根本方针”,并为达到这一目的,不惜采取“断然自卫措施”。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田中与军部出现分歧。军部主张靠关东军武力解决。田中却认为为避免英美列强干涉,要靠张作霖。田中的如意算盘是,以架设索伦、吉会、长哈三条铁路和联络中东、吉会二线的两条铁路、共计五条借款铁路为由,迫张作霖同意;五条铁路一通,满蒙与关内分离便实质性地实现,日本对满洲的控制也就水到渠成,无须关东军再去动兵了。
田中与张作霖关系甚深。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马贼张作霖被日军以*间谍罪名捕获。要被*毙的关口,陆军参谋田中义一向福岛安正少将请命,将张作霖从*口下救出。20多年后,马贼张作霖成了中国的东北王,参谋田中义一也成了日本首相。田中绝不白救命。从日本人*口下逃命的张作霖,也深知他这个东北王一天也离不开日本*口的支持。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的作战计划多半出自日本人之手;第二次直奉战争,日军全力支持张作霖,使奉军把直系军队赶过江南,张作霖成为北京的统治者。1925年底郭松龄倒戈,率军直扑沈阳。当时东北军的精锐几乎都掌握在郭松龄手里,若无日本方面调遣驻朝鲜龙山的军队直插沈阳紧急增援,恐怕张作霖早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所以田中说,“张作霖如我弟弟”。他不相信张作霖会不答应他的条件。
他估计对了。张作霖也是爱东北、爱国家之人,但他更爱张家。在国事家事不可两全的那个夜晚,张作霖愁肠万端,忧心如焚,几近心力衰竭。为这五条铁路,一晚上这位也算叱咤风云的人物竟老去十岁。第二天出现在日本人面前的张大帅,是一个完全垮掉的人。他语无伦次,目光游移,躲躲闪闪又含含糊糊,但全部同意了田中的条件。日本人也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兵法的最高境界。田中以为自己达到了这个最高境界。满铁总裁山本条太郎在北京回东北的火车上边喝啤酒,边满面春风傲然地说:“这等于购得了满洲,所以不必用武力来解决了。”他们高兴得太早了。中国还有一句老话,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田中身后的那只黄雀,是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 河本以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随员的身份,参加了田中的“东方会议”。田中完全没有想到,他在规划占据满洲的计划,河本也在规划。而且这个在会议上根本没有发言权的无名小辈河本,竟然一下子就弄翻了他的精心设计的那条船。河本曾任驻北京的武官助理,回国后出入大川周明在皇宫气像台组织的大学寮,是永田铁山的一夕会的重要成员。河本大作和关东军司令官的村冈长太郎(陆大16期军刀组),参谋长的斋藤恒(陆大19期)认为维持这条“满蒙生命线”的最大障碍就是老狐狸张作霖。只要除掉这条老狐狸就万事大吉,田中依靠张作霖完全是不靠谱的幻想。
1928年6月4日,沈阳城外皇姑屯方向一声巨响,黑烟飞扬到两百公尺上空,张作霖乘坐的蔚蓝色钢铁列车被炸成两截。田中听到这个消息后,流着眼泪写信给满铁总裁山本条太郎:“一切都完了”。他不是单哭张作霖。自皇姑屯那辆列车出轨之后,日本*便脱离了田中的控制。河本大作的一包炸药要了田中义一的老朋友的命,也使田中本人成了日本*风箱里两头受气的老鼠。田中义一后来大骂河本大作:“真是混蛋!简直不懂为父母者之心!”
在昭和天皇问起这件事的时候,田中义一就一五一十全跟天皇说了,向天皇保证一定严肃处理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把那河本送上军事法庭。 田中一回来,政友会的中野正刚就在国会以此事攻击*参与谋杀它国大元帅。田中刚刚想说明*与此无关,陆军参谋总长宇垣一成就跳了出来说没那事,那是诬蔑陆军,往陆军的脸上抹黑。田中这才知道他管不了这事了:河本的后台是关东军,不,是全体大日本帝国陆军。这下田中抓了瞎。田中一看风声不对,就又跑到宫里和天皇说:“查了,和陆军没有关系,确实是南方*军干的。”这下把昭和天皇气得不行。一下子就把他给轰了出去。还对侍从长铃木贯太郎说田中说话前言不搭后语,以后不需要再来见他了。铃木就把这句话原原本本地就批发给了田中。 田中这一下可慌了。失去了天皇的信任,这内阁可就完了蛋了。好说歹说,请铃木给美言几句,求天皇再给个机会,能让他把话给圆过去,但是给铃木一口拒绝了。这一下田中内阁只好在1929年7月2日辞职。
下野后的田中曾返回故乡走访亲朋好友,有人问他是否会辞去政友会总裁解甲归田,田中“环顾左右而言他”,其得力助手森恪倒是直言不讳,扬言东山再起。但是天不由人,9月28日田中身着和服,参加政友会干部晚餐会,观看艺伎表演后不禁兴致大发,信手写下“尝博红楼狭美人”条幅一条。是晚返回爱妾富子处下榻,次日晨心脏病猝发而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