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05: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1:08
引言“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削弱诸侯王势力的一项行政命令,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汉朝大臣主父偃上书汉武帝,建议让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所谓“推恩”本质上和朱允炆削藩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帝王为了实现*集权的行政手段,只不过“推恩令”来的相对温柔,婉约。
朱允炆在即位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削藩,相比经过“七国之乱”的汉朝,明朝的*生态完整统一,军事实力空前强大,藩王也没有直接暴露出*野心,“推恩”削藩的方式完全可以尝试,况且朱允炆还年轻有的是时间,他为什么不选择“推恩”的方式逐步消化藩王危机?
《汉书·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中记载: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这部分复杂的译文意思很简单,以前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的爵位和封地允许庶子也可以继承,并形成独立的*体系。
随着诸侯王庶子们的地位大提升,原本一个人享受的蛋糕变*人都可以咬一口,潜移默化的把地方和*矛盾,转化成内诸侯王内部矛盾,甚至儿子们之间为了权利你争我夺,大打出手。间接达到分化诸侯王实力的目的实现*集权,直到再也没能力和帝王抗衡。
不管汉朝的诸侯王还是明朝的藩王,本质上是都是帝王的假想敌。汉朝的的诸侯王和明朝的藩王还有很大区别,汉朝的诸侯国是完全独立的*体系,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独立的行政权、纳税权和军势管理权,除了名义上认可汉朝皇帝管理,实际上已经是国中国,这也是汉室吴楚七国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在自我壮大后完全不鸟皇帝。
而朱元璋规划藩王制时,为了防止藩王形成独立的政权割据,拟定了一个制度约束藩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并能世袭罔替。藩王们没有独立的封地,不能随意行动,而且还不能参与地方管理,只享受继承权。
但总有例外,朱元璋在分封藩王后同时赋予个别藩王守护边疆的使命,例如:燕王朱棣,秦王朱樉,宁王朱权等,他们除了拥有自己的护卫队,还有数量可观的军队用来抵御外地,例如朱权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厉害的骑兵朵颜三卫,相比之下明朝的藩王对*的威胁也不弱。
明朝不乏有识之士,早在朱允炆决定削藩的时候,高巍和御史韩郁先后和朱允炆提议:
“贾谊曰:‘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
这两人已经分析透明朝藩王的弊端和优劣,认为以异地任职的方式间接削藩是最好的方式,户部侍郎卓敬也提议让朱棣改封南昌:“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他们已经意识到藩王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朱棣拥兵自重又不安分守己。
我们关联朱允炆继位具有很大的争议性,藩王和帝王的矛盾也很难调和,但是朱允炆嫡长孙的身份是筹码,所以削藩一事上朱允炆掌握了绝对主动权,这个苹果该怎么削,是朱允炆说了算。而“推恩削藩”是最好的应对方式,也不会激化双方矛盾,在人事变动中不动声色的解决藩王威胁。
第一,朱允炆太年轻。从小到大习惯深宫应试教育,不知道江湖险恶啊,他单纯的认为藩王就那么回事不值一提。第二,受黄子澄、方孝儒、齐泰的影响。这三个人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辅政大臣,偏偏三个人也是纸上谈兵之流,而且还盲目自大,黄子澄就和朱允炆谈过:
“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
黄子澄认为藩王充其量能自保,哪有实力造反?受天朝上国的思想影响,这三位辅政大臣也是积极支持暴力削藩。第三,朱允炆自己沉不住气。朱允炆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就一直担惊受怕,也请教过爷爷朱元璋怎么应付藩王问题,现在自己当了皇帝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解决藩王问题。
最终黄子澄、方孝儒等人的影响力大于高巍、韩郁等人。朱允炆决定暴力削藩,在削藩过程中又否定齐泰先从朱棣下手的合理建议,从弱小的藩王开始,周王朱橚第一个被清算,紧接着代王、湘王、齐王等被收拾。这一轮削藩下来,给了朱棣充分的准备时间,而且原本不准备谋反的朱棣看到兄弟们的惨状,也决定铤而走险,结果被朱棣打着“清君侧”的靖难口号夺掉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