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9 07:0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04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提出的关于天与人交互感应的命题,这其中蕴含着天有意志和天人相通两个前提,就科学的观点看来,这两个前提都是靠不住的,但在古时,人们认为这两个前提是自然成立的,因而也就对“天人感应”之说产生信任。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到西汉时,董仲舒将这一思想发展为一套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其基本意涵为人的活动与行为全都处于上天的观测之中,人若为善,天则喜悦,也会示人以祥瑞,即出现凤凰、麒麟、灵芝等吉祥之物。
反之,人若为恶,天就会愤怒,从而对人施以恶兆,就会发生地震、冰雹、日食等灾异的事件。
天人合一的境界怎么达到
汉武帝有感于历史兴替、福祚无永,因问策于天下贤良,以求讨“大道之要,至论之极”,是一种博大渊然的具有终极性的道理和谋略,而不是仅可施于一时一事的权益之计。
董仲舒连上策三篇作答,即著名的《天人三策》。在《天人三策》的首篇中,董仲舒集中论述了天人关系,说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将遭受上天的警示,也就是所谓的“天谴”。“天人感应”是一种悖于客观实际的唯心主义观念,但是在历史上发生过积极的作用。封建王朝,帝王一人独尊,但是在“君权神授”的观念控驭下,皇帝也不可恣意妄为而违背天的意志来行事,这对皇帝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约束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2:05
天人感应是董仲舒提出的。
董仲舒的哲学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他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不仅创造了万物,也创造了人,因此天是有意志的。董仲舒精心构筑的“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正是把一切都秩序化、合理化,正是为汉王朝统治者巩固其*集权*制度服务的。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就是天子能与天对话,彼此达成默契。如果天子没有按天的旨意行事,就违反了天意,逆了天道,上天就会示警,向人间施播各种灾难;如果天子顺应天意,上天就会降祥瑞、保佑黎民百姓、天下获福。
天人感应的特点和影响: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人思想逐步演化出了一套囊括天人的宇宙学说。董仲舒认为,宇宙由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属性组成。此五种不同的属性相生相胜,构成了一套合理的宇宙关系。
现在用西方人的科学体系认识世界了,但差不多同一时期的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世界是由气、土、水、火、以太五种元素组成的,大家的认识差不多。
而亚里士多德成了世界思想史、科学史的鼻祖,而董仲舒却只能成为皇权下的小丑。亚里士多德代表的西方思想主导了现在的世界,而皇权*下的天人感应只能成为后人的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