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是怎样生存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4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12:59
对虾类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相对比的类型,即定居型和游泳型(洄游型)。
定居型的对虾类通常不集群,除外海移动期外,不能同时被大量捕获。各发育阶段中分布区虽有变化,但活动范围较小,多喜沙砾、贝壳或泥沙构成的底质,潜伏性显著。多喜夜间活动。日本对虾、宽沟对虾和短沟对虾属此类型。游泳型对虾活动能力较强,易组成较大的虾群,经常往返移动而无固定栖所,往往同时可以大量捕获,一般以河口为中心,在混浊的水域和软泥底质处分布较多,白天和夜间都进行活动,潜伏习性不显著或不潜伏。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等属此类型。
养虾时白天大多在虾池中见不到对虾活动,而傍晚、天亮前后似乎池中的虾却特别活跃,对虾大多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就是白天对虾大多潜伏在池底,很少活动,而在傍晚日落前后开始活跃起来,四处游动、寻食,养殖期间一般白天投饵较少而夜晚或日落、日出前后投饵量较大就是适应对虾的这一习性。如果白天在虾池中也可看见游动的虾,则可能是饵料不足或环境不良等,也可能是有虾病发生了。但是不同种类对虾潜底习性不同,中国对虾潜底浅,而且白天也出来摄食;有的潜沙深,白天也不出来,如日本对虾白天一般潜入池底沙中可达数厘米之深,日落后才钻出沙来活动。
日本对虾潜底习性较为典型,体长1厘米左右的日本对虾仔虾即有潜沙习性。对虾的潜底习性受温度、底泥环境条件等影响较大,中国对虾在水温低时潜底增强,仅将眼、额剑等露在水中,而将身体大部分埋于底泥中。日本对虾在水温14℃以下时夜间也很少出沙活动,28℃以上时白天也很少潜沙。底质条件恶化时对虾一般不愿潜入。对虾在潜底时对底泥粒度有一定选择性,中国对虾喜好泥质底质;日本对虾潜沙较深,喜好粒度较大的沙质底质。对虾类白天潜底是为了防御敌害的捕捉,是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自然海区成长的对虾,喜栖息在泥沙质海底,白昼多匍匐爬行或以步足支撑身体静伏。游泳时步足自然弯曲,五对游泳足频频划动,尾肢在后起变向作用。受惊时借腹部的急剧曲伸和尾扇向下拨水使身体弹卷。在水温等环境因子不利时,整个身体卧入泥沙,仅露触鞭在外摆动。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