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5 17:0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17:38
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H=90°-│α+/-β│
α是当地地理纬度
β是太阳直射点地理纬度
冬至日90-(40+23.5)=26.5度
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或农历十一月十五(满月)前后共30天范围内之1天。此日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北半球极夜,南半球极昼,其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动,白昼渐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也。”
《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夏历/农历)。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可见冬至又代表着一年之始,又十二地支之首支“子”冠于冬至,因此冬至所在之农历十一月又称为“建子之月”。[1]《史记·孝武本纪》:“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
每年的12月21、22日或23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南纬23°26′),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则完全相反。地球上距南回归线越远的地方,太阳光线越倾斜,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相比之下,此时南半球比北半球获得的热量多。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少,所以在短时间内气温继续降低。一般北半球12、1、2三个月是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冬至" 又称为"至节",因为它是"阴极之至"、是"阳气始至",也是"日行南至"的节日。又由于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又有 "冬节大如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的礼俗和年节相差无几。“中古以来,虽然冬至(至日)不是年节,但人们习惯把冬至看成‘节气年’的分界点,因为冬至日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此后便是夜渐短,昼渐长,阴消阳长,新的一个节气年又开始了。冬至节,古来官民有吃汤圆的习俗,人们有这样一种说法:吃了冬至汤圆,大家又增一岁喽!
在北方,冬至日要吃饺子的,据传说,当天如果不吃饺子,在这个冬天,要冻掉耳朵的。
民间又以冬至日到来之先后,及当天天气的好坏,推测往后的天气。俗语说:"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兜(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这是依据冬至日到来的早晚,推测寒流到台湾的早晚);俗语也说:"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出现雨雪天气)。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逐渐变长,夜间逐渐变短,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关于“数九”,民间流传着的歌谣是这样说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17:38
北纬40度在冬至日的昼长没有具体数据,只有基本规律。
这个要求可以说是很低的,一个小时不过是一闪而逝的事。何况这还是大寒日,冬至日的日照可能更糟,还不足一小时,因为冬至日的影子更长。
要琢磨日照首先要弄明白正午太阳的影子有多长。就算没有地理知识,凭生活经验我们也知道,早上太阳在东边,影子在西边,影子很长;然后影子不断缩短,到正午太阳在南,影子出现在正北方,这时候影子最短;然后太阳偏到了西边,影子在东边,并且越来越长。
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角A的度数也是34°45′+23°26′=58°20′,秒、分、度是60进制,换算成10进制也就是大约58.3333°。一个直角三角形度数有了,求边a:边b的比例,这个要用正弦定理来算,的确比较麻烦,我们省了点事,在CAD里拉了一下,很快就得知这个比例是1:1.621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17:39
如果没有其他条件,需要计算的话,需要公式很麻烦,高中阶段一般不会需要这样的公司计算,可以根据课本上的光照图周长大致判断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