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5 13:30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7:31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老子》一书,在书中的第四十二章有记载,这里的“一、二、三”也有其独特的意义。简单来说,“一”为“无”,“二”为“有”,而“有”、“无”混同的结果,称“玄”,于此“三”便代表“无”和“有”和“玄”,也有人将“三”理解成“天”、“地”、“人”。里面的哲学内涵相对抽象,在后文中,我们将结合《老子》第一章,对四十二章里面的“道生一、一生二”等等,进行细细解释。
1、何谓“一”?“天地之始”的“无”
要理解老子思想的精华,更多还是考察对“道”的把握。老子在《老子》一书的开章就已经表明,“道可道,非常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从这几句议论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具备“无”这一特性。
老子表明,“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本来的道”,这是为什么?因为道有“无”的特性。“无”就是字面意义上“没有”的意思,既然没有,那么说出来的,哪怕只是一个标点符号,也是“有”,就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无”了。而“一”便是这个纯粹意义上,连标点符号都不能有的“无”。其实哲学意义上还有“无无”的讨论,这里讨论太深,不大适合,想深究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论文。
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所以,老子思想体系里面,世界开始于“无”,而这里的“道生一”,实则表示的就是不可说之“道”的“无”。这里的“一”代表一个绝对整体,不存在其它的任何外在部分,是空掉的,混沌的,什么都不存在的,某种意义上说,又是孕育一切“有”的“无”(但一这么理解,就有点老子强行给道取名为“道”的意味了)。
2、何谓“二”?:从“无”到有的“有”
什么是“二”呢?《老子》一书中说“一”生“二”,明白了“一”是“无”,那么“二”就好理解了。二不是“阴阳”,这样理解并不算准确,“二”可理解为“有”。正如老子第一章所说的,“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有”,就是“无”派生出的“有”。
3、何谓“三”?“无”和“有”的作用下,万物孕育而生
有不少古人将“三”解释为“天、地、人”,其实这样说也可以理解。而“三”准确意义上说,我们还是要结合《老子》第一章来理解。
在第一章中,老子是这么议论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对于“常有欲”,和“常无欲”,老子指出,“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也就是说“无”生于“道”,“有”生于“无”生于“道”,“无”和“有”混同合一时,为“玄”。
或者这样说可能会通俗一点,天地生于“无”,有了“天地”,“有生于无”的过程算是完成了。也就是“一生二”。而“天地”出现,便是“有”的状态。而“无”的背后是“道”,“有”和“无”混同合一,“天地”和“道”混同合一的状态为“玄”,继而就出现了“有”“无”“玄”的“三”,也就是“二生三”。有天地,还有“让万物之所以是万物的道”,于此“三生万物”便浑然天成地出现。而人,更多便是万物的代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7:31
本原组成粒子,粒子组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分子组成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