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5 14: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5:24
中国是个泱泱大国,他有高山、有大川、有平湖、有翰海,山川之壮丽、文物之瑰奇,非笔墨所能形容,谓之为一幅锦绣河山,实可当之而无愧!我国不仅有着辽阔的土地以及众多的人口,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被列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早期的发源地之一。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中华文化就有着光辉灿烂并为世人所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我国原始社会时期,黄帝和尧、舜、禹引人入胜的古老传说到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夏、商和西周三个朝代的不断更替,再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集权的封建王朝和帝制,就是在这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得以在时间的历练中形成、发展并至今延续。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220年的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的时期。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历史人物。从公元前475年,到1840年以前,我国处在封建社会时期,从当时的社会历史发展角度来看,封建制度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的同时,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形成并发展成熟。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有着巨大变革的社会历史时期,这种变革促进了当时科学文化的同步繁荣。人们一提起中国的历史文明,大多数人的第一反映就是盛赞汉唐文明和明清文化,因为这是我国历史上两段最为昌盛繁荣的历史时期。殊不知,正是有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传承,才有了后来值得自豪和称颂的秦汉文化以及历朝历代的历史文明。从春秋时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老子说起,不难发现其实道家学派所具有的对立统一思想,就是我国传统文化最早的发展雏形。它与后来孔子所持有的儒家思想相比较,具有更加朴素的辨证思想,它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有和无、生和死、贵和贱、男和女、天和地、阴和阳等等,并且对立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所以在老子的名言中就说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现已发现的老子的所有可考学说,都记录在只有短短五千字、思想却博大精深无所不包的《道德经》一书里。老子的学识渊博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是有史可考的,正因为如此,孔子师徒一行人等就曾特意赶到周朝的京城洛邑,向老子请教学问。当时老子对孔子的启发中仅说到一句:“我听说,道德高尚的人,往往都很朴实。骄傲、贪婪、狂妄,对你都没有好处。”孔子后来就从此番谈话中总结到:“老子道德高深,真是能上天入海的龙一般的人物。” 从道家思想消极遁世的“无为而治”到儒家学说中积极入世的“学而优则仕”,不仅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巨大跨越,更是在当时战乱纷繁、思想混杂的年代中一次传统文化的质的飞跃。从此以后,孔子的儒家学说被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几经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不仅对后世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甚至是现代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不仅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待自己的工作,无论大小,都一丝不苟地努力做好:当管理牛羊的小官时,他说:“叫我管牛羊,我就得把牛羊养得肥胖强壮。”后来管理仓库,他又说:“我要把仓库的帐目计算得一清二楚。”这与我们现代人平时常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立志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理名言也仿佛是永恒的真理一般,至今都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座右铭。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曾提出“仁”的学说,坚决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要求统治者能够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孔子主张让人民有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征派徭役不应妨碍农民的正常劳动,反对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有一次,孔子从泰山旁边经过,见一个妇人在墓边痛哭。他叫学生子路去询问,才得知原来是苛政*得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这儿又遭虎难,却不愿回去。孔子不禁感叹道:“苛政猛于虎也!”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我们也不难发现,孔子的儒家思想对我国后世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以人为本”人本思想不仅是两千年前的惊世之说,更是我国现代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与治世精髓。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他注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他要求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他还教育学生要养成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孔子以前,文化被奴隶主贵族垄断,只有他们的子弟才能接受正规的传统教育。然而孔子办学,从不过问出身何门,他一生先后培养的学生超过3000多人,据可考史料记载其中最有出息的有72人。孔子因材施教: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就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都要抓紧时机,马上行动、大胆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等请教父兄以后,三思过后再去做。这与我们现代教育界所提出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口号不谋而合,这在当时看来也是联系实际极富创意的一种教育方式。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提供了良好的历史依据和成功的教育范例。孔子晚年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等,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然而孔子所坚持的“学而优则仕”的封建传统文化理念,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鄙视生产劳动的观点。有学生问到如何耕田种菜,他认为问这些事是很没有出息的。这一思想不仅影响到当时人们的“择途”标准,使得持有“万般皆下品,为有读书高”这一观点的无数青春少年从青丝最终熬到白发,终其一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事无成;而且也深深的影响到现如今的亿万家庭、无数父母,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一代又一代的强加在子女的学业方向和事业选择上,甚至是择偶标准。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又一重要代表人物。与孔子一样,孟子长期从事私人讲学的教育工作,带着众多学生周游列国,宣扬“仁政”,后世把孔子和孟子合称为“孔孟”。孟子认为人民潜藏的巨大力量是不可轻视的,他在当时提出“民贵君轻”的治国思想,主张减轻赋税,实行“仁政”,反对战国时期统治阶级之间的不义战争,说“杀人盈城”是残忍的行为。这种思想在当时也许并不为各国诸侯所接受和认可,然而它的现实意义在今天看来,则极具“和平主义”的强烈色彩,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也在于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以和为贵,以福为高”的“平和修为”。 孟子死后,他的学生将他的言论编成《孟子》一书。但孟子所宣扬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更加的深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分析,他的教育思想是极其片面的,因为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他们在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作用都是同样重要的,缺一不可。“劳动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却人为的划分等级,强行分出三六九等,形成一种全民“轻体力、重脑力”的不平衡现象,这本身就是几千年来封建传统文化的畸形发展在作祟。这与当前最为火暴的“高考热”、“考研热”、“考公务员热”可以说是不无关系。综观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变迁与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就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的思想核心与理论基石。当然,任何一种历史文明的传承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一帆风顺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亦是如此。在几千年的发展变迁中,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时间的历练,早已饱经风雨从一棵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并经过四季的更替而日益强壮。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坚信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定会继往开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