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5 12:06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7:29
症状:溃疡病是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病害在幼苗期即可发生,引起部分叶片萎蔫和茎部溃疡,严重时幼苗枯死。起初下部叶片凋萎下垂,叶片卷缩,似缺水状,植株一侧或部分小叶出现萎蔫,而其余部分生长正常。在病叶叶柄基部下方茎秆上出现褐色条纹,后期条纹开裂形成溃疡斑。纵剖病茎可见木质部有黄褐色或红褐色线条,致使木质部易与髓部脱离,后髓部呈黄褐色,粉状干腐,髓部中空,多雨季节有菌脓从茎伤口流出,污染茎部。花及果柄染病也形成溃疡斑,果实上病斑圆形,外圈白色,中心褐色,粗糙,似鸟眼状,称鸟眼斑,是此病特有的症状,是识别本病的依据。
防治方法:①加强检疫,严防病区的种子、种苗或病果传播病害。②种子用55℃热水浸种25分钟,或新鲜种子用0.8%的醋酸、干种子用0.6%醋酸浸种24小时,处理时温度保持21℃左右,种子浸透后,立即使种子干燥,避免产生药害。③选用新苗床育苗,如用旧苗床,需每平方米苗床用40%甲醛30毫升喷洒,盖膜4~5天后揭膜,晾15天后播种。④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⑤加强田间管理,避免雨水未干时整枝打杈,雨后及时排水,及时清除病株并烧毁。⑥发病初期选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琥乙磷铝(DTM)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农用链霉素或新植霉素5000倍液喷雾,对控制病害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7:30
溃疡病是细菌性维管束病害。植株从幼苗到坐果期均可发生萎蔫,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卷缩下垂,似缺水状,往往植株一侧小叶萎蔫,其余生长正常,后期病株茎上出现狭长条斑,病茎增粗,常有气生根长出,髓部变褐腐烂,茎中空,幼果受害后,可引起表皮皱缩、畸形、滞育,青果上病斑圆形,*褐色,外缘白色,似“鸟眼状”。
防治措施(1)加强植物检疫。
严防从病区调运种苗。
(2)种子处理。
种子用55℃温水浸种20分钟。
(3)苗床清毒。
每667平方米用40%*30毫升,加水2~4千克,喷洒消毒,用塑料膜覆盖5天,揭膜15天后再播种。
(4)化学防治。
发现病株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或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30%DT杀菌剂500倍液或70%DTM5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喷雾;也可用1∶1∶200倍式波尔多液喷雾。
(5)栽培防治。
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轮作,彻底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采用嫁接栽培。定植时和初果期清土分别灌根1次。加强田间管理,避免雨水未干时整枝打杈,雨后及时排水,及时清除病株并烧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7:30
(1)喷雾防治。
玉米黏虫在3龄前用20%杀灭菊酯乳油15~45克/亩,对水50千克喷雾,或用5%甲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500~600倍液,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倍液,10%阿维?高氯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1000~1500倍液,21%马拉硫磷?氰戊菊酯乳油1000倍喷雾。
(2)撒施颗粒剂。
3%克百威颗粒剂,亩用量1~2千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7:31
细菌性病害。建议络氨铜等等铜制剂灌根,同时叶面喷雾细菌性农药如中生菌素或者链霉素或者噻唑锌或者春雷霉素等等+叶面肥。此病害以灌根防治为主,蔓部裂口的也可以结合高浓度的农药向里面注射,叶面喷雾防治为辅,得病后作物传导输送水肥能力差,叶片打药混合叶面肥补充能量。最好早早预防,定植当天用络氨铜等等铜制剂灌根预防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