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早期报刊的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1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17:25
从党成立到大*时期,*加强报刊工作建设,并开始形成具有无产阶级报刊特点的工作方式和办报思想。
(一)报刊宣传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报是党的集体宣传鼓动者和组织者。*“一大”通过的第一个决议中,对于出版党的报刊作了原则规定,如应由*或地方*经办,由党员负责编辑,“不能刊载违背党的方针、*和决定的文章”等。“二大”通过的《中国*党加人第三国际决议案》完全承认并照录了*国际关于无产阶级报刊党性原则的要求,如日常的宣传“必须具有真正的*主义的性质”。;党的报刊“必须由确实忠于无产阶级*事业的可靠的*党人来主持”,“应该完全服从党*委员会’;“不得滥用职权”。这些规章强调党报必须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先后成立了“*机关报编辑委员会”。“报纸编辑委员会”,把报刊宣传列人党的议事日程,同时选派忠实党员蔡和森、翟秋白。浑代英等主持党的报刊宣传工作,这就从组织到*思想上保证了*对无产阶级报刊的统一领导。《向导》宣称:“本报是有组织的活动的表征。本报并不像别的报纸一样,只是发空议论。本报所发表的主张,是有数千同志依着进行的。”*在《*周报发刊理由》中提出,办《*周报》“是为了*……为什么要*,为了要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为了实现人民的统治,为了使人民得到经济上的幸福”。李大钊指责当时新闻界的一大旧习,就是专事吹捧‘唱军”、“阔人” 等统治阶级人物的言行举动,毫不关注受压迫的劳苦群众的痛苦。他呼吁进步新闻工作者要把眼光“映注到全社会的生活上”,“以尽指导群众,为国民宣传的责任”。
(二)宣传、组织最广大民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能为自己的利益奋斗,是*报刊的基本宗旨。浑代英在《中国青年》多次阐述这一宗旨并付诸宣传实践。《劳动周刊》在发刊词中宣称:“我们的周刊不是营业的性质,是专门本着劳动组合*部的宗旨为劳动者说话,并鼓吹劳动组合主义的。”
(三)敢于正视现实,真实地报道事实,是*报刊最主要的宣传方式。这和一切反动报刊畏惧真理,歪曲事实,造谣欺骗的手法形成鲜明的对照。早在五四时期,挥代英主编武汉《学生》周刊时,就把求“真”作为对办报人的一项重要要求。他认为,报纸的力量,不在报纸宣传的“故甚其词”,而在“把*”给读者看而已。当人们惊讶于 师国青年》等*报刊宣传效果的显著时,他列举了两大原因:一个是“因为中国今天一般青年在实际生活上需要*”,一个是“因为我们说的是真话”。*在《(*周报)发刊理由》中提出:“我们*敌人的方法,并不多用辩论,只是忠实地报告我们*工作的事实。”“*周报的体裁,十分之九是实际事实之叙述,只有十分之一是对于反*派宣传的辩论。” 在《赤光》对国家主义派机关报《先声》周刊的论战中,邓希贤(小平)有力地揭露《先声》“自造新闻”的伎俩。当论战胜利时,周恩来曾经总结提出,从报刊宣传态度上说,这是《赤光》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论态度,反对《先声》造谣中伤的唯心论态度的胜利。
(四)提倡朴实动人的文风,有的放矢,力避空泛。,浑代英主编《中国青年》时,提出对工农大众的宣传,要学习工农的语言和思想,避免用工农不懂的学生腔。他还说,深挚的意思,要用极浅显的语言来表明,才会得到民众的同情。蔡和森、瞿秋白、*、浑代英、萧楚女、赵世炎等的文风,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科学分析的精神,言之有物,语言精练,代表了五四以来新文风的发展。
(五)忠诚党的事业,立志献身大众利益;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研究、洞悉国内外*时事;深人群众,勇于实践,不畏艰苦牺牲,是*第一代党报工作者的基本品格。《向导》、《新青年》季刊、《中国青年》等的编撰队伍,不同于一般同人办报和文人论政,而是党的集体的战斗队伍,有着明确的党报观念。浑代英在《怎样做一个宣传家》等文章中阐述说,*报刊宣传家,不是一般的学者、文人,首先是一个信念坚定、忠于人民利益的*者。他们对*的主义和理论,要有充分的真正的明了,而且能够真正去实行主义,为民众的利益而奋斗;同时,要善于了解群众。联系群众。*早期的党报工作者,是记者、政论家,但是他们首先是*活动家。他们置身民主*的前列,深人群众,反映实际;意志坚定,观察敏锐;才识宏通,艰苦卓绝,发扬光大了中国先哲们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传统美德。他们是真正为中国民众利益而奋斗的*家与政论家结合的一代报人。李大钊、蔡和森、瞿秋白、挥代英等,则是他们当中的突出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