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05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5 09:43
党的建设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按照党的*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工作必须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求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勇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决破除旧的过时的东西,及时创造新的更好的东西,从而为党的建设的不断创新开辟了道路;明确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强调党的各方面建设,应该体现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体现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上来,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党的建设的重点;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了科学判断,从而为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指明了方向;把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程,要求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斗争,从而使党的建设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5 09:44
*党人对第三产业要重视起来,党的报刊,党的杂志,电脑等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5 09:44
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的高尚品质。
《穷人》主要描写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不管自己家境 贫困毅然收养了已故邻居两个孤儿这件事,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从中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反映沙俄时代渔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宁可自己吃苦,也要互相帮助的高尚品质。
《穷人》是*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文章,主要写桑娜和丈夫在自家十分艰难贫穷的情况下,收养因病去世的邻居西蒙的孩子,反映了旧俄时代人民的悲惨生活和穷人的善良。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至深。
《穷人》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采用了人物的对话,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描写特别细致
《穷人》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课文记述了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反映了穷人淳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用多种方式细腻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既有直接心理描写,又有间接心理描写;既有错觉、幻觉的运用,又有景物描写衬托人物心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5 09:45
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这次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传递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决心和信心。
四个“着眼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
“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专家认为,全会提出的这四个“着眼于”,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部署的“再推进”,是基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瞄准更远大目标的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再出发”,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立足点。
四个“着眼于”言简意赅,为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指明了方向。
四大考验:提醒“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
中国*党已经成立88年、在全国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置身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今天,党的自身建设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
全会强调,“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由此,全会得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的重大判断全会提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按照党章要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得出了“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这样一个重大判断。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判断,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判断,在多重艰巨考验的面前,给我们带来了更大更足的发展信心。
党作为执政党,如果“党不能管党”,那就没有资格管理好国家,并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前进;而如果“管而不严”,也只会使“管”流于形式,使党风渐趋拖沓散漫,使党缺乏战斗力。所以治党必须从严。
怎么体现“从严治党”呢?就是首先要体现在“从严治吏”上。也就是说,对于干部队伍的治理,要比过去更加严格、更加严肃,清除*毒瘤,去掉歪风邪气,力戒涂脂抹粉,整顿虚报浮夸。这是党保持生机活力的必须,从根本上说,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呼声。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党的领导干部如果松垮贪腐,如何要求基层党员干劲十足?一把手如果松垮贪腐,如何要求一般干部干劲十足?现在是我国社会转型的时期,也是社会矛盾比较集中显现的时期。在这样的“非常时期”里,就特别要求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有出众的工作能力、出众的道德人品,才能应对复杂的局面。
比如近年来,我国各地先后出现的不少*件。这些事件固然有深层次的社会矛盾背景,但一些领导特别是一把手工作不力、作风飘浮,致使小事激化成大事,也是重要原因。
事先不能发现苗头或忽视不理,任由坐大;出了事后一没有应对紧急事态的应变之才,二因为平常缺乏威信,故而或是只会采取“高压*”,或是说出的话,群众不睬不信。对类似的领导干部,必须得“从严”问责,这才能让基层干部、让普通群众心服口服。
党要在基层和群众中有威信,就必须抓住从严管理领导干部队伍这个关键。如果失之于宽软包庇,失之于“好人主义”泛滥,失之于问责流于形式,那么“从严治党”就会只是一句空话。对那些作风不好、群众不满,工作不力、不干实事,不敢负责、没有原则的干部,必须坚决撤下来。在这上面的“严”和“更严”,对优秀干部是一种真正的爱护支持,更是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负责。
“从严治吏”,事关党的肌体的健康和人民福祉。“从严治吏”,正风气,鼓干劲,兴事业,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