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谥号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4 12:2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31
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有很多特例,具体说说。
首先谥号中有“文”必须是翰林出身,但是有三个特例一是乾隆朝兆惠,二是左宗棠。兆惠笔帖式出身,但为乾隆二十六年殿试阅卷大臣,有以武为文之意;而左宗棠是乡试搜遗第一之事;三是福康安,不用说大家也知道!而三人人同谥号“文襄”。
其次就是特例,比方说“文成”清代只有一人,就是阿桂,而且是紫光阁图录第一。“文正”非皇帝特旨而不能定,一般为帝师如:朱圭、杜授田、李鸿藻、孙家鼐。还有就是“文襄”,到咸丰后必要皇帝特旨才能定,清代《文宗实录》说“文武大臣或阵亡、或军营积劳病故而武功未成者,均不得拟用襄字”,这样只有特旨才能谥号“文襄”,左宗棠也是因为收复新疆被光绪皇帝特旨谥号“文襄”的。
再次满族人*以谥号“文靖”为殊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32
“文”原则上只赐给入过翰林的大臣,但偶尔也有例外(左宗棠)。
文正:由于朱熹谥号为此,故而在清代为文臣最高荣誉,不允许出现在内阁提出的候选名单中,只能由皇帝圈定,总共只有八人得谥。最著名为曾国藩。
文忠:传统谥号中最佳,在清代仅次于“文正”。李鸿章、荣禄得谥。
文恭:通常赐予恭顺听话的大臣,属于中上档次。
文成:成就大功业可得,相当好的谥号,明王阳明,清阿桂得谥。
文端:通常赐予理学家和为人方正的大臣。
文恪:不是太好。
文襄:开疆拓土的大臣可得,著名的有洪承畴、福康安、左宗棠。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3:32
只有通过科举当官的才能用“文”,只有一品*死后有资格上谥号,文正清朝一共就8人,文忠十几人,文襄要求有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