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4 15:0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4:39
嚣张至极的日军曾动用十万大军企图占领印度,但却遭到惨败,以至于再也无力阻止大规模的进攻。乍一听,这场战役似乎给“三哥”增色不少。可是,真正大败日军的并非印度军队,而是英军和我们的远征军!
说起这个问题,需要指明一点,那就是二战期间的印度为英属殖民地,所以印度的土兵们基本是受英殖民者调度的,而由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使得日本军队所面临的对手,也不仅仅是英军和印度土兵。
当时的日本,一直醉心于所谓的“大东亚共荣”,企图在亚太地区搞霸权。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势必要向东南亚和南亚扩张。由于欧洲战场吃紧,德国方面也希望日军能更多地给英军造成压力,在缅甸、印度一带取得战绩。
在这样的形势下,一度在东南亚猖狂的日军,还真就向英属印度殖民地发起了攻势,而它兵锋所指,就是英帕尔地区。这场战争,这便是历史上的“英帕尔战役”。
这场战争的结局,可以说是大块人心。日军总共投入了大约十万人的兵力,可最后有一大半人丧命,除了死在战场上,还有大部分是因饥饿、瘟疫等原因死亡或失踪。可以说,整个战争中,日军的处境相当悲惨。
那么,原本战斗力颇为强劲的日军,为何会在英帕尔一败涂地呢?
简单来讲,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原因:从整个二战形势来看,日本发动英帕尔战役前夕,已经显现出颓势,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同盟面前,其势必难以获胜。正所谓,强弩之末难穿鲁之素缟。
当时的日军指挥官空有狂热之心,完全忽视了当地的气候和双方势态,竟在无补给、无侧翼配合的情况下贸然进攻,导致日军限于僵局,难以脱身;
英军与我们的远征军利用地理优势,英勇顽强地抗击日军,使得从战争一开始就令日军步履维艰。
另外还需指出的是,在战争期间,美军动用飞机向盟军提供了武器支撑,这使得盟军能够在武器装备上占据优势,加上原本就占据地理优势,更加导致了日军的大溃败。
这场战役自1944年3月8日开始,到当年7月10日日军投降,使得日军损失了约6.5万人。须知,当时日军驻缅总兵力也不过15万,这使得它再也难以发起大规模的主动性进攻。
经过英帕尔战役,日军在东南亚基本上处于被动防御,只能负隅顽抗。也正因如此,有人将这次战役视为日军缅甸一带大溃败的转折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4:39
被打怕了呗!日军攻打印度这场战役称为“英帕尔会战”,单从结局上看,日军可谓损失惨重,这一战,日军十万士兵最后只剩下一半,狼狈逃回。
时间回到1944年1月7日,日本陆军司令部根据指示,开始作战计划,此时的英属印度英帕尔战役即将来临。
01
驻扎在印度东部的第14支英印军队管辖着第4、15和33支军队,1943年10月,威廉·斯利姆受命指挥第十四军。
1944年2月,日本第28集团军以两个师的兵力率先在若开山区发动战术突袭,第15英印集团军调整到位后,很快就粉碎了这次进攻,日本士兵伤亡8000余人。
愤怒的牟田口廉还领导着第15师、第31师和第33师,以及一支由4.5万名印度战俘组成的傀儡军,总计约10万人。
3月8日,他跨过印缅边境的钦敦河,展开第二次行动。
02
东南亚战区盟军司令蒙巴顿得知日军的行动后,立即赶往英印第14集团军司令部,听了斯利姆的报告后,蒙巴顿敏锐地指出,日军不得不依靠丛林和山地运输线在宽阔的钦敦河作战,进攻无法持续。
于是,蒙巴顿决定将部队从钦敦河以西撤到印巴附近,引诱日军从后方撤退,然后轰炸日军运输队,切断其补给,并导致日军自行溃败。
日军从南部和东部分别以第33师和第15师对英帕尔进行了攻击,第31师在印巴北部对科希马进行了进攻,如果日本占领科希马,英帕尔将完全被孤立。
3月9日,由于印度国民军游击队第一师的*扰,日军开始进攻。日军第17英印师直到3月15日才开始撤退,当时日军已经阻止了他们的退路,虽然37旅和49旅最终帮助第17英属印度师撤退到英帕尔,但他们也付出了1200人的伤亡代价。
3月28日,日本军队将第20个英印师赶到英帕尔西南仅10英里处,封锁了印巴南部通道。
日军第15师轻装前进,迅速占领英帕尔东北的乌鲁克,并于4月8日占领英帕尔和科希马之间的秘宣,为了进一步占领英帕尔,牟田口廉还从第53师派出两个步兵旅增援,亲自来到第33师指挥。
03
面对日军两个师的围攻,英印第4军肯定是不行,为了及时增援,他们向美国寻求帮助,美国借给英国和印度军队45架C-47运输机,当运输机载着英国和印度第15集团军第5师抵达印巴时,日军离机场只有9英里。
英帕尔防御区是一个直径20-30英里的碗状区域,周围环绕着山脉和森林。
4月9日,保卫北方的英印第5师在第一波攻击中遭到损伤,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日军集中坦克和重炮继续轰击。
11日,英国和印度军队*撤退,五天后,日军打通谢纳姆隘口。
5月8日,日军曾多次试图占领帕莱高速公路入口处的制高点,但被英印第20师封锁,12日,英国空军对日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英国和印度军队组织敢死队收复了大部分阵地,并再次稳定了前线。
04
5月底以来,该地区进入雨季,地面泥泞不堪,日军补给困难,只能挖野菜、猎野兽充饥。
加上日军之后在科希马战败,补给线又被英国空军和特种部队卡住,日军指挥官佐藤不顾上级的指示,最后率第31师团主力,带着1500名伤病员向乌克鲁撤退。
佐藤撤退后,牟田口廉决定孤注一掷,想要集结第33师和第15师的主力部队,试图从北方攻入英帕尔。
6月10日,日本军队开始行动,雨季开始了,丛林变成了泥潭,日军和英印第20师在丛林中对峙,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战。
疲惫不堪的日军于22日冲出丛林,冲向英帕尔郊外,但迎接他们的是由坦克、机*、迫击炮和带刺铁丝网组成的强大防线。
05
第33师的队长田中信男知道,他的队伍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根本无法挺进英帕尔郊,于是他召集军队,等待上级的决定。
7月2日午夜,经东京总部同意,日本南方司令部派遣部队发出命令,停止一切战争行动,准备撤退。
然而盟军情报部门截获了日军的撤退命令,蒙巴顿立即命令第14英印联军开始全线追击,8月20日,狼狈撤退的日军强行渡过钦敦江,渡口遭到大炮和飞机的轰炸,损失惨重,给日军留下阴影。
后来西方史学家和日本军史学家都将英帕尔战役称作是日本损失最为惨重的陆战战役,日军发动数十万军队,结果什么也没有捞到,还损失大半人数,就连所有武器和坦克都丢在了印度地区,而此时的第15军也已经没有了再次发动大规模战争的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4:40
在我看来是因为日本距离印度较远,并且当时日本的资源有限,物资没有办法源源不断的运往印度,最关键的是日本在战场上早已一败涂地了,所以没办法进行远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4:40
主要是因为日本人根本受不了印度湿热的气候。印度地处南亚气候湿热而且原始丛林众,导致水土不服的日军的非战斗减员很严重。因此日本打一仗就撤出了印度。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8 04:41
因为印度当时是英*的殖民地,军事力量难以和英国抗衡,一仗后更是清楚的看到了差距所在,所以不再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