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22 17:15
我认为“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只是出世入世的两种态度而已,且分人生的不同状态,中国人是现实的,所有的道理都是拿来用的,没有什么绝对的信仰。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这句话出自《史记·伯夷传》,其中引用了司马迁的话:“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学习老子的人会忽视儒家学说,同样,学习儒家的人也会忽视老子的思想。这句话表达了老子和儒家思想之间的差异和互不相容的特点。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强调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而儒家学说则注重人伦道德、社会秩序和仁义礼智等方面的教化,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两者在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和实践方法上存在差异。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追求不同,无法共同合作。它强调了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差异和独立性,认为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各自追求不同的道路,无法在共同目标上达成一致。这也反映了古代思想流派之间的竞争和对立。
这句话并不是对老子和儒家思想的全面评价,而是从一种对立的角度来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历史和学术研究中,老子和儒家思想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价值,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文欣赏:
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于盛德客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老子,隐君子也。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只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
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然韩非知说之难,为说难书甚具,终死于秦,不能自脱。
太史公曰: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韩子引绳墨,切事情, 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伯阳[注]立教,清净无为。道尊东鲁,迹窜西垂。刑名有术,说难极知。悲彼周防,终亡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