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6 06:1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1 04:47
在我国古代经常会有赐死的场景,就是一些和皇帝关系比较好的老铁,或者对江山社稷立过汗马功劳的大臣,皇上觉得他最近越来越嚣张了,甚至有些忘乎所以,忘了皇上才是老大了,于是就会赐死,一般都是三尺白绫或一壶鸩酒,让他们自己了却残生。
至于为什么不跑,首先赐死的太监并不是没带兵的,他不是开局一个人一条狗,毕业时他可以带御林军来,甚至赐死也不一定你自愿,你不愿意还可以强灌对吧,不杀你人家交不了差。
而且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话虽然是套话,但是皇上赐死真的是开恩了,你想啊,能让皇上亲自下令杀死的,那肯定就不是一个刑事案件了,而是涉及到造反或者关乎于皇家尊严和皇上脸面的问题,而且我国古代总是讲究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赐死明显的是留个全尸,如果斩首示众,甚至挂在城墙上几天,那才是真的让人绝望。
再然后,哪怕他能在圣旨下来之前就跑了,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下发各省全面追捕你,就是伍子胥这么聪明的人,过韶关时也是一夜愁白了头才溜出国门的,而如果逃跑被抓回去可能就不会是个全尸了,剥皮、凌迟,我国古代残忍的手段可是多的是。
再然后他的妻儿,跑路的话肯定是一个人跑路比较快,但是如果带上妻儿和金银细软可就慢了,刘备那家伙有次逃跑的时候不就把阿斗直接从车上踹下去了,而且阿斗小时候还差点被摔死,如果不带妻儿,那可能就只能一人苟活了,皇上开恩只杀你一个,是照顾你的家人,给你留个后,如果你跑了,可能面对的就是断子绝孙的夷九族了,这是哪个朝代的人都受不了的。
所以,极权统治下,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1 04:47
在古代,皇帝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人皆是皇帝的臣子,天下女子皆可纳为妇人。皇帝是整个国家的领导者,是国家的灵魂所在。况且古人一向信奉忠君爱国的思想,甘愿为皇帝肝脑涂地,以挣得一个良臣美将的好声名。古人十分看重声名和情义,甘愿为此献出生命。他们觉得,生命与这些相比,轻若鸿毛,人为了大义而死,比苟且偷生有意义得多。古代人讲究仁义礼信,以君子的作态为标榜,时时勉励自己,不得不说,古人在这方面比现代人要做的出色。
在古人心中,皇帝是领导者,是上级,上级做什么都没有错,自己只要无条件的执行命令就是一个臣子的本分了。电视剧里也老是听人说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忠君爱国的思想已经在古人心中扎根,自己也不会容许自己反抗皇帝的命令,哪怕是赐死,这会违背自己的信仰。
在臣子心中,皇帝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不容违抗,也不能反抗。况且就算逃脱了皇帝的赐死,后半生也会过得颠沛流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你到哪里脚下踩的都是皇帝的领土,见到的都是皇帝的子民,能逃到哪里去?况且违抗君命,是会被所有人反对的事情,因为皇帝是权力的集中,任何人都只能去尽力维护。不止自己唾弃自己,背弃了自己学的仁义礼仪,也被天下人唾弃,那还不如果断赴死。在我看来,占了最主要因素的部分其实就是忠君爱国的思想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