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作文:考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6 22:0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7 21:10

人生有怎样的难题,教育也随之有怎样的难题。教育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当今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要培养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人。“素质全面”的重要内容就是科学素养与文化素质——人文素养的相互交叉、叠加与融合。而我国传统的教育中,尤其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却过于注重逻辑化、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与理论的传授,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缺乏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导致了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被荒废和教育人文意义与价值的失落。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将生物知识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造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已引起教育工作着的关注。这也是我长久以来思索并努力探究进行实践的重要问题。

我们常常为社会上出现*生命的现象而深感不安。为什么有的人会因自我愿望未得到满足或遇到挫折就厌倦生命而自杀?为什么有人因别人妨碍了自己而杀人?为什么*各种动物的行为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人不懂得生命的珍贵,不知道珍爱自己,不知道珍爱别人及其他的生命。现在的大多数独生子女只知道享受上一辈人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却很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不懂得各种生物的生存是大自然赋予的权利。尽管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但传统的生物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过于重视传授生物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的备课、上课都以学生是否掌握书本知识和能否通过各式各样的考试为目标,很少挖掘这些内容之中所包含的人文教育的内容,也很少考虑将生物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健康结合起来,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生物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还要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等。也就是说,新的课程标准对生物学教学的人文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际上,每一章节的内容中都蕴含着大量的人文教育的素材,只要我们从大教育的背景下去分析、领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在生物教学中很好的将生物科学知识的传授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1.生命之珍贵——生物的生殖
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繁殖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例如,被子植物的繁殖通常是要经过开花、传粉(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双受精的过程,然后再逐步发育成果实、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在这个过程中,假如花朵的雌蕊、雄蕊受到伤害,或没有传粉,果实将不能正常发育也就不会形成种子,而一粒饱满的种子是被子植物繁殖后代的基础;又如,鸟类的繁殖,要经过选择巢区、选材筑巢、交配产卵,然后是亲鸟孵卵、育雏的过程,无论那个环节失误后代都难成活。再如,人的生殖,男性每次可以产生几亿个精子,它们在女性的*内争先恐后的通过子宫游向输卵管,在到达输卵管时只剩下数千个了,最后能够与卵细胞结合的只有一粒最健康、最强壮的精子。受精卵再到子宫内发育10个月。可见,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个体。 生命是多么来之不易的,它是多么珍贵!任何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员、都有其生存的权利。我们只有敬畏生命,才能珍爱生命,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是人,生命都应该得到珍惜。

2.生命之衰亡——回归大自然
生命的诞生是喜悦的,生命的衰亡也是必然的。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回避死亡问题的讨论,期望拥有吉利和平安。但频频发生的校园自杀事件和其它各种自毁行为却暴露出许多青少年的生命力极其脆弱,不能珍视生命,也没有真正理解“死亡”的涵义。一些年轻学生在遭受了较大的压力(如学习压力、心理压力以及家长和老师过高的期望值等)时就放弃了生存而选择死亡,这种逃避现实、轻视生命的做法,是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的不负责人,也是不能正视“死亡”的表现。“死亡”,它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范畴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哲学、伦理学和人文学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在生物学教学中从生物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一个诞生、生长、生病、衰老到死亡的过程。比如,秋天的落叶它要经历一个叶柄基部形成离层-随风吹落的过程,春天树木依然生出新叶再现生机;单细胞的动物可以在生长到一定的时候一分为二变为2个新的生命,原来的个体不复存在;人也会生老病死,死后,人的个体也和其他生物一样最终会被分解为无机物重归大自然。这是规律,是生命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一环,没有生何来死,没有死又怎会有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们只有了解死亡,正确认识死亡,才可能积极地看待生命,意识到生命的意义,承载生存的责任,进而创造并统整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3.生命之和谐——生物的适应性
为什么青少年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外,青少年自身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差也是重要的因素。有鉴于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强调生物的适应性,也会使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在这里,特别强调2个适应——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相适应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的相适应。比如,叶片的表皮细胞透明使阳光可以透过,叶肉细胞里含有大量叶绿体适应于进行光合作用;小肠绒毛里含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适应于吸收营养物质。任何一种生物,都不能离开环境而独立生存,而是要与环境发生关系。生物的生存会影响到环境,同理,环境也会影响生物的生存。例如,长期生活在沙漠地区的植物,植株矮小、叶片小甚至为针形,这就减少了水分的散失;生活在草丛中的青蛙体表是草绿色的,而沙土地里的青蛙则呈现黄褐色;肉食性的哺乳动物有锐利的犬齿;等等。可以想象,这种相互适应是多么的和谐、多么奇妙!假如这种和谐受到破坏,生命机体将会出现病症,健康将受到威胁,生命质量将会下降。正是由于生物的适应性,才有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和千姿百态的生命,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海洋到空中、从热带丛林到冰雪覆盖的山坳,无处没有生命的踪迹、无处没有生命的色彩。为此,在生物教学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之学习、了解生物适应性的特点,应用所学知识去关注自然界的和谐、关注生命的和谐与健康;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对生物的适应性学习和了解,结合现实情况思考,为什么有的学生适应能力很强,而有的学生则很难适应新的环境,从而导致学习兴趣缺乏、成绩下降,乃至出现心理障碍。具体说来,生物教学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使学生增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与关心他人,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4.母爱之伟大——孕、产期母亲的变化
母亲,不仅孕育了新生命,也为人类的发展和未来的创造养育了后来者。但是,现实中不赡养年迈的父母、*父母乃至杀父弑母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其原因就在于一些青少年私欲膨胀,以为考虑自己的需求,没有真正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懂父母心,不懂得爱。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何谈爱别人,又何谈爱祖国。毋庸讳言,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对于人的胚胎发育和营养的内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只是把它当作知识学习,为了应付考试,似乎记住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物质交换的结构——胎盘,在母体内发育时间——280天等知识就足够了。其实,如果在讲授这部分知识的同时进行母爱的教育,就可以很好的实现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笔者曾在授课前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调查作业:回家访问自己的父母(以母亲为主,小组讨论列出访谈的问题),访问内容包括母亲在准备怀孕和怀孕早期、中期、后期,以及生产过程、产后各个时期母亲的心理、生理的变化与饮食喜好的变化等等,每人写一篇访谈录或调查报告,并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两周后,学生的作业交上来了:有的写“我的诞生”,有的写“妈妈与我”,有的是“关于母亲孕期的调查报告”。在这些作业中,有的侧重母亲怀孕时的心理变化,描述了母亲每天对腹中胎儿的言语对话和*动作以及满怀希望迎接新生命的过程;有的侧重于查阅母亲怀孕后身体各器官重量增加的数据及对母亲身体变化的描述;有的侧重写母亲生产时痛苦与喜悦交集的复杂心情。统览这些文章,无论侧重点在那里,无不透露出孩子对母亲的崇敬,感叹母亲是多么伟大,以及发自肺腑的心声:我爱我的母亲!

5.生命的意义——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的特征
人是万物之灵,人生来不仅仅是活着,还要使有限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电视上曾有一段采访放羊娃的广告——记者问:你放羊为什么?答:盖楼。问:盖楼干啥呢?答:结婚。问:结婚干嘛呢?答:生娃。问:生娃干嘛呢?答:放羊。这一段广告对白仅仅说明了人的生存的本领。其实,人的这种生存的本领与和动物的生存没有多大的区别。如何让生命更有价值呢?笔者认为,一个人一是要有健康的身体,顽强的生命力。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是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十分迅速的时期,生物教学结合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比如,结合《运动》”的学习,了解运动系统常见疾病及预防,自己制定体育锻炼的计划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结合《消化与吸收》的学习,自己和家人制定膳食计划,设计每天的食谱实质科学、合理;结合《神经调节》的学习,自己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和学习计划,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劳逸结合,等等。二是要有丰富的知识、智慧和能力。一个人,只有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才有可能追求高质量的人生。青春期不仅是一个人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习知识、开启智慧、增强能力和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最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时期。据有关资料显示,每8个中小学生中就有1个心理是亚健康的。为此,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使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种情况下,生物教学就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具体说,生物学教学就可以结合青少年学生青春期生理发育和心理变化的实际情况讲解有关人体的知识,使之认识、了解自我,解开人的生理现象之谜,从而顺利渡过青春期。如,笔者在教学《人的发育》时,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让学生了解人的发育过程及变化、青春期的性发育特点、青春期的生理卫生,记住其中的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做了如下的比较与分析:①在小学四五年级时(约9-10岁)和现在(约12-14岁)比较,你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记忆力、理解力有什么不同(举例说明),为什么?②你的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是在什么时候,你当时的心理是怎样的,怎么处理? ③在从小长大的过程中,心理上有哪些变化,遇到了那些困惑,你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们通过自己分析比较、小组讨论,全班总结这种参与式的学习。每个人都能够正确认识青春期的各种变化,沉着应对青春期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人生的意义。

离开人文教育的科学教育,是一种残缺的科学教育。尤其是随着生物科技的发达,以生命教育为重点的人文教育就愈加重要。华特士(J.Donald Walters)在所著《生命教育》(Ecation for Life)一书中,开宗明义地说:“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生命只是活着的一种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活得好,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元素。” 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学,理应担当起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将生物知识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开展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时每一个学生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视生命。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舞蹈鉴赏》的答案 生活形态的舞蹈的称谓来源于什么 抖音商单任务是什么?抖音任务怎么取消? 抖音全民任务怎么取消?真的能赚钱吗? 巨量星图达人如何孵化?开通后有什么利弊? 彩礼对女生有多重要 50元5g全国流量模组包是什么 u盘文件夹删除怎么恢复 如何恢复u盘文件夹 u盘里的文件夹不小心删除了怎么恢复,5种方法教你轻松找回数据 24岁 男性尿少是怎么回事 大量期末考试叙事作文素材 尿尿很少是怎么回事呀? 50岁每天喝那么多水,尿的却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尿变少了是怎么回事 明天考试。给一些高中议论文素材给我,谢谢。最好标注一下适用话题 以“考试”为话题写个作文 马上去三亚玩了想问几个问题。去南山寺、大小洞天和天涯海角先去那个合适?还有三亚还有什么旅游好玩的地 太阳的后裔歌曲,谢谢 韩剧太阳的后裔主题曲 太阳的后裔主题曲是什么 谁有太阳的后裔里面的所有主题曲 太阳的后裔主题曲叫什么 太阳的后裔主题曲 求太阳的后裔主题曲与插曲,谢谢各位 太阳的后裔主题曲有哪些? 太阳的后裔主题曲是啥 《太阳的后裔》主题曲是什么? 买数码相机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呀? 在卖数码相机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怎么才可以买到好的相机 小便很少怎么办? 尿少怎么回事? 尿少无尿怎么回事 华为畅享8S可不可以放内存卡 写一篇“生活因考试而精彩”的作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9周年校庆总人数 最近老感觉尿不尽,而且尿液量少,尿黄,怎么回事 我 这两天感觉尿少了,是怎么回事 华为畅想8s支持OTG功能吗 尿少了是为什么? 总觉得口渴,喝水很多,但是尿很少,是不是生病了? 如何提高客户满意度怎么写 问:小腹最近经常夜里睡醒感觉胀鼓鼓的,想尿却尿液却很少,为什么? 为什么突然之间变得喝水多,尿却少了 华为畅享8s什么时候上市 华为会不会出畅享8S? 微信设置繁体字后找不到通用 你好,请问我的微信怎么没有通用这个功能啊?我的也是新版本 百度说微信占内存第一招在设置里找不到通用 我的微信电脑版通用没置里怎么没有黙i认浏览器里打开这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