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3: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9 01:17
赞
观音大士,悉号圆通,十二大愿誓弘深,
苦海渡迷津,救苦寻声,无刹不现身。
南无施无畏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偈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时洒,手内杨柳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
行慈运悲: 大乘佛教极为强调悲心,视悲心为佛法的根本。《佛说法集经》中观世音菩萨说:“菩萨若行大悲,一切诸佛法如在掌中。”因为大乘的发菩提心,广度众生,就是“菩提所缘,缘苦众生”的悲心发动。悲心人皆有之,而没有菩萨的广大,但能通过不断修学发挥悲心,成为无穷的深广。没有悲心所修的功德是人天果报或小乘功德。若具有悲心,一切修行都是成就果德的因缘。所以经中总是说“大悲为上首”。[47]一切清净功德都以大悲为领导。扩大同情而成为菩萨的平等悲心,凡夫似乎不易做到。若能以缘起正观,观察人与人间的关系,则不难发现到自身与众生的关切,而能体察一切众生的苦痛。这是大乘佛教极为重要的价值观,也是诸大宗派的共识。词条图册
精彩图册(4张)
海天佛国 普陀山(26张)
宋千手观音图 ...(27张)
宋 千手观音立...(60张)
词条图片(10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