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5 03: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16:18
您好!
「物不自腐,虫无以生」更常见的用法是:「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该句出宋代苏轼所著《范增论》中的「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
但其实,此句话的意思则远远超出《荀子·劝学》「肉腐出虫,鱼枯生蠹」的论断。
按字面意思,荀子之论是说鱼腐肉败,就会生蛆虫,苏轼广其意,推论凡物必先朽腐,尔后方有蠹虫滋生。语中「物腐—虫生」的物象关联不仅揭示了「物类之起,必有所始」的因果之链,而且还隐含了许多深刻的哲理。
物先腐而后虫生,意味着事物的毁灭往往酿生于自身,物自败,尔后生机失,物不腐,虫何生?事物兴衰存亡,内因是决定性因素。
有鉴于此,古代先哲特别强调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强调修身在于“养心”,在于以“天理”“良知”来规训、指引人的*,在于日常生活中真正正心诚意的“为仁由己”,并由此来充溢人的固有“四端”之心,达致纯乎良知之域、道德完善之境,使*本坚固,身润而神强,从而防止、杜绝“邪秽在身”的朽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