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中,是不是上联的每一个字,下联都不可以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4 23:35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7:00
楹联中,是不是上联的每一个字,下联都不可以用? 对联中相对的字一定不可以相同吗?可以的 ,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这对联的“之”字就是上下联都有的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7:00
对联中相对的字一定不可以相同吗?
可以的 ,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
桃花流水之曲;
绿荫芳草之间。这对联的“之”字就是上下联都有的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5 17:01
一般来说,上下联忌讳重复用字,特别是同位置上重复用字,之乎者也等虚词除外。
楹联中,是不是上联的每一个字,下联都不可以用?
可以的 ,对联中应尽量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个字在上下联同一个位置相对。:所谓异位重字,就是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不过,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允许的,如:杭州西湖葛岭联: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这对联的“之”字就是上下联都有的字。
对联平仄上下联规则
1、对联,又称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的基本格律规则如下: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2、上联和下联的词性(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一致。上联的末一字...
对联的规则或要求?
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内容上也要求一致,亦即是要上下联能“联”起来,两句不相关联的句子随便组合在一起不能成为对联。对联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对仗、平仄亦要求严格,本书将根据对联的规范,讲述与解析创作方法,供学撰联者参考。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
楹联知识(一)对联格律的六要素和六个禁忌
从全联来看,原则上,只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论多少字数均可。如上下联各四个字,则称四言联,上下联各五个字,则称五言联,等等。但在实践中,对联多为四字以上,因汉字一般需要四字以上才能组成句子。而限于对联特殊的形式要求,亦难有上千字的长联。在要求全联字数相等的同时,还要求各分句字数相等。换言之,如果上...
对联一般几个字,是上下联的,有字限吗???
对联没有字数上的限制,主要的是要对仗工整,反映了文才和智慧。短的甚至是一个字,比如上联:死,下联:生(注:“生”字倒着写)意为:宁可站着死,也不倒着生。但上下联都只有一字,视为世界上最短的对联。甚至有上下联才一个字的:上联(下联):死 全联意义为:有死;无生 评语是:写...
对联有什么要求
律诗对仗限于上下两句之间,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允许重复。骈文对仗扩大到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允许同位虚字相重。楹联对仗的严格要求不亚于律诗,现代楹联不允许上下联同位字相重。楹联对仗与律诗对仗、骈文对仗的最大区别是自对形式的发展,把句中自对发展到同边自对。 1、同类词相对: 曹雪芹《红楼梦》对联 假...
对联的上联和下联怎样区分
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
对联的基本规则是什么?
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 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不过在实用对联中,采用宽对较多,而狭...
对联那个是上联那个是下联怎么区分
春联的上联和下联区别如下:1、用平仄的方法来区分上下联:《联律通则》要求: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也就是最后一个字为仄声(声调是上声、去声)的是上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声调是阴平、阳平)的是下联。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庆”是仄声,“春”是平声。2、按因果关系分。
怎样用拼音区别对联的上下联?
不过,既然是民族的文化,我们不能宏扬,也不能离谱。 对联是从右至左书写的 贴在右边的一联为上联,以仄声字结尾。也就是说最后一个字为第三、四声的,是上联。 左边一联为下联,以平声结尾。也就是说最后一个字为第一、二声的,是下联 古时候的书写方式是从右至左,竖写;如果写横幅,则是从右至左,横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