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四大支柱产业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13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9:55
未来十年,中国以传统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格局将被打破。
金融危机过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视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四个又被升级为未来中国的支柱产业。10月18日,《*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称《决定》)发布。《决定》称,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目前,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包括汽车、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将具有知识密集型、低能耗、污染小的新兴产业列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中国尚属首次。
支柱产业内涵发生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重大,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一定比传统支柱产业大。其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起到重要作用,使得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是不是支柱产业,首先看有没有社会需要,支柱产业社会需求比较大。第二看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如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组织研究室主任张其仔近日说。
“但中国正在进行增长方式的转变,这就需要支柱产业还要符合新的特点:一是促进就业;二是利于推进整体产业升级,并产生很大的技术溢出效应;三是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据张其仔分析,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就是要找到这样一种产业——既满足促进经济增长的标准,又满足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标准。
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新兴产业纳入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愿景,未来中国经济格局也将产生微妙变化。这是否将对传统支柱产业形成冲击,成为不少人的疑问。
张其仔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重大,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一定比传统支柱产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起来后,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起到重要作用,使得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从拉动经济增长角度看,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很难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从发展方式转变的角度看,未来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还是可能的。”张其仔说。
新兴产业摸底已经启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不一致,有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边界并不十分清晰。”
虽已被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究竟是什么,包括哪些具体行业,产业规模到底有多大?这些基础性工作,似乎才刚刚开始。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不一致,有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边界并不十分清晰。因此,国家统计局之前的相关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情况。”国家*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高技术产业研究室主任王军说。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国行业分为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913个小类。早报记者查询国家统计局网站上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并没有找到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完全对应的行业类别。
以生物产业为例,《决定》给出的“定义”是,“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这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分散在了医药制造业、农业等几个大类之下。
据王军介绍,其所在的研究机构已经为此启动了生物产业的统计工作,摸清产业规模。目前,他们已经建立了总的生物企业数据库,通过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来推测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
除对整个行业发展情况的摸底外,需要厘清的还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发展重点的问题。21日,国家*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决定》时说:“一些地方基于当地的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和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将石化深加工、绿色食品、林产业、海洋产业、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事实上,在此之前,更大范围的调查与摸底已经展开。今年2月,“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部际协调小组”成立,由国家*主任张平任组长。据王军介绍,自此开始,一场由国家*牵头、全国范围内从企业到地方的大调研继而展开;也正是在调研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决定》。
生物产业规划明年报送
节能环保、生物等产业规划由国家*牵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规划由工信部牵头制定。这些专项规划都要和“十二五”规划相衔接。
早报记者了解到,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研究已经渐次展开。其中,部分规划或将在年底前推出,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预计明年上半年报送*。
王军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目前我们配合国家*高技术司的工作,正在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划,这是一个总体规划,还有各个产业的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并不一定都是国家*高技术司做,而是由行业所分属的不同部门负责。”
早报记者还获悉,节能环保、生物等产业规划由国家*牵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规划则由工信部牵头制定。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三轮征求意见程序已全部结束,有望于今年年底前推出。
王军表示,这些专项规划都要和“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她介绍说,目前,总体规划的初稿已经完成,部分内容已在各部门间进行了讨论。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刚刚开始,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报送*。对于为何规划不能赶在“十二五”之前发布,王军解释说,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在2007年4月发布的,并不在一个五年规划期的开端。因此,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也并不会完全契合“十二五”的五年跨度。
仍然面临*机制障碍
*、机制上的牵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所体现。“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有关规划、*没有形成合力。”
虽然有了*利好支撑,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仍面临*和机制的障碍。
王军说:“研究院做的技术成果变成产业、转化成产品,中间存在着一定制约。很多领域,技术上是比较领先的,但技术成熟后往产业方面做,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这一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对于新药审批和生物制药进入医保目录进展缓慢的问题,王军认为,创新药和进入医保目录的药要考虑安全性,这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这对新药创制的积极性造成很大影响,目前仍未形成一个特别顺畅的渠道。
*、机制上的牵制,在另外几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体现。
中国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员会委员侯自强表示,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中大力推动的三网融合为例,阻碍三网融合的技术问题已不存在,但三网融合始终只停留在部分地区、项目,而未能取得重大实质性进展,“根本原因是市场准入产生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侯自强认为,“三网融合使整个业务链、产业链发生变化,表面上是电信和广电之间的矛盾,更多的还是广电内部利益的重新分配。三网融合的基础是互联网,互联网接入成为主要问题。因为国家将互联网ISP的执照颁发权给了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而广电则掌握网络视频和IPTV及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的牌照。双方各以手中的权力掣肘,成为推进三网融合的主要障碍”,“这是其他国家普遍遇到的问题,但中国更复杂。牵扯到利益的重新分配、*的问题。”
国家*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决定》时也表示,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制没有形成,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仍然突出。技术创新成果转移机制亟待建立,创新成果产业化中介机构缺失。部分领域管理*改革滞后,如节能环保和“三网融合”相关行政管理*、生物医药产业的新药审批程序、通用航空发展的空域管理规定、卫星应用的军民结合机制等,现行管理办法制约相关行业发展。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决策机制,有关规划、*没有形成合力。
*不能有技术偏好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应该是大的方向性的,不能存在技术偏好,不能破坏市场对技术选择的机制。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现状,国家*有关负责人在解读《决定》时说,“一些领域在规模上虽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组装加工能力强,技术集成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其中,“新兴信息产业虽然在系统设备研发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集成电路、光电、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基础性技术还有待突破;生物医药产业尽管快速发展,但缺乏创新药物和工程化技术与装备;基因工程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工业化的转基因技术不掌握,开发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速度慢;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大型装备关键核心部件、控制技术和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
早报记者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统计工作部进一步了解到,中国高端装备国产化的环境不理想,突出表现在——设备招标中歧视国产设备的现象仍屡见不鲜;用户强行要求国产化的主机必须使用其指定的进口零部件和材料;在设备采购中对国产设备过度压价;夸大宣传国产化过程中的曲折和问题;以高于国际同类产品标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增加国产化难度等。
这是否意味着更多的*扶植,将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一翼?
与此相反,张其仔认为,对传统优势行业,应加大*对关键技术开发的支持,促进产业内升级,防止传统优势行业竞争力下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充分运用市场的机制和办法。原因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的方向、技术变迁的方向相对比较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本质上不确定。如果完全靠*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线,有可能走到错误的技术路线上去。必须要让不同企业的不同技术在市场上竞争,从市场上筛选好的技术。”
与张其仔观点类似,*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冯飞今年8月在“中欧-张江2010第二届中国创新·创业高峰论坛”上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最大的风险在于技术的不确定,而我们目前在掌握核心技术、把握主导技术的发展方向上,能力还十分欠缺。”
张其仔认为,第一,*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应该是大的方向性的,不能存在技术偏好,不能破坏市场对技术选择的机制;第二,鼓励风险投资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不一定是*直接财政补贴,“*只是在早期市场培育时起作用,最终应在一定时段退出。这样的产业才有前途。”
10年后产值或超10.7万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将在2015年超过4.5万亿元,2020年将超过10.7万亿元,复合增长率将达15%~19%。”
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的“蛋糕”到底有多大?有关机构预计,这块“蛋糕”可能在10年后超过10万亿元。
根据《决定》,五年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8%;2020年七大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根据这一发展目标,华泰联合证券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产值将在2015年超过4.5万亿元,2020年将超过10.7万亿元,复合增长率将达15%~19%。
去年11月,国家*副主任解振华曾在第四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上表示,预计到2012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将达2.8万亿元。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生物技术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则显示,2008年,中国广义生物产业的总产值为1.1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中国广义生物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其中包括生物医药4万亿元、生物制造1万亿元、生物农业1000亿元、生物能源3000亿元、生物环保1000亿元等。
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当中,高端装备制造业有其独特之处,横跨了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大领域。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工业、卫星产业、轨道交通装备业、海洋工程装备,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等五大领域。中银国际分析认为,仅航空装备工业方面,预计未来3-5年中国整个航空工业产出4000亿-4800亿元,到2020年后航空工业产出可达1.6万亿元。
但对于诸多对未来市场的乐观估计,张其仔提醒,“十二五”期间,通过传统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很难发生变化。劳动力的素质水平、基础设施、**机制的设计、投融资环境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障碍,“目前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还不够大。一是由于技术不成熟,价格偏高;二是百姓偏好传统产品。”追问我只要4个产业名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9:56
香港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贸易及物流业(2016年该业增加值占GDP的21.7%)、金融业(17.7%)、专业服务及其他生产性服务(12.5%)和旅游业(4.7%)。
香港具有明显优势可进一步发展的六项产业是文化及创意产业、医疗产业、教育产业、创新及科技产业、检测及认证产业,以及环保产业。2016年,这六项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8.9%。
香港经济特点:
1、 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
2、全球服务业主导程度最高的经济体,服务业占GDP 90%以上;
3、外来直接投资存量及投资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9:56
地产,零售,饮食,酒店,旅游,金融,地产排第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9:57
香港五大支柱产业
金融业、旅游业、贸易业、房地产业、航运业
金融业向来是香港经济的重中之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2 19:57
贸易及物流业 - 旅游业 - 金融业- 房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