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敬亭山的来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21:1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0 14:39
敬亭山原名昭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区北郊的水阳江畔,属黄山支脉,山势呈西南—东北走向,大小山峰60座,拥有一峰、净峰、翠云峰三大主峰,最高峰翠云峰海拔324.1米。西晋时为避晋文帝司马昭名讳,改称敬亭山。历代咏颂敬亭山的诗,文,记,画数以千记,因此被誉为“江南诗山”唐代李白一生七次登临敬亭山。李白曾写道: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
前二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孤独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鸟飞云去之后,静悄悄地只剩下诗人和敬亭山了。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这使诗人很动情—世界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作伴吧?“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何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静”是全诗的血脉。这首平淡恬静的诗之所以如此动人,就在于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寂静”的境界,无怪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要夸这首诗是“传‘独坐’之神”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0 14:40
李白*离开首都(当时的首都是长安),心情非常不好,也没有伴,就把敬亭山当作自己的朋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0 14:41
李白曾写过一首诗《独坐敬亭山》,诗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20 14:41
李白曾写过一首诗《独坐敬亭山》,诗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一生游历中国名山秀水,何独钟情于敬亭?且「相看两不厌」,诗人与此山之间感情深厚,"相"与"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此山紧密联系在一起,显露出强烈的蜜意浓情。
敬亭山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安徽宣城,山上有道观,知名度远逊于江西三清山,却也是道家胜地。李白一生七游宣城并不断参访敬亭山,有什么蹊跷?
原来,唐玄宗亲妹妹玉真公主成年后,自愿出家为女道士(不要以为公主出家后便“缁衣顿改昔年妆”从此过着“枯井空潭”一样的寂寞日子)。相反,公主出家比出嫁更风光,玉真公主的道观与豪宅有好几处,她过着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受到朝廷封赏供她挥霍。玉真公主的感情生活也不岑寂,唐代社会开放,玉真公主不乏“意中人”,他们都是诗坛“大款”,如王维、高适等,李白也是其中要角。
李白好「道」,是受过洗礼的真正「道士」,与玉真公主在信仰、兴趣上相同,之间情缘更甚于他人。李白初见玉真公主便写了一首诗《玉真仙人诗》“玉真之仙人,时往太华峰。清晨鸣天鼓,飙欻腾双龙。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把玉真公主写得像“九天玄女”一般浪漫。
天宝年间,玉真公主推荐,玄宗宣召李白入宫封他为翰林学士。后来玄宗又将李白“赐金放还”推出宫门。玉真公主为此非常愤慨,与玄宗闹翻,在一气之下便离开京城远去宣城敬亭山修道,死后葬在此山。
李白有诗道:“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五落洞庭叶,三江游未还。相思不可见,叹息损朱颜。”其中相思之情可想而知;情缘之深显而易见。李白还有一篇骈体文《秋于敬亭送从侄端游庐山序》,可见李白与敬亭山真是有深厚的不解之缘。李白之意不在山,而在乎公主也。
参考资料:http://blog.e23.cn/user1/111/archives/2008/34867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