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17:1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15:44
这是由于在不同地区,受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温度影响,水滴在空中形成的状态受在空中掉落过程的温度影响,所以同样的云层形成不一样的变化。
云层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在高空中由于气温较低,空中悬浮的微粒吸收云中的水分会形成极小的水珠或冰晶,它们继续吸收云中的水分,渐渐形成较大的水珠。不断吸收云中的水分,水珠不断增大,直至其重量超过空气能提供的悬浮力时,这些水珠便降落到大地形成了雨。如果气温很低,把云中析出的水分冻结成小冰晶,小冰晶吸收水分,不断扩大,形成六角形的较大冰晶,当六角形晶体大到超出空气的浮力时,便降落成雪。
强对流天气时,积雨云中的小水珠逐渐增大其重量,当其超出空气的悬浮能力后就开始降落。可是这些本该降落到大地的小雨滴,在降落过程中遇到上升气流,使小雨滴重新回升到云层的上部,并经常发生反复升降,在这个过程中雨滴不断吸收云中水分,越变越大,最后上升气流再也托不住它了,于是降落到地面形成了特大的雨点,这便成暴雨。高空的气温很低,如果在0℃以下,小水滴就会结成小冰晶,冰晶继续吸附水分,体积渐渐增大而降落。降落过程中遇到上升气流,小冰晶又被送上了0℃以下的高空云层,于是在那里小冰晶继续吸水增大,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再次降落,接着又随上升气流上升,多次反复后冰晶变成了较大冰块。
通常,在发展厚实的积雨云中都可能产生相对较大的冰粒。但不一定能够降落到地面上成为冰雹,只有那些冰粒在高空云层中随气流反复升降,不断增长到足够大的颗粒时,才会从空中降落成雹。
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这些水汽又随着风运动到别的地方,当它们遇到冷空气,形成降水又重新回到地球表面。这种降水分为两种:一种是液态降水,这就是下雨;另一种是固态降水,这就是下雪或下冰雹等。地球上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水分散发到大气中去。这些水分以水正蒸汽的形式存在于高空中。高空的温度很低,这些水蒸气就会放热液化变成细小的水滴。很小的水滴聚集到一起之后,就会下落,形成我们所谓的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15:44
我觉得下雨下雪下冰雹,只是因为在空中所形的状态不同,这也和温度是有一定关系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15:45
因为云的相对湿度可能不一样,而且气压也不同,所以天气状况不一样。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6 15:45
那是因为大气层的温度不一样。如果一个地区温度在极低的情况下,云层中的水分就会变成冰雹或者是雪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