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16: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10:50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阶段,它处于从幼稚到成熟的过渡阶段,其间的身心发展对今后的人生道路将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在青少年时期进一步认识自身,了解他人,适应社会,是青少年朋友较为关注的话题,因此学习身心发展的基本理论是十分有益的。
一、发展的基本理论
1.身心发展的规律
在心理学上,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加,其行为和心理发生变化的过程。其主要规律有以下几点:
(1)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先天因素主要指遗传因素,后天因素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应该说,两者对发展的影响贯穿了人的一生,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个体在出生之前,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个体处于幼年时期,在身体发展方面,先天因素的影响比后天因素大,在心理方面,后天因素的影响比先天因素大。个体成熟后,无论在身体,还是在心理方面,后天因素起着主导作用。
(2)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身心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后发展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前一发展是后一发展的基础,后一发展是前一发展的持续。例如,身体发展上,婴儿是先能坐,次能站,再能走。在心理上,人也是先有自我意识,再能发展个性。连续性的含义还指后一发展并不取消前一发展,而是包含其中。如儿童先会坐,后会站,但能站立并不意味坐会消亡。
个体的发展还具有阶段性特征,各阶段身心的发展,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还有质的改变。身心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期间,身心发展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而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便引起身心质的变化。不同的质变构成不同的发展阶段。青年道德观念的发展就是这样,由于自我意识的形成,随着对社会行为准则认识的积累,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
人一生的身心发展,包含着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它们和发展的连续性是一个共同的整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3)发展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①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一般来说人在1周岁前和青春期身心发展的速度较快,其他阶段则相对平稳;②不同的心理过程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如人的语言发展速度较快,个性形成需要的时间则相对长些;③不同的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和最终水平不同。
2.埃里克森的发展观点
发展是多方面的,单就心理发展而言,有语言发展、情绪发展、思维发展、道德发展、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发展理论也是学派林立。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这里介绍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理论具有两个特点:①任何一个阶段的心理发展是否顺利,都与前面阶段的发展有关,前阶段发展顺利,将为后阶段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②每一阶段发展过程都有特殊的矛盾和核心问题,即“危机与转机”矛盾未解决之前,心理危机将一直存在,直到矛盾解决,危机变为转机,因而继续发展。
埃里克森将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
(1)1岁。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的阶段。心理危机表现为“对人信任对对人不信任”。基本信任是指人的需要与外界对他需要的满足保持一致。这时,婴儿如果得不到周围的人特别是其父母的关心与照顾,就会对外界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以致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2)2~3岁。这是获得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自信心而避免产生怀疑感、羞耻感的阶段。心理危机表现为“自控、信心对怀疑、羞愧”。儿童这时开始有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如想要吃饭、走路、自己拿玩具。这时,父母如果能允许他们独立自主地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能培养他们活泼好动的性格。否则,其心理发展便会受到抑制,产生怀疑感与羞愧感,如尿湿裤子、不能完成某些想干而干不成的事而遭父母及其他人训斥,将会使其在以后发展中难以克服自我怀疑、行动缩手缩脚的困难。
(3)3~6岁。这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心理危机表现为“主动、自发对被动、内疚”。这时,儿童的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已有一定的发展,能参加较简单的游戏,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心,*对他们如果多加引导和培养,引导他们参与一些活动,耐心解释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儿童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发展,能够自发地参加小集体的活动。反之,则使其受到挫折,产生内疚感,如果大人认为他们的好奇心与所提出的问题不值一提,因而加以嘲笑和指责,将影响个体在下一阶段的发展。
(4)6岁至青春期。这是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阶段。心理危机表现为“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这时,人的智力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有了相当的发展,思考问题常有一定的深度,活动也扩展到家庭之外,对他们产生影响的已不只是父母,邻居、同伴、教师对他们的影响相对要大些。由于个体此时已具备了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他们对外界的兴趣越来越浓,对工具、技术的兴趣常常使他们废寝忘食。这时,他们如果得到*的支持、帮助,会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向多种领域进取。反之,则使他们觉得自己*力、不能成功,因而自我贬低,产生较强的自卑感。
(5)青年期。这是增强自我意识而避免行动无目的的阶段。心理危机表现为“自我认识对角色混乱”。这时,人已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也可以说,社会上的人已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仿佛登上了社会舞台,他们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中,他们认识着自己,同时,他们对人的认识也较为全面。这一阶段如果自我观念不明确,生活缺乏目标,时常对周围的人和事物感到困惑迷茫,则严重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6)成年期。这是建立家庭生活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时期。心理危机表现为“友爱亲密对孤独离群”。个体这时如能参与社会活动及人际交往,获得友谊和爱情,与他人同甘共苦、互相关心,便获得友爱亲密感,获得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发展的基础。反之,不能与他人分享快乐与痛苦,无法与人亲密相处,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境地。
(7)中年期。这是成家立业的阶段。心理危机表现为“充满创造对自我专注”。具体说也就是解决“成家”与“立业”的矛盾。个体此时面临两个发展方向:①除关心自己家庭外还注重事业的发展,关心社会上的其他人;②只关心自己家庭成员,为了自己及家庭的利益,甚至不惜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
(8)老年期。这是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阶段。心理危机表现为“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这时,人开始回首往事,觉得一生很有价值,便产生完美感,无怨无悔,安享晚年。反之,如认为自己走错了人生之路,失误、错误太多,则感到绝望,有时甚至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从而整日精神萎靡,浑浑度日。
以上8个人生发展阶段是埃里克森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多年从事心理治疗观察总结出来的。其理论于1950年提出后,便一直受到心理学家们的关注,成为研究身心发展的重要理论。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自身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产物,同时,自我意识的加强也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1.自我意识主要包括3个方面
(1)物质的自我,指个体自己躯体的意识。婴儿不能把自己的躯体与外部世界分开,在他们看来,自己的手、脚与玩具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可以说婴儿尚无自我意识。
(2)社会的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外部行为及人际关系的意识。个体生活在社会之中,需要他人的关注与认识,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期望,在不同的关系中,自己有不同的表现。
(3)精神的自我,指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个体根据情境,自觉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及外部行为。
2.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对自己及对自己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主要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3个方面。
(1)自我观察。
人是观察的主体,也是观察的对象,不但有对自身行为及外部特征的观察,而且人还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作为观察对象。
(2)自我分析。
通过分析自己的外部行为、内心世界来认识自己。这种分析常使人以社会比较、自我暴露、自我解剖等方式形成对自己的印象。
(3)自我评价。
在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个体对自身及外部世界关系的判断。一般来说个体自我评价的方式有:①以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为参照来评价自己;②以自我分析的印象为根据来评价自己;③通过和自己地位、条件类似的人相比较来评价自己;④以自己理想的评价为参照来评价自己。自我评价往往很难做到准确全面,容易过高或过低,容易使人产生自高自大或自卑失望的心理。
3.自我行动
自我行动是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其意义在于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自我行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为使自己对自己满意,人们一般希望给别人一个好印象,因而自己常选择适当的言辞、表情和动作来表现自我。
和心理的其他方面一样,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是由低水平向高水平逐渐发展的。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的确定时期,其主题和目标是确立自我统合感,避免自我角色混乱。
自我统合感也就是自我一致的心理感受。具体地说,就是青少年通过不同途径,进一步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产生一种内在的连续之感;进一步认识自己与他人的相同和差异,认识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在社会中的关系。
由于青少年对外界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的发展,他们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自我”:①我现在想要什么?②希望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③父母对我的期望是什么?④我与他人在身体方面有何区别?⑤别人对我的看法如何?⑥我现在要解决什么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及其结论,便成为青少年自我意识的主题。换言之,其结论也就是个体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回答了“我是谁”、“我向何处去”的人生问题。
4.自我意识的发展结果
当然,由于个体身体、心理以及环境的影响,加之知识、经验等因素,青少年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会出现不同的历程和结论,从而导致心理和行为不同发展现象的产生。大致会有以下4种情况:
①顺利型。自我意识确立,发展方向明朗。
②有矛盾但仍在探究解决方法。
③矛盾明显存在并陷入无法自解的困境。
④自己无主见,一切听从他人安排。
当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几种状况可以相互转换。
三、智力发展
智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是人从事各种活动时必须具备的普遍的共同的能力。一般包括两个方面:①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在先天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可能表现出来的潜在能力。
1.智商的概念
不同个体智力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来表现,智力测验是能力测验的一种。每种智力测验包含几组测量不同方面能力的题目,题目形式有文字和非文字两种,测验结果所得的分数经过计算、转换可以得到一个智力的数量指示,简称智商。常用的是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
要说明的是心理年龄这一概念。为了测验智力,将题目的难度按年龄分组,例如10岁的学生平均能通过的题目放在一起,13岁的学生平均能通过的题目放在一起。某人通过的题目数,即表明他的心理年龄达到实际该年龄的水平。如果与实足年龄相等,则说明其智力发展平常;如果心理年龄低于实足年龄,则说明其智力不足;如果心理年龄高于实足年龄,则说明他智力超常。
2.智力的概念
智力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推理能力、想象力等。
观察是有目的、有组织的主动的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观察要求全面、准确、深入。观察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培养观察力可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①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良好的习惯包括:细致而不是粗枝大叶,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观察对象,养成作总结和记录的习惯等。
②发展多种感觉器官的功能。要多看、多听、多接触,力求对事物有全面准确的了解。
③力求客观,尽量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避免“先入为主”。
想象力是指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纸、符号,在头脑中再造出与其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头脑中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发展想象力:①要丰富自己的表象和言语。所谓表象是指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它是想象的材料,表象越丰富,想象的空间便越开阔。想象又是通过言语表现出来的,要注意用丰富、准确、清晰、生动的言语来描绘事物。②要有计划地进行想象训练。如对静物作动态的想象,变无声为有声想象;对抽象词作具体形象想象;对物作拟人想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