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感知发展和观察力发展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21:3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7:12
1、感知发展特点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儿童能够摆脱现实的影响,关注假设的命题,可以对假言命题作出逻辑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反映。
进行假设一演绎推理。假设一演绎推理是先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再系统地评价和判断正确答案的推理方式。假设一演绎的方法分为两步,首先提出假设,提出各种可能性;然后进行演绎,寻求可能性中的现实性,寻找正确答案。
2、观察力发展特点
儿童的观察力逐步趋于完善,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独立、有计划、能够有意坚持的心理活动。观察中思维调节的深度和效能明显增加,观察能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观察活动可完全服从观察的目的,能按学习或活动的具体要求进行观察,有意识、有目的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观察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已接近*水平。
扩展资料
教师可以提供实物或实物标本,可以演示实验、组织教学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事物的真面目。教师还可以提供模拟实物形象的感性材料,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等,有目的地提供典型的感性材料。教师讲课离不开语言,可以利用语言的描述唤起对事物的表象。
言语虽然有不受时间、空间*的优点,但它不如实物、图片等鲜明,而且,如果教学中只有言语这一种形式,不免太单调,很难使小学生在一节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如果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言语与呈现实物或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的感知会更精确、全面。
进行直观教学时可以借助多种教学仪器,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运用教学仪器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信息,使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得感性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观察力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感知规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7:12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中学生的脑和精神系统的发育特点
脑电波的研究表明,在13-14岁脑电波持续第2个“飞跃”现象(第一个飞跃现象出现在6岁左右)
(二)中学生认知大致的基本特点
1 中学生认知结构体系基本形成
2 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曾强
3 认知与情感、意志、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三)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特点
观察力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感知的能力
1 目的更明确
2 持久性明显发展
3 精确性提高
4 概括性更强
(四)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记忆是智力的重要内容,是决定学习和工作效率的重要心理条件。
1 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有意记忆有目的,有计划、需要意志努力的知识记。人要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靠有意记忆。
2 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记忆方法
理解记忆是借助思维的力量,运用多种方法,在理解的事物意义货物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小学生以机械记忆为主,中学生的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记忆方法。
3 抽象记忆占优势。这是一种以抽象逻辑思维为基础,它本质上也是一直理解记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6 07:13
初中生认知发展特点
由于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初中生的认知发展呈现出逐渐成熟的趋势,认知活动的结构较小学生更加复杂和个性化。
1 .初中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进人中学之后,随着智力活动自觉性的提高和学科内容的变化,初中生的观察力有了显著提高,具体表现为:
(1)
观察的自觉性增强。初中生观察的自觉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观察任务外,还能自觉地选择观察对象,自觉制定观察计划,自觉采用观察方法,因此,观察的效果较小学生大大提高了。
(2) 观察的持久性增强。初中生已能够进行有意识的观察,不过有时也会出现观察不稳定或以情绪为转移的现象。
(3)
观察的精确性日益提高。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把它和相近的事物区别开来,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属性,同时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主要属性进行全面、深刻的观察,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了解和掌握事物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初中生在观察事物时,不只限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轮廓,而且对事物的细节也有较高的感受性,因此,提高了观察的精确性。
2 .初中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记忆力较小学生有了较大的变化,除记忆量的增长外,还表现为:
(1)
记忆的有意性进一步加强。刚上初中时,学生的无意记忆还比较明显,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颖的、直观的材料记得较好,而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材料,如系统的理论、公式、定理、法则等记忆得较差。在教学的影响下,初中生逐步学会使自己的记忆服从于意识记忆的任务和教材的性质,因而有意识记忆日益占优势。
(2)
意义记忆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年级越高,意义记忆的成分越多,而机械记忆的成分相对减少。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机械记忆还占很大比重,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其意义记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对记忆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找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初中生逐渐能够通过理解来掌握学习内容,并促使他们的意义记忆得以迅速发展。
(3)
抽象记忆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初中生在具体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他们开始能够用抽象公式、定理来理解具体事物,这就使其记忆向理解水平迈出了新的一步。但他们的抽象记忆只是初步的,初中生对具体材料记忆的指标仍然高于对抽象材料记忆的指标。
3 .初中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注意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
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初中生开始能够独立地、专心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使自己的注意集中在必须注意的事物上,不受外界无关因素的影响。
(2) 注意的稳定性不断增长。初中生注意持续的时间一般能保持在 40 分钟左右,并随着年龄增长,注意稳定性水平还会不断提高。
4 .初中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想象力的发展较小学生发生了质的变化,具体表现为:
(1) 有意想象逐渐占主要地位。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记忆表象的积累,初中生想象的有意性和目的性不断提高,有意想象开始代替无意想象处于主导地位。
(2) 想象日趋现实化。初中生想象中的虚构成分逐渐减少,想象的现实性不断发展,并与自己的生活、前途等联系得更为密切。
(3) 创造想象日益发展。初中生再造想象中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开始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能对已有表象做出真正的创造性加工。
5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初中生的思维水平较小学生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1)
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还在从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开始阶段,到了中学,抽象逻辑思维便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这是思维发展上的一个质变,也是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但这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
(2)
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日益增强。初中生由于初步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科学知识,能够理解自然与社会中的一些较复杂的关系和联系,因此开始用批判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常常不满足于教师的讲解或书本中现成的解释,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为此,他们喜欢争论、探讨、追问,不仅能批判地对待别人和书本上的观点,而且开始比较自觉地对待自己的认识和见解。但在初中阶段,这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很不成熟,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他们有时毫无根据地争论,有时固执己见或偏激,这与初中生知识经验还不足,辩证思维发展不够完善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