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的课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9:1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2:18
《岳阳楼记》
1、文言知识掌握
(1)实词
1)一词多义
2)词类活用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做……太守)
②百废具兴(废:无用,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名词,指荒废了的事业)
③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北:向北。南:向南。“北”和“南”在这里是方位名词作状语)
3)通假字
①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托)
(2)虚词
1)夫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夫:指示代词,这,那)
②夫环而攻之(夫:语气词,不译)
③未几,夫齁声起(夫:名词,丈夫,女子的配偶)
2)斯
①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斯:指示代词,这)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斯:指示代词,这)
3)若夫
若夫淫雨霏霏(若夫:连词,用在一段话的长头,引起议论或描述的词语,有“像那”的意思)
4)至若
至若春和景明(至若:连词,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议论或描述。相当于“至于”、“又如”)
5)然则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然则:连词,相当于“既然如此,那么……”)
②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用法同上)
6)微
微斯人,吾谁与归(微:连词,常用来表示一种否定的假设。可译为“假如没有”)
(3)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倒装句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是“与谁”的倒装。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都放在谓语动词前边。译时应调整)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古汉语中,为强调定语,或为使语言更流畅,常将定语后置。“高”和“远”均为后置定语。译时应提到中心词“庙堂”、“江湖”之前)
3)省略句
①(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省略主语“滕子京”。译时应补出)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异”后省略了介词“于”,即“与”,“跟”。译时应补出)
③先(于)天下之忧而忧,后(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后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即“在”。译时应补出)
2、课文分析
(1)文章主旨
作者借描写岳阳楼周围景物,通过对“迁客*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深刻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抱负。文中表现的那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光辉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德,不仅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而且将永世长存,光照后人。
(2)把握主要内容
文章先叙事后写景,进而由景入情,因情而生发出议论。
(3)理解难句意义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这句话的“或”字是一个表示推测的情态副词。“或异二者之为”,意即“也许同上述两种人的行为不同”。因为作者对古仁人的心理,只是曾经探求过、研究过、忖度过,所以用“或异二者之为”来表述探求的结论,显得语气比较委婉,并非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古人。
有人把这句中的“或”字讲成无指代词,意思是“有的人”,指古仁人中有的人。从语法的角度看,也讲得通。但是把“或异二者之为”讲成“有的古人与上述两种人的行为不同”,似乎暗含这样的意思:还有的古人与上述两种人的行为相同。这显然不是作者的原意。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句的主语承上省略,即上句的“古仁人”。以,介词,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字面上看,是说古代仁人不因为外物的原因而欣喜,也不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悲伤。但是令人欣喜的事只有外物吗?令人悲伤的事只有个人境遇吗?显然不是。作者在这里用的是互文见义的修辞方式,前后文义要贯通来理解。“喜”的原因不单是物,还有“己”;“悲”的原因不单是“己”,还有“物”。因此,作者的意思是:古代仁人不会因为风景美好或自己受宠而欣喜,也不会因为自己受辱或风景凄凉而悲伤。
3)微斯人,吾谁与归?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这种人(指古仁人),我同谁一道呢?“微”是否定副词,在本句中含有假设的意味。“斯”,指示代词,相当于“此”。“与”。介词,相当于取代汉语中的介词“跟”“同”。在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如本句中的“谁”)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时,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句子称为“宾语前置句”。“吾谁与归”直译为:“我同谁归到一处呢?”言下之意是:我同这样的人(即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仁人)归到一处,我也是这样的人。
有人把本句的“与”解释为语气词“欤(yú)”,似乎也讲得通。但“与”(或“欤”)做语气词时一般用于句末,用于句中的例子较为少见。既然把这里的“与”作为介词,不论从语义、语法,还是从语气来看都讲得通,为什么非得把它讲成通“欤”呢?
3、写作特色
(1)抓住特点,着力描写。
作者总的抓住洞庭湖辽阔多变的特点和岳阳楼居高临下的地势来写。用“霪雨霏霏”来揭示凄凉的秋景,以“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来写风浪的畏人;以“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薄暮冥冥”来反映天色的晦暗;以“樯倾楫摧”来显示航行的危险;以“虎啸猿啼”来衬托气氛的凄凉。写春光明媚的春景,作者先总括一句:“春和景明。”接着写白天的湖面,天空,湖中景物,岸边花草;写夜晚的皓月,波光,渔歌。作者紧紧地把握住特征性的事物,写了光泽(“上下无光”),颜色(“一碧万顷”“郁郁青青”),动态(“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浮光跃金”),静态(“岸芷汀兰”“静影沉璧”),声音(“渔歌互答”),从洞庭湖湖面的平静,花草的芬芳,月光的皎洁,渔夫的歌声等等,来渲染恬静愉快的气氛。
(2)对比互衬,相得益彰。
作者写秋景和春景,完全不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例如同是写天空和湖面,秋为“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春则“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同是写夜晚,秋为“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春乃“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互答”。这样一对比,秋景更萧然,春景更明媚。
(3)运用骈偶句,整齐优美。
在两段写景的文字中,四字句居多,短小精悍,整齐有力,读起来琅琅上口。这些对偶句,意思相近,结构相同。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意思相近,上下两句结构相同;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意思完全相对,一“浮”一“静”,一“跃”一“沉”,结构却又完全相同。
(4)以景寓情,情景交融。
在这篇文章中,写景是为了抒情。为了要写“悲”,就写“淫雨霏霏,连月不开”的阴林凄凉的秋景;而秋景,正是突出了迁客*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悲凉心情。为了写“喜”,就写“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美好明丽
(八)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领起全篇,第1自然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其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九)第2自然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则使之产生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十)怎样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范仲淹出身贫寒,幼年丧父,但他却能刻苦读书,从小立下大的志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是作者自幼的心语。究其根源,实际上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就讲过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在本文中把这种思想进一步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和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利与艰难,都不能动摇自己的信念。作者的从政生涯始终践行着这一信念。他在仕途上沉浮几十年,多次遭到贬黜,但他澄清吏治、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他用自己的俸禄,在家乡买“义田”千亩,救济贫穷的族人,而自己却贫苦一生。为民请命,忧民之忧,这就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的具体体现。
(十一)在写法上,本文是怎样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几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本文开头先从叙述开始,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及作记的缘由,接着写洞庭湖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景象,然后再写“迁客*人”登楼的一悲一喜的情怀。文章三四两段,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阴一晴两个富有特征的画面,每一个画面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迁客*人”的悲和喜。由此转入最后一段的议论,将文章推向*,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这样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几种方法巧妙自然地结合起来,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惆怅悲沉的抒情,又有精警深刻的议论,使文章内容充实,情感丰富,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3:3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领会全文大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全书的思路。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警句的作用。
3.领会文中骈散结合的句法。
(=)能力训练点首先抓住朗读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注意字音正确,停顿合理,注意语调高低抑扬,把握记诵的思路,以达到顺畅地背诵全文的目的。在反复诵读中,要发挥学生的想像力,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美感。
(三)德育渗透点
深刻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四)美育渗透点
全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结构艺术及古仁人高尚的人格魅力。
二、学法引导
《岳阳楼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古代散文佳作。学习时,学生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录像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对文章表现的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可在教师的启发点拨下完成。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正确理解难词、难句,可以通过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在此基础上组织讨论来完成。语言文字的美感,宜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警句的深刻内涵,宜在教师适当补充背景知识下理解。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应该如何评价,是学习的一个疑点,宜在教师的引导下,联系作者所处的特定社会阶段,进行正确地分析。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录音机、影碟机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工具书自学文章,理解难词、难句,领会文意。2.学生结合听范读,看碟片和自由诵读,一边领略岳阳楼美景,一边感受本文语句错落有致,富于音乐美的特点。
3.教师设计讨论题,在边读边议中领会文章主旨及作品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紧密结合,融为一体的写作特点。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写作动机。2.感受本文语言美的特点。3.理解1、2节文意。 ’(二)整体感知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今江苏吴县)人,是北宋著名*家、文学家。仁宗时,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主张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但这些改革多少触犯了大官僚地主的利益,以致推行不久便告失败,他也被贬官外放。
岳阳楼,在今湖南省岳阳市,是唐代张说(yue4)建的。《岳阳楼记》是范仲淹贬居邓州(今河南邓县一带)时,应好友滕子京的请求写一篇散文。其时,滕子京重修是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悚(曲)篆额(用篆字书写匾额),一时传为“四绝”。<岳阳楼记》先略述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一事,交代作记缘由,然后着力描写“迁客*人”登楼时的两种不同览物之情。(或“喜”或“悲”),由此直接过渡到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表达了不向旧势力妥协的决心,并以此来勉励友人,警策自己。
(三)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放“岳阳楼胜景”录像,激发学生求知*。
2.指导朗读。听录音,要求注意字音、停顿和语调的高低抑扬。
3.教师强调读骈句的一般规律,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本文语句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极富音乐美的特点。 ‘
完成课后练习二。在复习骈句知识之后,强调读骈句的规律。
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名,骈句以外,统称散句。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其余按意义划分节奏。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必须有稍长的停顿。
4.对照注释,运用工具书,理解1、2节文意。着重理解下列语句: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概括两节大意,理解它们在全篇中的作用。
(四)总结、拓晨
本节课,着重体会了本文语言的骈散结合、凝练形象有特点。为加深认识,可以通过完成课后练习四,体会文章遣词用字的妙处。
1.洞庭湖本是无生命之物,用“衔”、“吞”易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并领会到洞庭湖气吞山河的壮阔景象。形成一幅生动的画图。波澜也是无生命之物,用“惊”则易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并领会“春和景明”的平和气氛。
2.说洞庭湖“气象万千”,可联系上文“衔远山……朝晖夕阳”,领会到景物变化无穷之意。
3.“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虚写,宜理解为登楼者在特定氛围中所产生的幻觉。既渲染出环境的恶劣。又烘托人物的悲凉心情,可使学生进一步领会“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的意思。
在理解文中难词难句,体会全文大意的基础上,通过点拨引导,使学生进一步领会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
可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1.文中哪些段落以骈句为主?哪些段落有较多的散句?
2.本文在什么情况下多用骈句?在什么情况下多用散句?
3.纯用骈句的语段和骈散结合的语段在朗读时会产生哪些不同的语言效果?
小结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散句,是相对于骈句而言,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一般地说,一篇文章中仅用几个骈句,算不得“骈散结合”,必须使骈句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可以算得。本文首段全用散句,写岳阳楼“大观”,起结均用散句而中间写景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5:1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领会全文大意,并从写作特点上把握全书的思路。
2.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警句的作用。
3.领会文中骈散结合的句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13 07:02
http://www.eku.cc/yw/34/1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