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05:0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31 22:04
由于大地震的巨大破坏性,使得我们总想在大地震来临之前寻找到蛛丝马迹,于是经过几十年地震预报探索实践,发现了很多地震前兆现象,但这些前兆能否预测地震却是另一个问题。
地震前兆是指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有别于正常变化背景的异常变化,迄今已观测到至少有数十种,大致可分为:(1)地壳形变(包括重力、GPS),(2)地震活动和地震波参数,(3)电磁和卫星遥感,(4)地下水位和化学成分,(5)地声、地光,(6)动物习性。
19世纪90年代IASPEI发起征集、推荐和评选地震前兆活动,给出如下标准:异常必须与地震发生相关,必须重复观测到,定量给出正常值和异常的差别,指出异常与地震的关系并进行统计检验等。经过评估确定五项异常,分别是前震、前兆地震、强余震前的地震平静、地下水的氡含量增高和温度降低和地下水位上升。
同时分析了前兆异常的群体特征:(1)存在持续数月至几年的趋势性异常和震前数小时至十多天的突发性异常;(2)震级越大,前兆异常越多,范围越广,且趋势异常的持续时间越长;(3)震中附近异常数量多、幅度大,并随震中距增大衰减。
二十世纪*十年代,对基于前兆观测应用经验性统计方法进行地震预测比较乐观,但此后发生了一系列破坏性地震,几乎都在毫无预报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在预测的一些地区,地震却迟迟没有发生,地震预报的科学难度要比原先预料的困难得多。
因此,利用前兆异常进行地震预报的成功率较低。基于地表台站观测到的地震前兆只是地下应力、应变的间接反映,而且分布零星,没有统一形成相关物理场的分布,这为前兆异常的解释和地震预报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前兆观测应从单点观测向直接观测地下应力、应变场过渡,地震预报从经验性统计预报向基于地球物理场动态观测的物理预报过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31 23:22
因为动物对自然灾害的感知比较敏感,所以在大地震或者更大的自然灾害来临之前,动物们都会着急忙慌地从家中跑出来,躲到山谷中或跑到平地上以躲避灾害。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01 00:57
地震生物异常现象表示为牛、马、驴、骡 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等。地震预兆:水异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2-08-01 02:48
地下水异常。如井水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水突然变苦或变甜、变色、变浑浊或变清,甚至翻旋、冒泡等。 (3)动物反应异常。如牛、羊、骡马不进圈,家禽不吃食,大猫衔小猫,鱼跃水面,蜜蜂群迁,鸽子惊飞等。 (4)出现地声。在地震发生时,常有由远及近的响声,听起来有如闷雷滚滚而过,或是载重车辆急驶而过,或是千军万马在地下奔腾。如果声调越沉闷,说明地震越大。 (5)出现地光。地震前天空往往有发光现象,称地光,较多是像闪电那样的蓝白色,再就是红色、紫色、白色、橙色、*、绿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