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07: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9 16:07
清代粤绣得到了繁荣发展,此时的粤绣已经成为民间重要的手工业之一。清代,随着粤绣专业化程度的增加,形成行会,广设绣庄、绣坊。乾隆年间,广州成立第一个行会组织——锦绣行,有3000多人,工场、商店约有50家,主要分布在状元坊、新胜街、沙面一带。
与之几乎是同时发展的潮州也有刺绣庄20多家,主要分布在开元寺附近,西门外的天地坛、布梳街等地。
佛山刺绣在清代中期亦已转为商品生产,并形成行,设有行业会馆“锦绣堂”。绣庄主要分布在朝观里及长兴街。特别是晚清时期,广绣的工艺水平和产品销量均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这时是刺绣行业全盛时期,广州设立了洋行,专营刺绣,由洋人设计并绣制样板,征得订货后,向绣庄和绣铺批发。绣庄和绣铺接货后,再向作坊发货。绣工向作坊主领货,负责具体绣制。
清代,粤绣工*多是广州、潮州人,潮州绣工技巧更高,而且男子精于绣功,粤绣的绣工队伍当时人才济济、洋洋可观。
清末,潮州绣品曾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第一次“南洋劝业会”,出人意料的是,大幅潮绣挂屏《苏武牧羊》《丹凤朝阳》《郭子仪拜寿》《狮子头》《海龙王头》《鹌鹑鸟》等众多展出作品都获了奖。
更令人惊讶的是,完成这些参展绣品的24位“绣娘”,竟然清一色全是男性,一时震动全城。不光潮绣,历史上广绣绣工也多为男性,他们有个统一的称谓:“花佬”。
“花佬”早在乾隆年间成立锦绣行时就已经有了,“花佬”不仅有组织,有堂口,有行头,还有专门给年纪大的、没有家室的男绣工养老用的别墅。甚至他们过世后,行里的人还会将他们埋在义地。
当时的粤绣业,门风极严。不仅有“入行者必须为男工”的规定,而且在技术传承上也流传着“传男不传女”以及“同一时间内限收两名学徒,学期至少4年”的行规。而花佬的亲属如老婆、女儿,即使做得再好,也只能算作“从属”。
清代,英国人把服饰拿到广州绣坊加工。从此,广绣明显地吸收了西洋画的艺术风格,成为商品性和实用性强于其他地区的绣种,在对外贸易中迅速发展。
乾隆年间粤绣业已行成为绣市,绣坊、绣庄达上百多家。清雍正、乾隆时期粤绣曾大量行销欧洲和中东各国。在光绪年间,经广州海关出口的粤绣,其价值近50万两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