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07: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9 08:55
自从2016年开始,手机某宝支付平台推出了集五福活动以来,每年的腊月二十日左右,大家都开始热衷于拿起自己的智能手机,对准自家大门或者窗上的福字窗花左扫扫,右扫扫。
每个人心中都期盼着,能够扫到不同的“爱国”,“富强”,“和谐”,“友善”,“敬业”,以便快速集齐福卡,等待着除夕晚上瓜分现金的喜悦。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会被幸运女神所眷顾,总有些人怎么扫也扫不到,可他们内心也想着沾沾福气。于是,就花钱买别人的福来集齐福卡。
然而,古代人可不像我们现代人一样有智能手机可以随意扫福,“福”字的造字初衷也不是为了瓜分“红包”,而有更深刻的内涵。
一.“福”字的历史演变“福”字可以说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约有三千年的历史,早在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见证,虽字型多样,但大致都是如此:
它的左上部分是个“酉”字,是个盛酒的容器,实际上就是个“酒”字的初文,左下部分是两只“手”,表示双手捧着一个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个“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
整个字的意思是,后辈双手捧着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
到了西周时期“福”字发展到了金文阶段,开始出现了不同的形式,首先是该字的左右结构换了个位置,“示”由右移到左,而“畐”由左移到右,同时金文比甲骨文还省去了捧酒的两只“手”。
“福”字一直到春秋时期依然被用作祭祀求得保佑而用。
如《左传·庄公十年》里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是说:小的诚心没有达到诚信动人的地步,那么神是不会保佑他的。
直到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认为:“保全生命、获得长寿、财产富裕、权位高贵,就叫做幸福。”
可以说,到了战国时期“福”字已经被引申出了新的内涵,开始注重个人幸福而不单单是用作祭祀了。
秦代小篆的“福”字形体,基本沿袭了金文的字形结构,只是它的右半部分走向了线条化,变得不像盛酒的酒樽了。
后来我们现在常用的楷体结构与小篆的结构基本一致。在这个“福”字上,寄托了古代老百姓祈求得到田地,以满足温饱需求的愿望。
在“福”字上面最著名的,莫过于清代康熙帝御笔所题写的“天下第一福字”了。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孝庄太后六十大寿将至,不料得了重病,宫廷太医束手无策。
百般无奈之时,康熙查知上古有“承帝事”请福续寿之说,可以向上天为自己的祖母“请福续寿”。
于是亲自为祖母请福,沐浴斋戒三日后,一气呵成倾注了对祖母至孝的“福”字,并加盖了“康熙御笔之宝”印玺,取意“鸿运当头、福星高照,镇天下所有妖邪”。
孝庄太后自得到了这“福”字,百病全无,十五年后,以75岁高龄得以善终。
她特意让工匠将这个福字刻为石碑,成了皇家的宝贝。民间俱称这是康熙“请福续寿”带来的福缘。而且康熙一生很少题字,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说法。所以这个福字被称为“天下第一福”。
现在,这个御笔书写的“福”字碑已经作为了北京著名名胜景区恭王府的“镇园之宝”了,每年为沾其福运的游客可谓是络绎不绝。
二.过年门前要贴“福”字门前贴“福”字的习俗在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传说当年姜子牙封神的时候,把自己的妻子叶氏封为穷神,还告诉她说:“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
从此,家家过年贴“福”字,就是告诉穷神,我这里是有福的地方,你千万不能进来。“福”字,成为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象征。
当然,民间传说具体起源于何时,已经无从考究了。
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
“贴春牌”,就是把大大的“福”字写在红纸上,贴在大门前。
由此可知,贴福字的风俗,至少从南宋已经开始,历史可谓悠久。
三.为何讲求“五福临门”中国人常常说:“五福临门。”意思是希望五种福气都能光顾自家门楣,给家人带来一年的好运气。
所以,人们往往在聊天的过程中总是会提到五福,那么五福最早出现于哪里呢?
五福最早见于五经《尚书·洪范》篇,里面说的五福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不过后来由于避讳等原因,“五福”也有了些改变。
东汉桓谭在《新论·辨惑第十三》中,就把“考终命”更改为“子孙众多”,后来的“五福”也就变成了“长寿、富贵、安乐、好德、子孙众多”。
在现存的许多古代遗留下来的院落中,我们常常在一些雕梁画柱上面见到很多蝙蝠图样,其寓意就象征着五福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