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被人误解的成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00:2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9-03 09:30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鼎力相助;敬词,指对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21:51
不虞之隙、有口难辩、百口莫辩、百辞莫辩、有口难分
一、不虞之隙 [ bù yú zhī xì ]
【解释】:意外的误会。
【出自】: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宝玉 ﹞与 黛玉 同处 贾母 房中……既亲密,便不免有些不虞之隙,求全之毁。这日不知为何,二人言语有些不和起来。”
二、有口难辩 [ yǒu kǒu nán biàn ]
【解释】:虽然有口,却难以分辩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
【出自】: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难辩,倒被他缠住身子,不好动身。”
【译文】:孟夫人有口难辩,倒被他缠住自己儿子,不喜欢动身。
三、百口莫辩 [ bǎi kǒu mò biàn ]
【解释】: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出自】:宋·刘过《建康狱中上吴居父》:“虽有百口而莫辩其辜。”
【译文】:即使有一百口而不辩他的罪。
四、百辞莫辩 [ bǎi cí mò biàn ]
【解释】:用任何话语都无法辩白。
【出自】:鲁迅《准风月谈·后记》:“被责难者处于时势潮流之下,百辞莫辩,辩则反动更为证实。”
五、有口难分 [ yǒu kǒu nán fēn ]
【解释】:分:分辩。有嘴难分辩。形容难分辩清楚。
【出自】: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一折:“直着我有口难分。”
【译文】:直击得我的口难以分辩。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2 21:51
【不虞之隙】:指意外的误会。
【涣尔冰开】:犹言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涣如冰释】:犹言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涣若冰释】:犹言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涣若冰消】:犹言涣然冰释。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焕然冰释】:焕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解除。指像冰遇热消融一般。多比喻疑虑、误会、隔阂等很快消除。
【开云见日】:开:散开。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开云见天】: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同“开云见日”。
【明珠按剑】:一方以夜明珠相投,另一方则用手压住剑柄。比喻一方事前未申明自己的举动出于好意,另一方因误会而反以敌意回报。
【是非口舌】: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杨虎围匡】:杨,通“阳”。指因貌似而产生误会。
【以词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以辞害意】: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云开见日】: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云开日出】:乌云消散,重见天日。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张公吃酒李公醉】:比喻由于误会而代人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