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23: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6:39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世界观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 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会有不同的世界观: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要维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剥削制度,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平等的社会主义、*主义制度。资产阶级世界观所信奉的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哲学;无产阶级世界观所信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作为一个人来说,世界观又总是和他的理想、信念有机联系起来的,世界观总是处于最高层次,对理想和信念起支配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世界观也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个心理面貌,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品质。可以讲,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包括对人的生存和生活意义即人生观的看法,它是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价值观的含义很广,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人生观被认为是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者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 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同时任何世界观的形成和确立都要利用先前遗留下来的现成的思想材料,这样,新世界观和旧世界观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的继承关系。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持的态度和采用的方法最终是由世界观决定的。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方法,错误的世界观则会给人们的实践活动带来方法上的失误。 世界观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逐渐形成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形成的是对于现实世界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形成了关于世界的本质、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等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世界观。一般说来,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并以此来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在阶级社会里,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阶级的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各种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归根到底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不同的世界观会指导人们采取不同的行动,从而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彻底的科学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 自然语言如为对世界知觉的体现,那么民族的文学便能揭露民族对于世界知觉的整体特征。因此民间史诗中的限度和共通性便会成为一个世界观的限度和共通性。史诗常为跨越*和世代障碍的人们所共享着,例如条顿民族和斯堪的纳维亚民族的「尼伯龙根之歌」、南印度民族的「Silappadhikaram」故事、美索不达米亚、苏美人和居住在肥沃月湾民族的「基加美修」史诗,以及阿拉伯民族的「一千零一夜」、非洲民族的「孙迪亚塔」故事。 世界观可以一个稳定(或说大多相同)和整体性的知觉来描述一个存在(existence),并且提供一个生产、维护和应用知识的框架。 班哲明·沃夫的萨丕尔-沃夫假说指出了语言的句法语义结构乃是人们世界观最重要的基础,这透过对于对世界的因果关系知觉的组织化、以及语言对于事物的分类来达成。由于语言的分类乃是世界观与因果关系的表现,它便同样影响能社会知觉,随后造成在语言与知觉两者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