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04:5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3:29
书中描写了一个那样的社会,和在那个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人物的状态,麻木的如那个弗比斯,最底层的如老鼠洞里的那几个隐修女,疯狂的副主教,还有尽全力反抗的最丑陋的卡齐莫多,副主教和卡齐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鲜明对比,同样爱上了美丽的姑娘,同样的遭到了拒绝,他们的爱都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诚挚,可是,一个是占有,一个是奉献,已占有为目的的,当目的无法达到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毁灭,毁灭别人;以奉献为目的的,当无法奉献的时候,想到的也是毁灭,毁灭自己。我想这也就是世界名著的真正魅力所在,他让人看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他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些活动,无论放在什么时候,什么社会,人的共性是始终存在的,对美好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对美好的赞美,人是一个天使和魔鬼的综合体,人和人的经历没有相同的,也就是说,社会本身就不可能让所有人享受到同等的待遇,这种不一样的待遇,让多少人的内心失去了平衡,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阿!林林总总的肮脏的巧取豪夺,充斥着我们的眼睛,振荡着我们心灵,我们该怎么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3:30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始终围绕着三个主要人物展开:波希米亚女郎爱斯美拉达、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和敲钟人卡西莫多。而作者将爱斯美拉达塑造为善与美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对封建教会及王权产生强烈的愤恨。至于那位敲钟人卡西莫多的形象,则与克洛德副主教恰恰相反。他外表丑陋,内心崇高。他爱慕着爱斯美拉达,但这是一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一种无私的、永恒的、高贵朴质的爱,完全不同于副主教那种*的占有欲,也不同于*弗比斯的逢场作戏。这种推向极端的美丑对照,绝对的崇高和*的对立,使小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巴黎圣母院》也是作者雨果小说创作的里程碑,它是作者的第一*篇小说作品。这部小说描写的虽然是15世纪的巴黎生活,贬斥的却是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通篇充满了反封建、反教权和反对社会黑暗压迫的浪漫主义战斗精神。作者在创作这部小说时有意借鉴了司各特历史小说的写法,出色地记录了巴黎城市的壮丽图景和中世纪阴暗生活的风貌,使得作品具有浓厚的历史厚重感。同时,它也具有了浪漫主义小说所应具有的一般要素,如曲折紧张的情节结构,引人人胜的大型时代历史场景以及像浮雕一般的、充满戏剧性意味的人物形象等。此外,作者在这部书中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这使之成为一部气势宏大的艺术杰作。《巴黎圣母院》被多次改编成电影或戏剧等其他不同艺术形式演出,在世界上广泛流传,受到了亿万观众的欢迎。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它的巨大艺术生命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3:30
卡西莫多的外貌其丑无比。“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巴,茅草似的棕色眉毛所堵塞的细小左眼,完全被一个大瘤所遮盖的右眼,那上下两排残缺不全,宛如城堡垛子似的乱入遭的牙齿”,把这一切综合起来看,我觉得他真是一位恐怖的野蛮人,我认为这世上不会有这么残缺的人吧。但人不可貌相。卡西莫多却有着一颗美丽、纯洁、善良的心灵。他喜爱艾丝美拉达,如同守玉般保护她。对艾丝美拉达的种种厌恶,他毫不在乎。我认为这是他最大的弱点,这也是由于社会的制度所造成的。她试图使艾丝美拉达远离一切伤害。但个人的实力是很有限的,最终他还是不能保护好她,也只好选择殉情。而整部小说中最令我感动的还是那位伟大的母亲。当巴特刚生下那个可爱的女儿时,她就对自己说:“女儿就是我的全部。”的确,她全身心地爱她。当吉普赛人将女儿抢走后,她悲痛欲绝,走进巴黎圣母院,当了修女。以后的每一天,她无时无刻不为女儿祈祷。她希望女儿能够平安、幸福。一只孩子的小鞋对她来说就是整个宇宙、整个世界。为了这迷人的鞋,她曾经对着天空恶意地诅咒、深情地申诉、虔诚地祈祷、悲伤地哭泣。15年,这对一位失去儿女的母亲来说,每天都是第一天,哭声仍像第一天那样肝胆俱裂。当官带走她的孩子时,她的目光、她的*,在人类语言的库存中我似乎找不到一两个字来形容来表达。巴格特对女儿的爱,是母爱的真谛,是奋不顾身地想为女儿做一切的情感的涌动。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强烈的“美丑对比”。书中的人物和事件,即使源于现实生活,也被大大夸张和强化了,在作家的浓墨重彩之下,构成了一幅幅绚丽而奇异的画面,形成尖锐的、甚至是难以置信的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