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对十三五规划有什么期盼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1 23:1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20:09
社会各界对“十三五”有哪些新期盼
发布时间:2016-01-06 稿件来源:《群众•大众学堂》 作者:张瑞祥等
“十三五”既牵动着国家层面的战略安排和*部署,也关系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和福祉。大家最关心什么*,最期待什么变化,本刊特别收集和整理了社会各界对“十三五”的愿景,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期盼。
期待把大数据战略运用在司法领域
省司法厅张瑞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我认为,推行大数据战略,首先要养成数据思维和数据文化,而法治思维与数据思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同质性,二者都以事实为依据,强调辩证、理性、系统甚至精确,注重逻辑和推理,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法律、法治对资源的配置和责任的分配都贯穿着计算。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行人过马路等红绿灯,就是在头脑中计算信号灯时间、利用大脑储存的经验数据进行决策和行动的过程,计算不当,便会破坏交通规则。权利与权力、自由和秩序、公正和效率、民主与集中等要素是几对矛盾体,要掌握好这个平衡点,都不可避免会产生数据和计算的问题。现在,我们司法行政系统正按照四中全会要求,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做好这项惠民工程的前提是了解和掌握群众真实的法治需求,包括矛盾纠纷的数量、结构、类型及趋势,社会法律服务需求的数量、重点、类型以及服务的模式和产品,等等。如果运用大数据手段,就能在分析现有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为群众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
从严治党,为发展提供更多“廉”能量
扬州市邗江区委常委、纪委*徐明: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成为新常态,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取得了反*斗争的阶段性胜利。但是,“反腐只是一阵风,避过风头就好了”“纪委管得太严,束缚了干部手脚,对经济发展有阻碍”“多做事的多出错,不如不做事”等等,诸如此类言论确也存在。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全会要求,继续保持严惩*的高压态势,以坚定的信心减存量、遏增量,营造良好*生态。这一要求如同冬日里的艳阳普照,进一步厘清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坚定了我们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执纪问责的信心和决心。
“十三五”的进军号角已经吹响,各级*要旗帜鲜明地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扛起来,态度硬起来,各级纪委监察机关要把“监督责任”担起来,纪律严起来,以决战决胜的坚定态度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这场输不起的斗争,为谱写伟大*的江苏篇章提供更多“廉”能量。
推动人才成为引领“十三五”的引擎
镇江*组织部人才处唐亚辉:学习过五中全会精神后,最大的感觉是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被摆在了一切工作的核心位置。而创新,首先要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罗志军*指出,十三五时期,要以“人才优先发展”之功,收“人才引领发展”之效,要求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力求更大突破。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才工作者,我认为做好“十三五”时期的人才工作,应该抓好四个“两”:两只手,两大件,两方面和两维度。用好“两只手”——*和市场,在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设“两大件”——硬件和软件,既加大载体、平台等硬件投入力度,也通过提供更加优良的服务、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人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抓牢“两方面”——外面和里面,坚持“从外引进”与“在内培育”并举,既强化本地人才培育力度,也优化对外招引人才的*机制,构建人才梯次引进培养体系。坚持“两维度”——宏观和微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突出*组织部门“抓宏观”作用,落实职能部门“抓微观”责任,调动起全社会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共享发展,让每一张笑脸充满阳光
无锡滨湖区委办公室丰中海: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新无锡人,我看到了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萧条,也看到了现代化大城市的繁华。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与民生改善的迫切需求交织,亟需各级*拿出更多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更多的贫困家庭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让更多农家子弟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让社会的公平正义得到更好彰显。我认为“十三五”中提到的共享理念是很好的答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促进就业战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差距,这些都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最佳阐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往民生幸福的道路,也许并不平坦,甚至荆棘丛生,但我相信,一个个战略、一项项行动和规划的扎实推进,一定能在民生改善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让每一张笑脸充满阳光。
实施二孩*需要更多的配套*出台
南京某外企员工张予慈:全面放开“二孩*”是五中全会的重磅*,刚一公布就引发了专家和大众的热议,人口学家说普遍二孩能提高我国的总和生育率,改变人口结构;经济学家讲可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发展;社会学家说可以缓解老龄化态势。学者的论述,我认为都很有道理,但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那么具体到个体,比如我,正在育龄期且已经生育了一个孩子的职业女性来讲,我会生二胎吗?
先说生育和职业发展之间的冲突。生育孩子需要女性在时间和精力上付出很多,用在工作上的时间也就相对较少,和同岗位男性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如果再要一个孩子,意味着我将在更长一段时间内不能专注于工作,不能出差,不能加班,当然上升的可能性也就随之降低。育龄期正是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是再要一个宝宝快乐还是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快乐,我还没有定论。再说生育一个孩子对老人时间的剥夺。在国内目前的养育环境下,生育小孩意味着对老人时间的长期占有。三岁以前,即使家里有保姆,也要有一方父母全天候照看,三岁以后,更是要定时定点接送。老人退休以后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实在不忍心看他们退休以后继续在家里“就业”。所以“二孩*”的实施,我希望有更多配套的*出来,让青年父母们勇敢地、无忧地拥有第二个孩子。
*部门要学会用数据说话
南京市信息中心马晓荣:长期以来,中国人被西方国家称为“差不多”先生,想问题、做决策往往依靠感性、经验和直觉,习惯对事物进行模糊的归纳,严谨、理性、体系化的实证研究不够,特别是缺乏依靠数据和计算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习惯。五中全会提出了大数据战略,我觉得*部门首先要学会用数据说话。
*作为大数据的最大占有者和最大消费者,应当改变传统惯性的思维方式,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工作机制,积极运用大数据进行形势分析、问题研判、精细管理、服务创新,以此带动全社会数据文化的养成。当前,在服务型*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调查问卷、专题调研、业务数据统计等传统方法和互联网等现代手段,对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行行为和内容分析,为群众创造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全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都应当坚持用数据说话,把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贯穿工作全过程,防止拍脑袋随意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