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02: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15:21
在矿体或矿床上部岩石中,常有特定模式的地球化学晕。如果在一个地区能观测到这种晕,则有可能发现隐伏的矿体。
化探方法中能用于圈出找矿远景地段的有原生晕法、水化学、气体测量、地电化学法及壤中吸附相态汞、卤素、导电率、二氧化碳测量等方法。
原生晕法又叫岩石地球化学法,是化探中较早用于找含矿围岩出露地表的隐伏热液矿床的化探方法。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建立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模式或晕在空间的分布模式。其主要内容有两项,第一是矿体头部的晕中的元素组成应与矿体尾部的晕中的元素组成有区别;第二是要尽可能区分晕中元素与矿床形成有成因关系的部分和无成因关系但有空间分布关系的部分。建立模式时,最好用与矿床形成有关的元素,这种在已知区建立的模式才能较好地用于未知区。
作原生晕时,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采样的地点问题。从数据处理的角度考虑,以按一定的网格采样为好,从找矿效果的角度考虑,则以在工作地区的断裂带附近的裂隙带中采样为好。断裂带是矿液运移的通道,深部矿的矿化晕常常沿断裂带向上运移。因此,在这地段采样,极易获得深部矿化的信息。这种采样方法,杨尔煦等人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云南个旧找隐伏锡矿时曾使用过,获得了好的找矿效果。“八五”期间,地矿部物化探研究所将其发展为裂隙地球化学,用于找隐伏矿床。
水化学测量主要是分析井水及泉水,由于地下水的循环,能将溶于水中的深部矿化中的金属元素化合物带到近地表的地下水(例如井水、泉水,及基岩中的裂隙水)中。例如金是一种很不活泼的元素,在自然界常以自然金产出。然而,事实已证明,金的活动性是很强的,可以被溶解和迁移。例如砂金和“狗头金”的形成,研究表明与金的溶解、迁移和沉淀有关。我国用分散流和土壤中的次生晕中的金异常找金获得巨大成功,没有发现所谓“粒金效应”,其原因即在此。有人认为,在原生金矿体中常有黄铁矿及其他金属硫化物,可氧化形成强腐蚀性的酸性氧化水,形成以Au+为主的[Au(S2O3)2]-、[Au(SO4)]-等络阴离子形式迁移,并在迁移过程中被粘土等矿物吸附。
图5—7 双王金矿区金水化学异常分布图(据郭三民)
1—星红铺组上亚组;2—星红铺组下亚组;3—王家愣组上部;4—王家愣组下部;5—印支期花岗闪长岩;6—角砾岩体;7—断层;8—水中金晕;9—地下水金趋势面;10—矿床
图5—8 葫芦沟金矿区金水化学异常分布图(据郭三民)
1—局部异常;2—区域异常;3—水系;4—矿区
水化学测量在原苏联、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国很受重视,在找金矿方面取得进展。我国的实践表明,不论在干旱的北方,还是潮湿、多雨、水系发育的南方,均能有效地圈定已知的矿化区,发现新的找矿靶区。同时还可以区分矿化类型。在大冶地区,工业发达,地表污染严重。作水化学测量,避开地表湖水和河流,采集井水及泉水,不仅圈定了所有已知矿床(点),还发现了两个新的找矿靶区。与常规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即分散流)相比,这个方法具有快速、经济、探测深度大的特点。作为例子,图5—7及图5—8是在秦岭地区两个已知金矿上的试验结果。试验是采基岩中的裂隙水[52]。
从图看出,在双王地区圈出了三个金水化学异常,均呈NWW向线形排列,与含金角砾岩带和金矿体分布范围一致。3号异常含量最高达248.Ong/1,分布在双王金矿上。另外两个异常则分布在含金角砾岩体上。
葫芦沟地区发现了8个金异常,受秦苍沟组地层和NE向断裂束控制。其中I号异常范围达1.1km,异常值达31.3~260ng/1。葫芦沟金矿床就分布在这个异常中,其它异常则反映了区内蚀变带和金矿化现象。
地电化学法,近年来主要研究了以提取水溶相的自由金属离子为主的电提取离子法、以及提取有机化合物结合态离子的元素赋存形式法和通过测试土壤样品水浮悬物的壤中电导率法。问题的关键是“强化”和“净化”对土壤中离子物质的提取及形成较合理的方法组合和勘查程序。工作实践表明,地电化学应用的前提是有良好的离子通道和存在环境,即工作地区构造裂隙发育,地形较平坦、覆盖层厚度较大。这不仅可用于多金属矿床,而且可用于金矿床。
图5—9是新疆喀拉通克2号岩体上的测试结果。此处含矿岩体埋深约200m,矿体埋深近400m。在岩体上方进行的电提取离子法有效性试验,获得了明显的电提取Cu、Ni和Cr异常,Cu的最高提取量大于1500×10-6。
图5—9 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电提取异常剖面图(据刘吉敏)
—泥质板岩、沉凝灰岩夹含砾沉凝灰岩;
—沉凝灰岩夹碳质板岩;Y2—含矿岩体及编号;1—断层]]
这种方法设想深部气体呈微气泡形式通过矿体时将成矿元素附着于微气泡表面带到地表。谢学锦[50]设想这部分被气体携至表层的超微细金属,当气体逸入大气后,它们会下落。它们可能以各种活动态,包括离子态、吸附态、在铁锰化合物中的包裹态,以及有机物结合的相态存在于地表疏松物之中,并称这部分金属为叠加的活动态金属。谢学锦等人研制了测定这些相态金属的方法,测定地气携来的活动态金属的方法[49]。使用这种地气与活动态元素测量方法,研究叠加于地表的可被利用的活动态金属的不同层次的含量区,就有可能更好地去发现什么地区有大量可利用的成矿物质逐步堆积形成巨型矿床,特别是隐伏的巨型矿床。在山东胶东焦家、三山岛、招远金矿及乌兹别克穆龙套金矿两地所做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