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是谁了啊?我不知道这个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06:32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8 20:38
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号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20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等职。1953年被*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牧牛图》等。著有《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传》等。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8 20:38
不认识也没关系。很多厉害的画家大家都不认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8 20:39
是一个画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8 20:39
著名的
大画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8 20:40
我勒个去,你确定?
齐白石的生平资料?
现实的情感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而这形式又强化了情感的表现,两者相互需求、相互生发、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齐白石的艺术生命,即齐白石艺术的总体风格。 社会评价 毕加索:齐白石真是中国了不起的一位画家!中国画师多神奇呀!齐白石用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 朗绍君:在吴昌硕之后,齐白石将中国传统...
齐白石的死亡原因
齐白石是病逝。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在北京医院逝世。9月22日上午在嘉兴寺举行公祭,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参加了公祭。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
白石老人是谁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原名纯芝,字渭清,后更名璜,字萍生,号白石,别号借山馆主者,寄萍老人老萍、杏子坞老民、木人、木居士等等,湖南湘...
齐白石是谁
齐白石名齐璜(1863至1957)字萍生,号白石、白石翁,又号寄萍、老萍、借山翁、杏子隖老民、齐大、木居士、三百石印富翁,湖南湘潭人。寄居北京。抗战期间,他曾多次拒前来求画索字的日本人和权贵于门外,曾不惧威胁地对坂原、土肥原说:“齐璜中国人,不去日本。你们要齐璜,可把齐璜的头拿去...
齐白石是谁
[1] 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
齐白石是谁啊
齐白石(1864一1957),汉族,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十大画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书画大师和书法篆刻巨匠。其曾任北京国立艺专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北京画院名誉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曾被授予“中国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金奖。代表作品有《...
谁知道齐白石的资料?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63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38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纪中国画艺术大师,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齐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于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
寄萍老人齐白石是谁?
齐白石(公元1864~1957年),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别号木居士、借山翁、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齐白石出身农家,小时只读过半年私塾,曾在家牧牛、砍柴,少年时开始做木工。以后与当地文人结识,刻苦努力学习绘画、诗文、书法、篆刻,曾靠绘肖像、卖画为生。中年时,齐白石从家乡“五出五归”,先后...
齐白石是谁
陈春君比齐白石大一岁。一进齐家,这个女孩子就帮助婆婆煮饭洗衣,从早到晚手脚不停地劳作,深得全家人的喜欢。齐白石19岁那年,父母为他和陈春君圆房,正式结为夫妻。1916年,土匪传出话来,说这几年齐白石有钱了,要绑他的票。齐白石带着一家人到山中亲友家避难。第二年,57岁的齐白石只好远离亲人,...
谁知道齐白石活了多大岁数?拜托各位大神
齐白石活了93岁 齐白石(1864.1.1─1957.9.16)原名纯芝,号渭青、兰亭,后改名璜,号濒生,别号白石、白石老人,别署杏子坞老民、星塘老屋后人、借山吟馆主者、寄萍、齐大、木居士、湘上老农、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家贫寒,少时读书一年,牧牛砍柴之余读书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