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根本两个坚决’党课讲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2 05:5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06:21
对当前的国际形势,一句话说: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局势继续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仍是当今国际格局演变的两个主要趋势。总的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天下不太平,国际上*、经济、安全等因素相互交织,争夺战略要地,争夺战略资源,争夺战略主导权,争夺人才的斗争此起彼伏。进入新世纪,各国纷纷制定新的发展战略,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都把21世纪一段时期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并理解“十六大”提出的关于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科学判断,因此要增强紧迫感,牢牢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努力加快自身发展。国内经济形势方面,2003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地震、全国各地各种自然灾害,国家大嘛,连年都有洪灾、旱灾等多种自然灾害,但是,总的经济形势,两句话: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保持8.5%左右增长,应该说增长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存在矛盾和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和就业压力较大,这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不懈努力解决的长期问题,也是当前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紧迫问题。此外2003年新增贷款为3万亿元,2002年的贷款是1.8万亿元,这种贷款的增长,会增加国内的金融风险,因为咱们整个社会的金融制度还不完善,银行的内控机制也不健全。国家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问题是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一方面咱们国家有些原料,如原油、铁矿砂、有色金属原料等等,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基本上要靠进口来解决;另一方面消耗高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粗放式的经营企业到处都是,又是一对矛盾。总之,既要看到经济发展的好的态势,但也要看到制约国家经济发展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及经济工作会上,*的方针制定的非常明确,重点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稳定*、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战略,作好各项工作。
最后我想说一说:“三农”问题,*再次地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问题提出来,显而易见,十三亿人口,八亿农民在农村,这么一个大国,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因为我们现在的粮食进口的部分只能是品种的调剂和少量余额的调剂,主要的就要靠我们自己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靠谁也是靠不住的,因此说对这个问题头脑不清醒,工作出现偏差,农业出现反复,不仅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而且会危及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全局。这次*会上特意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都必须把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到*的层面上、重要性上来认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粮食生产区及种粮农民的利益,始终重视增加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收入,这是*作出的一项非常重大的决策。我想我们农业大学的学生,尤其要对“三农”问题更加关注,希望同学更多的关心这方面的进展情况。
第二部分内容:认清形势、学会珍惜、早日成才。讲了那么多形势主要要说明,我们都是社会人,我们都处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环境的背景之下。作为一名大学生,使我想到70-80年代常说的一句话,“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至今也很贴切。我们如何定位?我们如何面对?如何将自己融进充满竞争的社会生活中去?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关心个人的发展,这是最实际的问题,同志们都关心自己的成才,关心自己的走向,大学四年以后,是出国、考研究生还是就业,这些问题最实际了,我想今天就这些实际问题讲两句。在讲之前我先讲个小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年轻的时候离家出走,想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到本族的一位长者那里请求指点,那位长者听过年轻人叙述之后就随手写了三个字,“不要怕”,并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告诉你三个字,另外三个字以后再告诉你”。三十年以后,当年的年轻人已经白发杂生,在归乡的途中,他又去拜访那位长者。但是老人家已经去世了,长者的家人拿出一封信告诉他,这是老人家特意留给你的,老人家说有一天你一定会来找他的。年轻人拆开信一看,在一张白纸上写着三个大字:“不要悔”。老人告诉后人一个道理: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整个人生就是这六个字。你们这个年龄是“不要怕”,到我这个年龄就是“不要悔”了。
再给大家提供一些数字,也是跟你们密切相关的。我刚才讲了一个是“三农”问题,一个是就业压力问题,将长期困扰我国,是经济发展的现实的问题。就业问题,有资料表明200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80万,比2003年增长68万,2002年7月全国待就业的毕业生还有50万人,2003年7月还有70万,我说了这么几个数字什么意思呢,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用学生自己的话说“已经闻到了就业战场上的硝烟,刚进大学门就知就业难”。我还给大家提供一个数字,国家有一个“十五”的重点课题,“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与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它作出的判断是:今年的大学生在职业的择业当中,人情、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已经大大的降低了。但是大学生的择业之路,却并未因此变的平坦,“人格缺失”越来越凸显,成为大学生择业的障碍。关于就业问题,是方方面面的因素影响的,但就这个研究的课题,它在切入点上,反映到学生的就业当中,跟过去以往相比,很多的人情、后门等方面影响就业的很大的因素,随着形势的发展这方面的因素影响也降低了,反而是学生个体的素质和本人的条件,就业单位的选择,这种成分正在加大,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因为大家都关心自己的成长。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包括媒体现在也在大肆宣传: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学历被排在能力之后》,它讲的是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我看其实就是:有学历、不唯学历论,偏能力、能力加学历。很多国外国内知名的公司、大的企业,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无一例外地把专业素质、学习成绩作为考核人才的一个基准,只是作为一个基准,而把你的学习能力与技术,与本人的人品正直与否,诚信与否,谦虚的品质,待人接物的能力作为最重要的条件。这是一个理智地、实事求是地用人取向。换句话说,现在对人才的要求是更重能力,更重人才的综合素质。这就是当今社会用人的取向,大家必须要很好的看到这个形势,也要面对这个形势。用人单位反馈给我们教育界的,确实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和深思。谈到诚信,插一句,考风考纪的问题,无孔不入,最近“四级”考试,有人找人*,有人用假身份证。这反映出一个基本的做人的素质要求都作不到,那你还谈什么?什么也别谈。最近国家教育研究所高校中心主任李智仁说:上学和工作是两码事,考试成绩好在实际工作中不一定表现优秀,在实际工作中名校毕业的毕业生未必都比其他大学的学生综合素质更高。国外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更多的是你们的智商在起作用,但是要做一个完整意义的人,当好自己在社会上的角色,更多的是情商在起作用。从中国的大学教育对情商的培养,实事求是地说还是比较欠缺的,而且,这种欠缺尤其在名校的学生之中表现尤为明显。人格的形成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终极产物,这个课题是提给我们学校的、是提给教育界的。作为学生从高中进入到大学,我们的目的是促进年轻人的人格形成,希望大学生在校的时候能够去直接体悟,并且认真尝试做到精神*。我们说一个十八岁的大学生,从生物学、法学的层面上讲都是*了。如果当你面对这样充满竞争的多元文化的选择的时代与形势时,你到毕业的时候还没有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和抉择承担力,就不能算做精神*,也不能算做我们的教育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动点心思,你们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在座的各位一二三四年级都有,还有研究生。我想今天讲的这些内容对低年级可能会更有些好处,但是不管怎样,各有各的所思,各有各的所想,一二三四年级和研究生想的都不一样,个体和个体之间想的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你们都在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这是很对的,一点错都没有。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我们*上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学,争取加入中国*党的,这本身也是在规划自己,规划自己的*生命,这很好,非常重要。学校*绝对要给同学这样高的*热情予以充分地肯定,党的基层组织也要表示热烈欢迎,也特别希望同学们能够端正入党动机。我们经常分析大学生的党建形势,发现也仍然有少数同学带有功利思想,他的出发点,他的终极目的,核心还是为了自己,入党为了自己能够套上点*的光环,让人信的过。但我还是认为,首先同学们,你要求进步,应该值得充分肯定,有功利没关系,在组织培养过程当中,不断地学习、教育、改变。本人都关心自己得发展,一点无可厚非,绝对是对的。来上学干嘛,不就是求成长、成才,我想最主要的是什么呢?同志们要多加一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想加上这一条,你个人的积极性和社会的责任感结合起来,我想就能够促使你尽快地成长、成才、精神*。
你们正是大好时光,我今天看着年轻人真是感慨特别多,时光如梭,过的真快,真是到了“不要悔”的年代了。讲了这么多我的意思就是说,同学们现在关心自己,我将来是考研、出国还是就业等等,这些很现实的问题都摆在你们面前。上高中的时候,是一根高考的指挥棒在前面引领着,十年寒窗,挑灯夜战,好不容易进入了大学殿堂,没想到还来不及放松、庆贺一番,一根就业指挥棒又已经在发挥作用了。很不容易,既羡慕你们也理解你们,到学校以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目前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专业,应该选择的专业也很茫然。因此回过头来讲:包括我们到大学以后,如何定位,如何规划你今后的发展。学校也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包括明年我们学校就要按照学院和学科大类招生,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条件,先通过一两年的公共课、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对你所学的专业先对它有一定的了解,再来确定专业。现在60%的学生都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想转专业但也不知道转什么专业合适,这种状况必须要改革。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等到四年级或三年级下学期再开始,那就晚了。将来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都要持证上岗,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单纯是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凡是在校的每一位老师、教职员工都要持证上岗,都要为每一位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咨询、服务甚至方方面面的工作。在大学阶段目标的确立,从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人生目标的确立,非常关键。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说过: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需要站起来,向四面观望。只有站起来,向社会、历史、未来、生活各个方面展望,才能把握住自己恰当的目标,促进自己全面的发展。真是这样,我觉得你们从中学到大学那是一个人生很大的转折。柳青也说过,“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巴尔肯见到一个青年写的自转,只有三个标点符号:一个——(破折号),还有一个!(惊叹号),再一个。(句号),巴尔肯就问他什么含义,他说,一阵横冲直闯(——),落个伤心遗憾(!),到头来只好完蛋(。)。巴尔肯听后把这三个标点符号修改为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一个?(问号),并解释说,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君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个青年在巴尔肯的关怀鼓励下,终于成了有作为的人。总之,最实际的问题,大学生要想成才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我们大学的过程,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对每个人都不同。在大学教育当中你投入什么就收获什么。在大学入学的时候大家的能力可能相差不多,但是到了大学毕业可能就会惊奇地发现彼此能力的差距,可能已经不是几步之遥。对你们来说我认为这种差距也绝对不是智力上的差距造成的,是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是智力以外的包括情绪、情感、意志、品质、道德、责任感、人际关系、兴趣爱好、性格等等等等,自己要总结要反思。大学四年对一门学科来说只能算是入门,打一点儿基础,离校以后还要做艰苦努力,才能有成就。有机会进入大学应该说是一种荣幸,但是任何一种光荣一种待遇应该靠不断的努力来争取的,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机会。因此,我想最后给同学们提十条建议:
第一:认识到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态度决定你从功课和老师那里获得多少东西。你必须抱着积极态度对待学业。明白它对你的人生意义。
第二:记住你的大学成绩将伴随你走向未来。如果你的成绩单上全是“及格”,只能说明你并没有真正努力,请你努力作好一切。
第三:要勇于承担责任。你或许能找出种种理由来解释自己对学习兴趣不高,不要找借口,学无止境,抓住任何机会学习。要象海面吸水一样吸取知识。如果你离开大学的时候还跟你进来的时候一模一样,那你怪不了别人,只能怨你自己,大学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但是你得主动促成这些变化,谁也无法保证未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经磨难不成才。
第四:认识到大学生活就是生活本身。这不是你生活的序曲、准备或前奏。你的价值观,你的兴趣以及工作准则,早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形成了,无论是好是坏,二十岁的你很可能就是六十岁的你,研究证明如果你现在精神愉快,善于自我调节,你老了也会是这样。
第五:学会提问。有关这一点你的中学老师可能已经讲的很清楚,经常提问是提高生活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没有问题的生活空洞而没有意义,思想要活跃。
第六:尊重他人,学会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其实生活中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什么原则的问题的小事情上,本来只要打个招呼,一声道歉也就没事了,但是双方都有强烈的自尊,都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人际和谐的“秘方”是乐于与人交往,学会与人交往。
第七:多方征求意见。良好的建议不会自己找上门来,你得经常找你的导师、朋友谈心,懒人只听一面之辞,而不考虑消息的来源,懒人在作出重大决策前不愿听取多方意见,聪明的人则广泛的猎取信息。
第八:充分利用资源,早点这样做。要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光靠好的分数和推荐信是不够的。你在大学里作过什么社会工作也很重要,我们有几十个社团和学生组织,期待着你的加入,尽快把自己溶于大学生活中,时光飞逝,一切不会再来。不要等到大三或大四才开始投入,一个在大学活跃的人,往往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一样充满活力,用人单位喜欢活跃和参与性强的学生,作为一个活跃而积极参与的人你决不会泯然众生。记住:庸庸碌碌的人可能有众多同学,而跑在前面的人总是少数。
第九:保持乐观。如果你好学上进,想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你想一旦有人要求你干什么时,你就能胜任,你就不会对大学生活感到头疼。事实证明乐观主义者在大学生活里表现更好,分数更高,收获更多,能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也更容易地对自己的成果表示满意。
第十:立刻行动。如果你自己身上有些东西连你自己都不喜欢,你缺乏自信,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武断,容易焦虑,不够开放,没有自觉性、缺乏领导素质、做事拖拖拉拉,你要马上采取行动,加以改正。
以上这些建议供你们参考,我想这十条建议不仅适用于大学教育,也可以作为今后的生活信条。讲两个故事作为结束。第一个小故事,有甲乙两个学生同时报考某教授的博士生,可是教授只招一个学生,于是教授就给他们出了一道题目,两个学生同时做完了题目,过程一样精彩,结果也一样正确,难分伯仲,教授思考了一下选择了甲。乙很不服气地找教授问,为什么没有选择乙,教授指着题目作业的时间说,题目是我上周五下午布置的,你们俩一个是上周五下午四点开始做的,你是周一开始做的,那我选择从周五下午四点开始的甲,因为一个立刻开始行动的人更具竞争力。第二个小故事,1972年新加坡旅游局给当时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打了一个报告,大意是说我们新加坡不如埃及有金字塔,不如中国有长城,不如日本有富士山等等,我们除了一年四季直射的阳光,什么名圣古迹都没有,要发展旅游业,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李光耀看了报告后非常气愤,他在报告上批了一行字,你想要上帝给我们多少东西?阳光?阳光就够了!后来,新加坡就利用了一年四季的直射阳光,种花植草,在很短的时间,新加坡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花园国家,连续多年成了亚洲旅游收入的第三大国家。讲这个是因为在座的很多同学可能也会有不少的抱怨和不满意,也曾埋怨上帝的不公,会抱怨学校暂时没有令人满意的方方面面,假如你们要有幸读到李光耀那句话的时候,我想你们会不会突然开窍起来呢,醒悟到,原来教室的一对桌椅就是上帝赐给你们的,希望你们学会珍惜,珍惜时间、珍惜青春、珍惜人生。咱们讲一个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经过去了,一去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就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但也会消失。抓紧时间吧,一生只有三天。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时间观念(这是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前的祈祷词)。
诚恳的希望同学们抓住风华正茂的大好时机,早日成才,早出成果。追问您的这个是十年前的了 可否再费费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06:21
这里有不少讲稿:http://15j.sinohydro.com/nr.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treeid=1048&wbnewsid=5538 可以拼凑几个,作为一个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