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8:02
我来回答
共7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2:36
电磁炉作为厨具市场的一种新型灶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为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炉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底部放置炉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故:电磁炉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而不是电磁炉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家庭的绝大多数烹饪任务。因此,在电磁炉较普及的一些国家里,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
[工作过程]由于电磁炉是由锅底直接感应磁场产生涡流来产生热量的,因此应该选择对磁敏感的铁来作为炊具,由于铁对磁场的吸收充分、屏蔽效果也非常好,这样减少了很多的磁辐射,所以铁锅比其他任何材质的炊具也都更加安全。此外,铁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物质,也是人体长期需要摄取的必要元素。
工作过程
当一个回路线圈通予电流时,其效果相当于磁铁棒。因此线圈面有磁场N-S极的产生,亦即有磁通量穿越。若所使用的电源为交流电,线圈的磁极和穿越回路面的磁通量都会产生变化。
当有一导磁性金属面放置于回路线圈上方时,此时金属面就会感应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
感应的电流越大则所产生的热量就越高,煮熟食物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要使感应电流越大,则穿越金属面的磁通变化量也就要越大,当然磁场强度也就要越强。这样一来,原先通予交流电的线圈就需要越多匝数缠绕在一起。 因为使用高强度的磁场感应,所以炉面没有电流产生,因此在烹煮食物时炉面不会产生高温,是一种相对安全的烹煮器具。
【主要构成 】
电磁炉主要有两大部分构成:电子线路部分及结构性包装部分。
① 电子线路部分包括:功率板、主机板、灯板、线圈盘及热敏支架、风扇马达等。
② 结构性包装部分包括:瓷板、塑胶上下盖、风扇叶、风扇支架、电源线、说明书、功率贴纸、操作胶片、合格证、塑胶袋、防震泡沫、彩盒、条码、卡通箱。
【特性】
1、电磁炉系利用低频(20~25KHZ)线圈之磁场,经过导磁性(铁质)锅具产生感应电流转化为热量来加热食物,能源效率特高。
2、务必使用铁质、特殊不锈钢或铁烤珐琅之平底锅具,且其锅底直径以12~26厘米为宜。
3、电磁炉附有温度控制器,可防过热,省电又安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3:54
电磁炉的加热原理 电磁炉是采用磁场感应涡流原理,它利用高频的电流通过环形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磁场力,当磁场那磁力线通过导磁(如:铁质锅)的底部,既会产生无数小涡流(一种交变电流,家用电磁炉使用的是15-30KHZ的高频电流),使锅体本生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锅内食物。 对于电磁炉的发热原理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 锅和电磁炉内部发热线圈盘组成一个高频变压器,内部线圈是变压器初级,次级是锅。当内部初级发热线圈盘有交变电压输出后,必然在次级锅体上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通过锅体自身的电阻发热(所以锅本身也是负载),产生热量。假如:当内部初级发热盘有交变电压输出,若次级及负载(锅)不存在,则输出功率将非常低。当然在实际电路中,我们必须要很快的检测到此功率的变化,并将输出到发热线圈盘的交变电流关断。 由于非导磁性材料不能有效汇聚磁力线,几乎不能形成涡流(就像一个普通变压器如果没有硅钢片铁心,而只有两个绕组是不能有效传送能量的),所以基本上不加热;另外,导电能力特别差的磁性材料由于其电阻率太高,产生的涡流电流也很小,也不能很好产生热量。所以:电磁炉使用的锅体材料是导电性能相对较好,铁磁性材料的金属或者合金以及它们的复合体。一般采用的锅有:铸铁锅,生铁锅,不锈铁锅。纯不锈铁锅材料由于其导磁性能非常低,所以在电磁炉上并不能正常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5:29
电磁炉220v工频交流由AC
IN插口接入,通过保险丝F101防止内部电路的过载及短路。VA为并联压敏电路,防止外部供电电压过高,往往为烧毁自身来保护后级电路的安全。C101为滤波电容,容量为2UF。C101后级为大功率桥式整流块,可将前级的220v工频交流电整流为脉动直流电,脉动直流电通过扼流圈和C102的平滑滤波,将相对平稳的直流电供向下级PAN电磁线盘,PAN线盘与C103振荡电容组成LC振荡电路,从而在线盘上产生交变磁场。
PAN电磁线盘的后级为T102电流取样变压器,通过T102次级将电流信号传递给电压比较器LM339进行检测。
T102的后级为高压保护二极D,作用为保护IGBT,防止反向高压击穿IGBT。IGBT的控制极由驱动器TA8316S驱动,TA8316S输出14KHz频率的脉冲,根据TA8316S输出的脉宽来调整IGBT通断时间的长短,从而达到调整功率的要求。
LM339为电压比较器,PD16使用两块LM339:一块为IC5,主要功能为锅具检测、温度检测;另一块为IC6,主要功能为电流检测,电压检测。IC5、IC6两个LM339比较器都将检测信号反馈到TA8316S驱动器上,从而达到调整功率的要求。
线盘中间的热敏利电阻RT通过热量变化转换为电平变化,然后通过Q601三极管推动将信号传递到TA8316S,从而调整功率的大小,以达到调整锅具的温度。
IGBT散热铝块上固定有温度开关K1,当IGBT过热时,温度开关K1的通断状态发生变化,从而接通IC1集成块①脚,通过①脚电平的高低变化,从而使IC1集成块④脚复位停机。
风扇的电源控制由IC4的第⑦脚输出高电平至三极管Q703,从而使Q703导通,风扇通过12V直流运转。
控制电路的电源主要由T101变压器的初级接入,次级输出连接有三组串联稳压电路。一组通过ZD204、C207、R204、Q203形成+5V电压,主要供给集成块IC1供电;一组通过ZD201、C203、R203、Q201形成+24V电压,主要供给集成IC3供电。另一组通过ZD203、C205、R203、Q202、R202形成+12V、+10V电源,+12V电源主要供给风扇,+10V主要供给IC6、Q301、ICS、Q602、Q601、Q501供电。
电磁炉是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对食品进行加热的。电磁炉的炉面是耐热陶瓷板,交变电流通过陶瓷板下方的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穿过铁锅、不锈钢锅等底部时,产生涡流,令锅底迅速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
电磁炉灶台台面是一块高强度、耐冲击的陶瓷平板(结晶玻璃),台面下边装有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台面的上面放有平底烹饪锅。
其工作过程如下:电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穿透灶台的陶瓷台板而作用于金属锅。在烹饪锅体内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锅体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烹调的热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7:20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
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厨房电器。它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工频电流进行感应加热;另一种是利用15
kHz以上的高频电流进行感应加热。前者称为"工频电磁炉",后者称为"高频电磁炉"。工频电磁炉无需进行工频到高频的变换电路,电路复杂性较小;但是,需要特殊的复合材料(一般为不锈钢、铁、不锈钢、铝四层复合)制成的烹饪锅具才能正常工作。高频电磁炉需要设置高频变换和控制电路,但无需复合材料制成锅体。家用电磁炉一般采用高频模式。高频电磁炉热效率高达83%。在电磁炉内部的主谐振部分,由整流电路将50
Hz/60
Hz的交流电压变成直流电压,再经过控制电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频率为20~50
kHz的高频电压。高速变化的电流流过线圈时,产生高速交变的磁场;当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金属器皿时,底部会产生巨大的涡流,使器皿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然后再加热器皿内的物质。你不妨参考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9:28
电磁炉的工作原理
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如图1所示,在励磁线圈中通以交流电,产生交变磁场。由于电磁感应效应,在铁或不锈钢制成的金属锅中会产生涡电流,电流的焦耳热就可以对食物进行加热和烹饪。这种最新的加热方式,能减少热量传递的中间环节,可大大提升制热效率,比传统炉具(电炉、气炉)节省能源一半以上。
图1 电磁炉原理示意图
电磁炉的组成部分
1.加热部分:电磁炉的锅体下面有搁板,下面有励磁线圈。通过电磁感应产生涡电流对锅体进行加热。
2.控制部分:主要有电源开关,温度调节钮,功率选择钮等。由内部的控制电路来掌控。
3.冷却部分:采用风冷的方式。炉身的侧面分布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内部设有风扇。
4.电气部分:由整流电路、逆变电路、控制回路、继电器、电风扇等组成。
5.烹饪部分:主要包括各种炊具,供用户使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1:53
我补充一点,工作时候表面是不热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15:07
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