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7: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3:28
城市化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居民地,在密度上和名称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城市化地区居民地名称密集,平均每平方公里34个;农村地区稀疏,每平方公里仅5个左右。在名称的命名上,两者也有较大的差别。城市地区居民地的通名,以“里、坊、弄”为常见。在市区8233条居民地名称中,以“里”为通名4053条,以“坊”为通名1663条,两者共占居民地总数70%左右,其中绝大多数以路名和门弄号为指代,以里、坊专名为副名。20世纪以来,出现以“新村”为通名的居民地名称,约750条左右,是居民地通名的一个命名特色。另有20%左右的居民地,以“村、宅、苑、花苑、大楼、公寓、花园、广场、别墅”为通名,如平民村、四明别墅等。居民地的专名,或以地理景观,或以人文景观,或以经济现象,或以美好祝愿的语词为名,比较丰富多采,如沙洪浜、潭子湾、毛柴浜、芦花庄、兴隆村等。而较多的是以反映人们希望“安宁吉祥”、“福禄长寿”、“兴隆昌盛”等愿望为专名,如宁祥里、康庆里、荣兴里、安乐坊、昌林里、福兴坊等,共有3655个,占总数45%左右。新村的名称绝大多数以所在路名为专名,小部分以原来自然村名、公园名、某一传说、某一意愿或筹建单位名为专名,如桂巷新村、番瓜弄、长风新村、管弄新村、上钢新村、上溶新村、沪东新村、阳光新村、爱国新村、民主新村等。农村地区居民地名称的通名,有镇、村、宅、庄。在24365条居民地名称中,以村为通名1779条,以宅为通名11271条,两者占总数的53%左右,其余11315条名称则呈现无通名的现象。无通名的居民地名称,主要分布在淀泖低地的松江县、金山县、青浦县境。这三个县河湖密布,居民地以水体名称或以与水体有关的桥、坝、堰、圩或以楼、堂、场等建筑名称为名,一般在这些名称之后不冠以通名。在松、金、青6463条居民地名称中有2505条名称无通名,占居民地名称总数40%左右。以村、宅为通名的自然村,多数分布在嘉定、宝山两区及南汇、奉贤和原川沙县境,在15600条名称中,以村、宅为通名的有10951条,占总数70%左右,其中尤以南汇县为最,占本县居民地86%,宝山区居次,占本区居民地60%以上。农村地区居民地的专名,大致有下列几种形式:第一,以姓氏与家构成专名。上海农村地区的居民地专名有80%以上采用这种形式。“姓氏与家”再加上通名村、宅、庄组合成居民地名称,如王家宅、李家村、朱家庄等。第二,以姓氏与水体通名相结合组成专名。上海农村地区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居民逐水而居,聚落的专名,首字冠姓,以示某一家族首居或世居于此,后加以所居地水体的通名浜、河、溇、湾、泾、荡、潭、溪,如朱家浜、朱泾、罗家湾等。现有这类居民地名称2414条,约占居民地总数的10%,其中闵行区507条,占本区居民地20%以上。第三,以姓氏与民宅建筑的通名结合形成专名。农村的民宅建筑,一般以宅、里、房、园、楼、堂、亭、厅、街、巷、桥为通名。姓氏+街、巷、弄为专名的居民地,规模较大,有些在现在或历史上也是农村集市,如金山县金山卫镇的东门街(清代称东平街),为历史上金山卫城著名的商业街之一。而称为园、楼、堂、亭、厅的,一般以建筑群的特色得名。一部分桥梁名称被沿用为居民地名称,如邬家桥、金家桥、朱家桥等。以桥为专名的居民地,近代出现将“家”字省略的趋势,简称邬桥、金桥、朱桥。这类居民地名称有2572条,占总数10%左右。其中金山县有661条,约占本县居民地25%。第四,有少数居民地的专名,以动植物、方位、历史古迹、地形地貌、行业特点为名,如野米泾(野谷丛生)、凫隐荡(多野生水禽)、东三林塘、李塔汇、金山嘴、果园等。据不完全的统计,上海居民地有32598条,数量较多。在顾及名称分布相对均匀的前提下,除选取一些历史较悠久、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居民地名称入志外,城市地区也将现有的里坊弄列表,并列出1996年以前湮没的里坊弄名称,以示全貌。看看这个,包你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