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山东定陶和黄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2:2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3:03
定陶 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市中部,现辖7镇4乡,318个行政村,1044个自然村,58万人,总面积846平方公里,耕地76万亩。地处北纬30度57分至35度14分,东经115度20分至115度40分,属暖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8度,无霜期206天,年平均降水量677.8毫米,地下淡水资源总量13581万立方米。处于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资源物产丰富,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发育,是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瓜菜、林果、畜产品主要产区。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小麦良种生产基地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秸秆养羊示范县等。
定陶,古称陶丘,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相传尧、舜二帝均以此为都,统御天下。在春秋至西汉的800多年间, 一直是中原地区水陆交通中心、战略要地和全国性的经济都会,享有“天下之中”盛誉。《史记》载,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助勾践灭吴后,弃官携西施,出三江,入五湖,三转而至陶,“以陶为天下之中”,“遂留恋不去,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世称陶朱公”,死后葬于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历史上定陶曾十二次为国,八次为郡,秦始置定陶县,历经沿革变迁,终以县治至今。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左丘明、谷梁赤、汜胜之等一批历史名人,留下了仿山西周墓群、范蠡墓、范蠡湖、左山寺、汉高祖受命坛、戚姬寺、彭越点将台等众多人文景观。仅在1963年全县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就达18处之多。
定陶县自然条件优越。地处淮河流域,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属黄河冲积型平原。全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优良。盛产小麦、棉花、玉米、大豆、花生、蔬菜等;适合栽植多种林木和果树;畜牧业有鲁西黄牛、青山羊、小尾寒羊等全国闻名的优良品种,载畜量达40万标准畜。
定陶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铁路、公路兼备,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定陶北枕新菏、兖石铁路,东临济宁机场,南接陇海铁路,京九铁路和联结冀鲁豫三省的公路干线纵贯全境。菏商、临民、东丰、定砀等4条省级公路连接县乡12条支线, 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是菏泽地区第一个乡乡通柏油路的县。通讯十分便利,程控电话装机容量1万多门, 开通了数字移动通讯和模拟移动通讯,城乡农话全部实现了光缆传输。接待条件优越,已建成摲扼粩、掺鸲紨、撍炒飻等多处高中档宾馆。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投资新建了8条城区主要街道,城市做到了净化、绿化、美化。投资1800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的“府后小区”。城市供水设施配套齐全,建有工业用电专用线路,投资环境优越。改革开放以来, 全县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199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5.91亿元, 比上年增长10.02%;财政总收入9183万元,增长9.31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944万元,增长8.11%;农民人均纯收入2009元,增加129元。
90年以来, 先后被评为或定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省利用外资先进县、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省农机化先进县、全省棉花生产先进县、全省气象工作先进县、全省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和全省麦棉高产开发重点县、平原农区畜牧业样板县、创汇农业示范县、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县。
黄县(现龙口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总面积893平方公里,海岸曲线长68.4公里;辖13个镇(区街)、632个村(居),人口63万。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26亿吨,建有全国唯一的大型海滨煤炭基地,年产量700多万吨。沿海*架储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属“富集型”油区,在渤海湾中部发现的PL19-3油田属于特大型整装油田,距龙口仅48海里,已探明地质储量为10亿吨,可开采储量约为6亿吨;距龙口48.6海里的渤南油气田位于渤海湾南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25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为108亿立方米。南部山区盛产黄金,花岗岩、石灰石、铅锌、萤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的储量也相当丰富。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1991年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居第60位;1992年跃居第37位,1994年上升到第35位,2003年位居第25位,去年位居第21位。2005年全市初步核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一二三产比重为6.2:64.1:29.7;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17.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分别增长26.4%和4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5亿元,增长48.5%;合同外资6.2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92亿美元,出口创汇5亿美元,分别增长37.1%、99.7%和21%。获得“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称号。
工业经济实力雄厚。全市现有工业企业近4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05家,形成了能源、铝制品、汽车零部件、食品、纺织皮革、化工建材等六大产业集群。培育出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全市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75处,其中最高的南山集团达到126亿元;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8处,其中龙矿集团、南山集团和百年电力等3家企业纳税额过1亿元,分别达到3.37亿元、3.3亿元和1.34亿元。大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拥有省级以上名牌18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7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2005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00.3亿元,利税98.2亿元,分别增长40.7%和40%。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2005年,全市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98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猛。全市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9万户,私营企业达到2727户,2005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收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1.2%。
对外开放扎实推进。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龙口投资,累计举办各类合资合作项目788个,合同利用外资27.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1亿美元。年出口创汇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达到8家,其中最高的东海贸易公司出口额达到7140亿美元。
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按照“东城西城相融、南山北海呼应、新区居中、组团式发展”的思路,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2005年投入42亿元,实施了大莱龙铁路、206国道改造、集中供气供热、港口扩建、村村通油路等一批重点工程,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215.6公里,通车公路密度达136公里/百平方公里。国家一级对外开放口岸—龙口港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去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600万吨。围绕推进城市绿化,实施了一大批精品工程,2005年新增城镇绿化面积127.3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49.3%。加快镇驻地改造,重点抓好北马、诸由观、石良等3个中心镇建设。全市城市化水平达到53.8%。
社会事业发展迅速。1996年,在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评比中列第12位;1997年,被原国家科委确定为全国两个“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之一;1998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唯一的“全国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区”;去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市”称号。全市已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117项,申报专利2718件,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1家,开发国家级新产品130个。全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达到165所,在校学生8.6万人,2005年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学员3713人。拥有国家批准设立的民办大学—烟台南山学院,初步形成了幼教、普教、高教、成教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同时,文化、环保、卫生、民政、民兵预备役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文化、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结合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并落实了领导干部任期制、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和聘任制。以开展“*联创”活动为总抓手,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在镇级探索推行了以“三定一公开”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切实把镇级工作重心下移到农村一线。按照“五个好”要求,全面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斗争,有效维护了党纪政纪的严肃性。认真扎实地进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制定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和*文明建设,目前全市共有烟台市级以上文明单位67个,其中省级文明单位12个,国家级文明单位2个。去年获得全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社会和谐稳定。在城市,深入开展“五城联创”活动,即创建全省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省全国平安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努力建设平安龙口、和谐龙口和生态龙口。在农村,围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主导推动,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稳步实施了“五通双建六保”工程,农村面貌和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广泛开展了“知民情、解民忧,让群众满意”活动,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好事,使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信访工作,广泛开展了信访工作“双教育、*范”活动,推动信访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快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步伐,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安定。2005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8%。先后获得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工作和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积极维护和实现好群众利益,在多渠道抓好群众增收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和帮扶力度,扎实搞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180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55元,增长18%。全市电话普及率达37部/百人。去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32.8亿元,比年初增加11.7亿元,人均2.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