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9:5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7 00:19
白话译文: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
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劝学》,原文节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白话译文: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孙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与其弟子撰有《荀子》一书。
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文章赏析
《劝学》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是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全文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文中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文中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劝学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7 00:20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7 00:20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出自《荀子·劝学》,意为: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如果浸湿后用火把它烤弯做成车轮,那么弧度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可英译作:A piece of straight wood can curl into a round wheel.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7 00:21
非常直的木头(符合墨线那种),煣一下就会变弯成轮;普通的木头墨线一拉就能变直了。都是为了突出借助外物改造改变改善自己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