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溯及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8:46
我来回答
共9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8:09
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就不具有溯及力。
就现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即采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溯及力出自法律出版社的《法学导论》(杨宗科主编): 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没有溯及力。
扩展资料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从旧兼从轻”的溯及力原则。尽管这一原则不能直接适用于刑事司法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但鉴于司法解释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大量的发挥着阐释甚至补充刑法立法的功能,其不是刑法甚是刑法。
因此,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一致赞同司法解释在溯及力问题上与刑法一样,基本采取从旧兼从轻的原则。这在2001年12月7日“两高”《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也得到了肯定。
该《规定》第二条规定,对于行为时没有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对于新司法解释施行之前的行为,在新司法解释之后处理,分为两种情形:如果无旧司法解释的,采取从新原则;如果存在新旧司法解释的,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溯及力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刑事司法解释的溯及力探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09:27
法律的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就不具有溯及力。就现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即采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我国修订后的《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根据这一规定,对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97年10月1日修订刑法生效前实施的行为,应按以下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1.当时的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现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只能适用修订前的刑法,现行刑法不具有溯及力。对此,不能以新刑法典规定为犯罪为由而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2.当时的刑法认为是犯罪,但现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则应适用现行刑法,即现行刑法具有溯及力。
3.当时的刑法和现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照现行刑法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原则上按当时的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即从旧兼从轻原则所指的从旧。但是,如果当时的刑法处刑比现行刑法要重,则适用现行刑法。此即从轻原则的体现。
4.如果根据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的判决的,该判决继续有效。即使按现行刑法的规定,其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处刑较当时的刑法要轻,也不例外。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适用当时的刑法。对一种行为刑法的溯及适用,只限于未经审理或者虽经审理但尚未作出生效判决的场合;已经生效的判决,不应根据刑法的规定加以改变,以维护人民*生效判决的严肃性和稳定性。
从法律学来看,溯及力是指,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其指定的范围(时间与空间)内有对民事法律行为等行为的有无效力是否合法的决定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1:01
法律的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就不具有溯及力。就现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即采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3:09
法律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没有溯及力.各国采用的通例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溯及既往,但是新法不认为犯罪或者处罚较轻的,适用新法.我们把这个原则称为"有利原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5:34
从法律学来看,溯及力是指,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其指定的范围(时间与空间)内有对民事法律行为等行为的有无效力是否合法的决定力。
如:案例发生在1990年,而我国《新刑法》是在1997年10月1日颁布有效的,所以我国的新刑法对没有溯及力。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溯及力是指,经济规律的决定力(与在法律学中的意思相似)。还指,在企业发展中,企业的发展策划策略对具体事件或行为活动的决定力或影响力!
呵呵,今天正好考到了这方面的知识,原来考试还有这用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18:15
法律生效以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6 21:13
法律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无溯及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0:28
法律颁布后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无溯及力。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7 03:59
“溯及力”就是“以前的证据”啦。比如有无溯及力?就是有无以前的证据?
溯及力是什么意思
溯及力是指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即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溯及力的概念主要存在于法律领域,特别是在法律变更和解释方面。以下是关于溯及力的详细解释:一、溯及力的基本含义 溯及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具有适用性。也就是说,新的法律规则是否适用于该规则生效前已经发生的事件...
溯及力的意思是什么
法律分析: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就不具有溯及力。就现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即采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
溯及力的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溯及力是指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其指定的范围内有对民事法律行为等行为的有无效力是否合法的决定力。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的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如果适用,则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没有溯及力。法律依据:《中...
什么是溯及力?
溯及力,也可称为法律溯及力,是指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以及适用的程度。以下是对溯及力的 溯及力的概念定义 溯及力是法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涉及到法律规则对其生效之前发生的事件或行为是否具有约束力的问题。也就是说,一部新的法律在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之前的行为或事件是否具有...
溯及力是什么意思
溯及力是指法律溯及其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的能力。也就是说,法律不仅要适用于其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也要适用于该法律生效之前发生的某些事件和行为。这种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法律重要的属性之一。简单来说,法律溯及力的存在,使得法律规范不仅仅是对未来发生的行为具有规范作用,也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具有...
溯及力是什么意思
溯及力也称为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意思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就不具有溯及力。就现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即采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目前各国采用的通例是“从旧兼从轻...
什么是溯及力?
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就不具有溯及力。就现代法而言,法律一般只能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即采取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溯及力出自法律出版社的《法学导论》(杨宗科主编...
溯及力是什么意思
溯及力,简单来说,就是衡量一个法律是否可以回溯到其生效之前,对其时已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产生效力。如果法律能够溯及到这些过去的事件和行为,我们说它具有溯及力;反之,如果仅适用于生效后的事项,那它就不存在溯及力。现代法律普遍遵循“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一般不溯及既往,除非新法对这些行为...
什么是溯及力?
溯及力,即法律是否可以溯及到其生效前的行为和事件,是法的效力范围的重要考量。现代法律通常遵循"法律不溯及既往"的原则,即新法仅适用于生效后的行为和事件,对生效前的行为不具追溯力。刑法中的溯及力尤为关键,它涉及到刑法生效后对先前未审或判决行为的适用问题。如果刑法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反之...
溯及力是什么意思在法律上
溯及力,也称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是指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如果适用就具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该法就不具有溯及力一.原则。对于刑法的溯及力,各国采取不同的原则,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一)从旧原则,即新法对其生效前的行为一律没有溯及力。(二)从新原则,即新法对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