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堂阶天高月满,忽披书本古到今来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9: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05 14:15
独坐堂阶天高月满,忽披书本古到今来
“独坐堂阶天高月满,忽披书本古到今来。”这是著名书法家赵远方老师馈赠的一份“墨宝”上书写的内容。看到赵老师的书法,不由感慨:“天下奇观看尽不如书法好!”
以前,我曾在报纸和杂志上多次看过赵老师的书法作品,但都没有这次来的有感觉和亲切。当我从邮寄员的手中接过天蓝色特快专递,翻过来,一眼就看到包裹单据上寄件签名处有“赵远方”字样。我猜:一定是赵老师给我邮寄来“墨宝”了。
我立刻找到剪刀,在特快专递的开封处,用剪刀剪开一个小口,然后再拿起小刀小心翼翼地剪开,伸手把里面的软绵绵的宣纸抽出来。果然,和我想的一样,是赵老师给我写好的那份“墨宝”,落款:远方。我的心情不仅兴奋,还充满好奇,特别想看一看这上面写的什么……
于是,按照折痕展开,慢慢展开,是很长的一个横幅,我张开手臂,才能把这份横幅全部展开,我屏住呼吸,怀着激动的心情,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独坐堂阶天高月满,忽披书本古到今来。”我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这是我国知名的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曾写过的楹联,大概说的是:人的自信与读书的一种乐趣和境界,这应该是我追求的一个目标。赵老师是用他擅长的行书笔法来书写的。行书,既不像草书一样潦草,也不想楷书那样端正,就像一个人行走一样轻松自然。我觉得,这和赵老师的性格特别契合,他就像一个在俗世修行的人,超凡脱俗,不受红尘的拘束,笔随心走,自然朴实。
这其中,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特点,无论从字的大小、笔法、用墨的轻重,都不一样,就像人的脚步,有深有浅,虽然是同样的脚,但绝对不能去重复,走重样的路。咋看上去,杂乱五章,但细细看看,一点一画、一横一竖,还是特别自然的,浑然天成,看上去很舒服,能够理解。1995年,我突患沉疴卧病在床后,也试着练过书法,写过楷书,楷书没练好,又练起了隶书,感觉要想要练好,有突破真的不容易。我虽然不懂书法,但我通过他点的那几个“点”,尤其“到”里的那个点,就感觉能和王羲之《兰亭序》里面的“点”媲美,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功力不凡,绝不是一日之功。
人生路上,每一个走过的脚步都有印迹,这才算走过、活过,至于轻重,丰满的、骨感的,就像这笔墨,是要自己用智慧把握,去演绎的,要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就像一位作家说的那样:“我命在我,不在天。”当然,人生也不仅有浓墨重彩、柳暗花明的时候,也有高低起伏,山青水尽的时候,无论怎样都是人生,都要心怀希望的乐观面对,就像这副书法,在这一张宣纸上,落笔走过,就不能重来,这和人生一样,可以有规划,但没有彩排。
我是在电视上认识赵老师的,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每当日照市*召开政协会议的时候,我总能看到一个身形清瘦,带着黑框眼镜,流着长头发,胸前挂着委员证来参加会议的一个人,感觉他那样的与众不同;还有,每当春节下乡给村民写春联的时候,我也会看到他那独特的身影,透着一个文人的书卷气,手握毛笔俯下身来,认真书写着一幅幅大红的对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我的眼睛欺骗了我。我一直认为:能够当政协委员、能够在书法上有所成就,成为书法家的人,应该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但当我知道赵老师比我的年龄还小的时候,彻底改变了我的错误想法。我从心里佩服他。他这样的年龄怎么就取得了这么高的艺术成就呢?我感觉,他特别的神秘。我想,除了天赋,他一定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汗水,才取得今天让人瞩目的成就。
赵远方,山东日照人,1998年山师中文专业毕业。曾用斋号安闲斋、林泉居、稽古山房、心出家庵、别署鹤渚生、慵道人、钱塘外史、槐花老屋主人。日照市政协委员。日照市政协书画联谊会理事。日照市书协*团成员。99年问学于中国美院书法篆刻专业。2009年出版书画篆刻文集《槐花老屋》。2011年出版书画篆刻文集《问梅集》。2012年考取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现攻读书法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