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阶级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中所处的地位是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13:1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01:21
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在长期的*斗争中,*始终关注着中国农民问题,他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为指导,对中国农民问题进行过多次系统调查、长期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没有*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就不可能有农村包围城市的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不可能夺取新民主主义*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认真学习*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深入研究农民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仍然是一个根本问题。正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所说:“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一、农民问题是*始终关注的一个根本问题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龚忠武在《中国向农村的贫穷开战》一文中写道:“中国广大的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从古到今,谁能够解决农民问题,谁就能够控制农村,谁就能够统治中国,就能使中国长治久安。当然*和中国*党早就敏锐地看到了中国*上的这个诀窍,这个千古不易的中国历史规律,所以中国*党胜利了,*失败了。”①这段话说得很精辟。中国*之所以胜利,就是因为*敏锐地抓住并解决了中国*的根本问题一农民问题。
*生于农村,自幼与农民有较多接触,对贫苦农民怀有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学生时代,他多次深入农村,调查农村和农民情况。投身*后,他长期从事农*动,领导农民进行武装斗争。因此,*以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始终关注农民——中国*的根本问题。
早在童年时代,*在读旧小说时,有一件事感到很不平。他说,“这些旧小说里面,没有种田的农民。所有的人物都是武将、文官、书生,从来没有一个农民做主人公。对于这件事,我纳闷了两年之久,后来我就分析小说的内容。我发现它们颂扬的都是武将,人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必种田的,因为土地归他们所有和控制,显然让农民替他们种田。”②1917年,学生时代的*,曾用一个月的时间,行程900里,徒步考察了长沙等五县。他后来回忆说:“我开始在湖南徒步旅行,游历了五个县。”“我们走遍了这五个县,没有花一个铜板。农民给我们吃的,给我们地方睡觉。所到之处,都受到款待和欢迎。”③*童年的农村生活和学生时代对农村的调查,培养了他对农民的深厚感情。直到建国后,他还保持着若干农民生活习性,自豪地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当警卫战士把农民吃的糠菜窝头送给他时,他竟双手颤抖,流出同情而又内疚的眼泪;当他得知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时,竟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开始了对农民问题的研究。1925年*回到家乡韶山从事农*动。经过和农民接触,他发现农民不仅是个受苦的阶级,而且“非常富有战斗性”。④可见,他对农民的认识已经实现了巨大的思想升华,即不仅把农民做为被同情者,而且,把农民看做*的基本动力。1926年,*在广州主持农*动讲习所,讲授中国农民问题。他把学生按不同省籍,组成各省农民问题研究会,组织学生到海丰、韶关等农村搞社会调查,并把学员的调查材料加以选编,收集在他所出版的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农民的历史文献《农民问题丛刊》中。同年,*对江浙及长江流域农村进行了考察,于同年9月写了《国民*与农*动》,鲜明地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国民*不会成功。”⑤他号召从事农*动的同志,“跑到你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从他们的痛苦与需要中,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向土豪劣绅争斗;引导他们与城市工人学生等*力量合作,建立起联合战线;引导他们参与反帝国主义军阀的国*动。”⑥为了回击*右派对农*动的污蔑,1926年底,*回湖南,步行1400里,走访了五个县,做了32天调查,并写了《湖南农*动考察报告》,做出了“没有贫农,便没有*。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的科学论断。可见,秋收起义失败后,*及时把部队转入农村,建立农村根据地,并不是无路可走时的权宜之计。长期以来形成的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是他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思想基础。